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舞團今年的新製作邀請黎美光編舞,演出三支風格迥異的舞碼。(Tomas Grav 攝 黎美光 提供)
台前幕後 台前幕後

淸新詩與畫

台北首督「等待下一個故事」

首督芭蕾舞團新製作請來黎美光編舞,演出三支不穿硬鞋的現代芭蕾。舞碼的風格迥異,表現新生代女性編舞家的風情,

首督芭蕾舞團新製作請來黎美光編舞,演出三支不穿硬鞋的現代芭蕾。舞碼的風格迥異,表現新生代女性編舞家的風情,

台北首督芭蕾舞團「等待下一個故事」

87年12月6日

桃園縣立文化中心

12月12日

新莊文化中心

12月13日

基隆市立文化中心

12月18日

嘉義市立文化中心

12月22〜23日

台北社敎館

12月26日

台北縣立文化中心

88年3月7日

苗栗縣立文化中心

相較於前一齣舞作《悲泣的地球》強調佈景道具聲光俱備的華麗效果,首督芭蕾舞團十一月所推出的新作純淨多了。舞團今年的新製作邀請黎美光編舞,演出三支風格迥異的舞碼,舞者有更多肢體語彙,但是卻沒有故事性,不穿硬鞋,是三支舞蹈的共通點。芭蕾舞團卻跳起現代舞,舞者有了新經驗。

首督芭蕾年底演出的舞碼有兩支是黎美光的舊作翻「新」,一支是4 places for 2;另一支是《台灣出品》。4 places for 2九月初曾在台南華燈藝術中心展演,這支雙人舞是以「接觸」做爲肢體律動元素,透過四個舞段傳達各種想像所產生的觸碰方式。而《台灣出品》則是黎美光九五年創作,翌年在英國首演的作品。她此次爲首督芭蕾舞團重新編排,不僅換了音樂,也將原來的雙人舞改編成三人舞。

把自己想像成枯葉,從高處落下

「接觸」是4 places for 2的編舞靈感,從舞者身體與地板的接觸、和空氣的接觸、與音樂的接觸,到舞者彼此間互動,黎美光排舞時就讓舞者們適應各種接觸的律動方式;不過,難的是在舞台上傳達編舞者腦海裡對肢體動作的想像。

黎美光在乎的是舞蹈動作會產生何種視覺?「當舞者在做動作時可能會覺得無聊,但如果動作有意義時,舞蹈就會變得有趣。」她說,編舞要憑直覺,在肢體語彙創作的同時,她已勾勒出一個完整的舞台畫面,讓舞者盡可能感受舞蹈所要表達的意象,4 places for 2便是在這樣的概念下呈現舞蹈情境與氣氛。

4 places for 2分爲四個舞段,第一段在輕快的肢體語彙裡,表現陽光透過樹叢灑落大地的感覺。第二段則由深沈的音樂交雜場燈的明滅,舞台呈顯一片海洋的視覺,由淸晨到黃昏。而末兩段是對照的舞蹈,沒有節奏,舞台氣氛是表演焦點。黎美光要求舞者身體語彙的質感要透明,像是一種化在空氣中的感覺。

她說,排練初期讓舞者「把自己想像成枯葉,然後從高處落下」是很難的動作,對於平日穿硬鞋,保持重心在中央的芭蕾技巧舞者,她的要求很困難。也因此,她經過團長徐進豐的同意,把不適應的舞者換掉,形成此次公演有許多非本團舞者代跳的畫面。

爲了讓舞者體會她編舞的理念和動作質感,她一開始,先拿片枯葉由高處灑落,讓舞者們感受葉子落下的感覺。經過半年的排舞和課程,舞者們逐漸了解她肢體發展的方向,舞台也漸漸有她所要的秋天視覺。

夏卡爾式的飛翔,讓眼睛跳舞

《台灣出品》創作靈感來自夏卡爾的畫作。一九九二年,黎美光在巴黎龐畢度中心見到畫作《飛翔的人》,腦海裡便浮現許多和飛翔有關的肢體語彙,於是,她在九五年將這個「飛」的概念著手編成雙人舞,九六年在倫敦首演。這支二十五分鐘的舞蹈由〈生日〉、〈婚禮〉、〈花舞〉、〈下午三點半〉、The house及〈婚禮二〉等六個舞段構成。舞作名字和舞台整體呈現並沒有太大關係,它只是「台灣製造」(Made in Tawian)的諧音。

黎美光說,整支舞蹈環繞著「飛翔」進行,所有飛翔視覺都進入舞蹈裡成爲動作語彙。第一段〈生日〉裡的舞者從舞台黑幕倒下滑行,她利用往下撲的動作營造滑翔感。接著的〈婚禮〉有段男子獨舞,男舞者攀爬一根長達兩百二十公分的粗藤,而女子捧花步入舞台。婚禮只是個男和女關聯與否的意象,她在此段不安排舞者「飛」,是希望他們用克服地心引力的肢體動作來表達。到了〈花舞〉一段,肢體節奏感轉強,企圖營造流星和火花的視覺意象。

和其它舞段比較起來,〈下午三點半〉是有故事性的段落,黎美光以波蘭旅法畫家Balthus的作品《詩人的三點半》做爲舞台畫面的概念。舞台是一幅街景畫面,舞者的身體以平面化的方式律動,台上的人肢體沒有交集,關係卻彼此連結,觀衆會有種描述「第三者」的感覺,但又不特指婚姻中的第三者。舞台天幕灑落羽毛沾黏舞者身體,是她刻意安排的詩意氣氛。

身體沾滿羽毛的三個舞者到了The house關係更加緊密,抽筋、抖動是這段舞蹈主要的語彙。透過燈光的運用,舞台只顯現四分之一,有讓觀衆以爲舞者浮在空中的視覺感受。

而〈婚禮二〉則延續第二段的〈婚禮〉,身著白衣黑長褲的男子,搭配黑白衣飾兩位女舞者,舞蹈不強調故事性,卻有許多意象表達。花和棍兩種道具分別隱含著自由與權力,「飛」的肢體不再顯現,但是「自由」卻也表徵「飛翔」。對黎美光而言,《台灣出品》想表現的是藝術家對家鄕、自然和人的一種關懷。

第三支舞作《和一尾魚》黎美光還在創作中,她的編舞靈感來自「七仙女」畫面,她想編一支七位女舞者的舞蹈,七位舞者分別扮演一個人的七種性格和心態,如同鑽石的多面,舞作的肢體語言力求在整齊間交雜些許紊亂。

 

文字|王凌莉  新聞工作者

廣告圖片
專欄廣告圖片
歡迎加入 PAR付費會員 或 兩廳院會員
閱讀完整精彩內容!
歡迎加入付費會員閱讀此篇內容
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
Authors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