• 搜尋
  • 廣告刊登
  • 聯絡我們
  • 會員專區

PAR 表演藝術雜誌

  • News藝訊
  • Preview演出
  • Feature專題
  • World國際
  • Columns專欄
  • People人物
  • Review評論
  • Focus話題
  • Choice生活
  • Video影音
  • Shop商品
  • Contents當期雜誌目錄
  • Online News官網限定報導
  • Shop商品
    1. Subscribe 數位全閱覽
    2. Magazine 雜誌
    3. Book 書籍
      1. 在兩廳院遇見大師
      2. 兩廳院創作全紀錄
      3. 表藝文摘
      4. 達人系列
      5. NSO發現系列
      6. NSO歌劇系列
      7. 特刊
      8. 年鑑
      9. 其它
    4. CD
      1. 兩廳院樂典
      2. 其他CD
    5. DVD
  • 廣告刊登
  • 聯絡我們
  • 會員專區
  • 繁體中文
  • 簡體中文

台北首督芭蕾舞團

相關文章 11 篇
  • 首督芭蕾舞團全新舞碼推出全省巡迴展作品《無伊嘛也通》
    即將上場

    台灣心.中國情.現代迷.古典戀

    台北首督芭蕾舞團,將從六月起推出第六季全省巡迴展,這次推出全新舞碼:有歌頌美麗山川、呼喚神聖神靈的在地芭蕾《出岫》,是藝術總監李淑惠編作。有遙想民初風情、上海十里洋場的探戈芭蕾《貪婪、探戈、談愛》,是年輕新進編舞家沈沛成編作。有團長徐進豐的低鳴台北暗夜、糾結男女眞情的幽怨芭蕾《爲伊嘛也通》,以及愛者欲其生、恨之置死地的仿古典芭蕾《他是我妹妹》,及願生生世世做木頭、不做神的雕像芭蕾《雕刻師與神像》等三支舞碼。

    文字|本刊編輯部
    第44期 / 1996年06月號
  • PAR表演藝術
    即將上場

    環保太空芭蕾舞劇《悲泣的地球》

    台北首督芭蕾舞團去年鑑於台灣環保問題嚴重,即著手策劃《悲泣的地球》舞劇,除了考慮藝術性外,聲光視效的娛樂效果亦是思維的要項,爲了吸引靑少年參與,特別將太空、外星人、變種人等編入故事中;舞蹈方面除了以芭蕾爲主外,現代舞、原始舞、爵士舞、街舞等均融於一爐。舞台上,大型布幕五張、特殊燈光、電腦燈、大風扇、幻燈片、道具、太空船、乾冰、手術台、爆炸等嘗試製造特殊效果。音樂由留美學電影配樂並已替國內一些演藝團隊作曲的知名音樂家朱雲嵩編寫,多媒體合成樂中含天籟樂,重金屬、人聲、自然聲、堆疊樂等。

    文字|本刊編輯部
    第60期 / 1997年12月號
  • 台北首督芭蕾的「狂想曲」
    即將上場

    台北首督芭蕾舞團第九季全省巡演「狂想曲」

    此次「狂想曲」的演出,是由台北首督芭蕾舞團團長徐進豐及藝術總監李淑惠的芭蕾創作,舞碼有新古典芭蕾風格的情境芭蕾〈帕格尼尼狂想曲〉、國際標準舞結合芭蕾、探討兩性關係的〈ㄘㄟˋ!男生女生配!〉、三個相同星座女人的〈巨蟹座〉、原住民「春之祭典」極短篇的〈傳說〉以及由張婉瑩、張婉瑜兩位雙胞胎姐妹演出的〈她是我妹妹〉(一九九六年首演)等。每支作品的風格均不相同、各具特色。此次演出是舞團繼九七年環保舞劇《悲泣的地球》、九八年現代舞《等待下一個故事》轉型後,再次的芭蕾新創作。

    文字|本刊編輯部
    第85期 / 2000年01月號
  • 台北首督芭蕾舞團《春之祭─台灣原住民篇─追尋祖靈》
    即將上場

    台北首督芭蕾舞團《春之祭─台灣原住民篇─追尋祖靈》

    台北首督芭蕾舞團今年在創團十年之際,將推《春之祭─台灣原住民篇─追尋祖靈》。這齣新編舞劇仍以史特拉文斯基原著音樂中所營造的「遠古蠻荒,先民禱祝生命重生」爲情節主體,輔以台灣原住民聚會及阿美族(邦柵)的青年升級儀式《馬楞楞》Malernlern。其中二十二名男舞者是「花蓮農校」的原住民學生,屆時舞作將會呈現陽剛、活力、生生不息的氣勢。

    文字|本刊編輯部
    第98期 / 2001年02月號
  • 芭蕾舞劇《媒體大亨》溫暖與冷漠交錯、連結與撕裂並陳。
    舞蹈新訊 台北首督芭蕾舞團的諷刺舞劇

    《媒體大亨》 舞說扭曲社會與糾結人性

    台灣媒體報導有幾項特色:「立法院」以動作畫面取勝,「狗仔隊」不計代價追新聞,「黑道嗆聲」公然上電視,沒有確實消息來源的「新聞來源」,及新聞詮釋角度摻雜風水與靈異之說市場導向下的光怪陸離偏頗失序,讓台北首督芭蕾舞團團長徐進豐有感而發,編作了一齣穿插上述播報錄像片段、以傳播大老一家人故事為軸的芭蕾舞劇《媒體大亨》。 舞劇主要三幕為〈我把大女兒變獨家〉〈割她174刀〉、〈我把二女兒變獨家〉〈也是海誓山盟〉、〈我把太太變獨家〉〈母親的哀傷與追憶〉,分別表達男女親密與衝突、女同志伴侶的掙扎與社會壓力、大亨太太失去女兒的憂傷。相較於播報錄像的寫實冷調,舞蹈以芭蕾之美呈現出友情、親情、愛情的光輝,芭蕾混合現代舞的地板動作與身體扭曲則表現女同志的內心糾結,芭蕾與爵士舞的組合則傳達情感中歡悅明亮的一面。群舞時而是同儕的友誼支持,時而代表暗中窺伺的集體眼光。這齣溫暖與冷漠交錯、連結與撕裂並陳的諷刺舞劇,讓人反思媒體製造與真實情感間的鴻溝與某種冀望。(周倩漪)

    文字|周倩漪
    第180期 / 2007年12月號
  • 舞團今年的新製作邀請黎美光編舞,演出三支風格迥異的舞碼。
    台前幕後

    淸新詩與畫

    首督芭蕾舞團新製作請來黎美光編舞,演出三支不穿硬鞋的現代芭蕾。舞碼的風格迥異,表現新生代女性編舞家的風情,

    文字|王凌莉
    第72期 / 1998年12月號
  • 台北首督芭蕾舞團的「玩芭蕾3」將呈現五位編舞家的作品,圖為團長徐進豐的《莎樂美》,深具愛恨強烈情感。
    編輯精選 PAR Choice

    踢掉硬鞋後,天開地闊「玩芭蕾」

    台北首督芭蕾舞團推出《玩芭蕾Ⅲ》,集結徐進豐、李淑惠、蔣秋娥、林惟華、劉啟亞五位編舞者,從芭蕾肢體出發,編創出題材、手法、與風格多樣的現代芭蕾作品。其中,旅歐多年的蔣秋娥帶來歐風濃厚的現代芭蕾,卻加入呼吸吐納;優遊於芭蕾與現代舞之間的林惟華,則要將芭蕾的炫技放在情緒流程中表達,全以女舞者演出,打破芭蕾男女舞者間典型在支撐與托舉上隱含的主從關係。

    文字|周倩漪
    第197期 / 2009年05月號
  • 到底有沒有出口?迷宮中的人們如何移動、前進、發現路徑?
    即將上場 Preview 台北首督芭蕾演出E化生活的制式化

    賴翠霜《囲》 營造沒有出口的迷宮

    從「囲」這個字的形態與字義發想,編舞家賴翠霜在舞作中營造出種種環繞的空間,探討E化生活的制式化。結合四位芭蕾舞者及四位現代舞者,她以即興創作的方式激發舞者潛能,編作出在這個沒有出口的迷宮中,人們如何自處與生存的諸般可能。

    文字|周倩漪
    第189期 / 2008年09月號
  • 靈感取自夏卡爾畫作的《台灣出品》錯愕地呼應了原與舞作內容無關的命名。
    舞蹈

    迷路的夢遊事件

    或許是想轉型,或許只是嘗新,該團本季邀請自英返國的黎美光,編作三支口味淡雅的赤足小品,然而實際呈現於舞台的光景,卻未能如預期夢想般綺麗,甚或有些淒淸。

    文字|黃琇瑜
    第75期 / 1999年03月號
  • 「四色風景」編舞家分別有著法、德、美、台的生活創作背景,四段舞作集結多國當代風格。圖為王美華作品《Neither...nor...》。
    舞蹈 台北首督芭蕾老團員回娘家

    四位編舞家 共繪「四色風景」

    台北首督芭蕾舞團新作《四色風景》,編舞家分別有著法、德、美、台的生活創作背景,集結多國當代風格,可說是最有「國際特色」的一次演出。三位出身台北首督芭蕾舞團的優秀舞蹈工作者林怡芳、賴翠霜與王美華,今年一起「回娘家」與團長徐進豐共同呈現四齣短作,描繪四人心中各自的生命風景。

    文字|鄭淑瑩
    第161期 / 2006年05月號
  • 在覓得一位足以獨當一面的編舞者之前,這個轉型的階段成爲首督芭蕾當前面臨的瓶頸。
    現象視察

    追蹤狄亞基列夫

    台灣的芭蕾或許無法發展成波修瓦芭蕾的規模,卻有形成狄亞基列夫的俄國芭蕾格局的可能性。現階段台灣芭蕾缺乏的不是等待啓發的尼金斯基或卡薩維娜,而是能夠啓發他們掌握藝術趨勢、有企業經營智慧的狄亞基列夫。

    文字|邱馨慧
    第71期 / 1998年11月號

免費訂閱PAR電子報,獲取更多藝文資訊!

*通過遞交此表格,即表示您接受並同意已閱讀本網站的使用條款,私隱政策和個人資料收集聲明。
PAR 表演藝術雜誌
  • 關於我們
  • 聯絡我們
  • 廣告刊登
  • 電子報
  • 國家表演藝術中心
  • 國家兩廳院
國家表演藝術中心國家兩廳院《PAR表演藝術》版權所有
©2022 Performing arts redefined.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站所提供相關演出資訊,如有異動應以主辦單位公告為準。
服務條款 | 隱私權聲明 | 著作權聲明

本網站使用 cookies
為提供您更多優質的內容,本網站使用 cookies 分析技術。 若繼續閱覽本網站內容,即表示您同意我們使用 cookies,關於更多 cookies 以及相關政策更新資訊,請閱讀我們的隱私權政策與使用條款。

  • 攝影手札

    時間地敘積

  • 書信體

    場面調度I

  • 澳門

    新興粉專「我不𠝹櫈」讓看戲觀眾大鳴大放

  • 特別企畫 Feature

    用20年光陰培植新竹國樂搖籃

    劉江濱與從小扎根的「新竹青年國樂團」、「竹塹國樂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