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升溫藝術工作者首當其衝 德國援「藝」方案紛紛出爐
劇場、音樂廳及博物館的全面閉關措施,影響所及甚廣,而無常態性收入的非契約型工作者更是備受打擊。除了聯邦將投入十億歐元位數的金額來進行各種援助工作,柏林市也預計推出一筆達三千萬歐元額度的急難基金援助獨立的創意工作者。另外還有降低藝術家保險費、提供問題應對指南等。而各大型音樂廳或劇院也紛紛推出線上內容、搖滾音樂家自行開設頻道轉播表演疫情影響所及,也勢必改變原有的表演藝術生態。
劇場、音樂廳及博物館的全面閉關措施,影響所及甚廣,而無常態性收入的非契約型工作者更是備受打擊。除了聯邦將投入十億歐元位數的金額來進行各種援助工作,柏林市也預計推出一筆達三千萬歐元額度的急難基金援助獨立的創意工作者。另外還有降低藝術家保險費、提供問題應對指南等。而各大型音樂廳或劇院也紛紛推出線上內容、搖滾音樂家自行開設頻道轉播表演疫情影響所及,也勢必改變原有的表演藝術生態。
法國政府於三月八日宣布禁止千人以上集會,歌劇院、夏佑國家劇院、巴黎愛樂廳、夏帖列劇院等被迫限制觀眾人數或取消演出。隔天文化部長李斯特宣布確診,引起譁然。繼禁令升格至百人聚會後,政府乾脆於隔日宣布關閉餐廳、咖啡、電影院、博物館、劇院等,迫使中斷所有藝文活動。然在病毒肆虐前,某些劇院已出現營運危機,突顯出藝文產業受政府與市場牽制的雙重壓力。
武漢肺炎疫情自今年初爆發以來,韓國一度成為僅次於中國的重災區。為了防止感染擴散,在政府倡導的社交活動「暫停」運動和民眾的積極配合之下,疫情雖逐漸趨緩,藝文產業卻已面臨前所未有的巨大衝擊,急需維持運作的替代方案。首爾市立交響樂團首次製作的線上直播節目,為表演藝術界提供了執行範例,也為愛樂者帶來輕鬆的居家聆賞體驗。
自新型冠狀病毒引爆疫情以來,北京的演出都宣告暫停,還沒看到舞台復工的跡象。在此非常時期,中國的國有院團還能有政府資源扶持,但民間機構與個人就只能自尋出路。不能在劇場演出,網路就成了舞台,國有院團已多年累積的作品推出「線上觀演」和「雲展播」,民間公司與創作者就只能利用網路資源開直播,塑造個人品牌,但表演無可取代的現場感,要如何成立?
新型冠狀病毒疫情從東方燒到西方,歐美表演重鎮如紐約百老匯、倫敦西區都高掛停演牌,上海也持續停演四月份預排劇碼。為了讓show繼續go on,以網路線上表演為媒介,提供給觀眾欣賞的「雲演出」成了中國眾多演藝機構和從業人員的應對之策。滬上京崑越滬淮五大劇種紛紛和抖音、B站等網路平台合作,在劇團內開啟了「雲表演」「雲排練」「雲劇場」的線上直播演出方式。
病毒肆虐、肺炎蔓延之際 強調與觀賞者同場共感的表演藝術 不可避免地成為重災戶 如同十七年前的SARS 入場量體溫、觀眾戴口罩 停演、延期場景重演的當下 在全球化的今日 災情可說是雪上加霜 在此非常時期 表演藝術界如何因應? 政府提供了哪些援助機制與紓困政策? 公立場館又提供了哪些應對協助方案? 這一波疫情 是否也是台灣表演藝術圈自我體檢的一個時機? 面對未來,思考存續、又有哪些是可借鏡或是開拓的可能? 就讓我們「藝」勇前行,攜手度過這漫漫的艱難時刻
十七年前的SARS,重創過台灣的表演藝術產業,但表演團隊挺了過來,而當下正熱燒蔓延的武漢肺炎,在時空條件變換之下,為表演藝術帶來的是更嚴峻的寒冬,我們又將如何應對?在演出延期、停演的現實中,雖有文化部與各場館的紓困方案與協助,與除了有與其他行業面臨的相似困境外,表演藝術產業更有其本質性的脆弱體質,如何活下來,繼續讓人們可以享有藝術的動人力量,是所有從業者必須面對與思考的嚴肅課題。
十七年前的SARS,重創過台灣的表演藝術產業,但表演團隊挺了過來,而當下正熱燒蔓延的武漢肺炎,在時空條件變換之下,為表演藝術帶來的是更嚴峻的寒冬,我們又將如何應對?在演出延期、停演的現實中,雖有文化部與各場館的紓困方案與協助,與除了有與其他行業面臨的相似困境外,表演藝術產業更有其本質性的脆弱體質,如何活下來,繼續讓人們可以享有藝術的動人力量,是所有從業者必須面對與思考的嚴肅課題。
肺炎疫情襲來,以現場性為本質的表演藝術更是重災區,現今中央疫情指揮中心已建議停辦「百人以上室內活動」,更多演出面臨停演抉擇。作為台灣表演藝術界重要場館的國家兩廳院,一舉一動都是其他單位的參考指標,藝術總監劉怡汝指出,除了透過疫情期間特別方案,以配套措施讓表演藝術圈獲得喘息、以協力方式讓團隊延續創作活動外,她也覺得這次疫情正是表演藝術界自我體檢的機會,可同時思考未來劇場的欣賞模式與可能性。
春節期間爆發的病毒疫情,讓幾乎所有行業遭到重創,首當其衝的正是表演藝術行業,因政府防疫守則中重要的一條就是「應避免到封閉、空氣不流通的公共場所和人多聚集的地方」(如劇院等演出場所),讓演出紛紛取消。中國演出行業協會剛發布的《致全國演藝同仁倡議書》坦言:「二○二○年一至三月,全國已取消或延期的演出近兩萬場,直接票房損失已超過廿億元人民幣。」
本網站使用 cookies
為提供您更多優質的內容,本網站使用 cookies 分析技術。 若繼續閱覽本網站內容,即表示您同意我們使用 cookies,關於更多 cookies 以及相關政策更新資訊,請閱讀我們的隱私權政策與使用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