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國際藝術節
-
新加坡
劇場呈現LGBT+議題,引領觀眾思考弱勢族群處境
配合「同志驕傲月」,野米劇場於6月份呈現原創劇《TRANS:MISSION》。這是新加坡首部由跨性別人士以集體創作的方式編寫並演出的紀錄劇場。《TRANS:MISSION》先是於今年1月份在新加坡歌德學院的「136 GOETHE LAB」實驗平台呈現,野米劇場的常駐編劇亞非言(Alfian Saat)擔任該劇的劇場構作,由年輕的跨性別劇場工作者Medli Dorothea Loo 自編自導,透過不同世代的跨性別人士的口述記錄,探討他們在新加坡生活所面臨的種種挑戰。 《TRANS:MISSION》的緣起與一起社會事件有關。2021年1月,一位跨性別高中生在網上指責學校干預她的荷爾蒙治療;教育部則在聲明中否認一切指控,這起事件引發了公眾議論。5位男女於是在教育部外舉標語牌,希望教育部長能讓LGBT+(同性戀、雙性戀、跨性別者)學生在安全及受支持的環境下學習,並呼籲公眾終止對LGBT+群體的歧視。在新加坡,和平抗議被視為違法行為,於是其中3人因為繼續留下舉標語牌而被警方拘捕。 也是在6月,新加坡國際藝術節委約呈現原創劇《The Prose and the Passion》。編劇哈里斯.沙瑪與導演張子健根據20世紀英國作家愛德華.摩根.福斯特(Edward Morgan Forster)的作品與愛情史為創作起點,探討LGBT+議題,談及新加坡首位進行性別肯定手術的跨性別者。故事圍繞一個文思不暢的作家如何開啟想像與E.M.福斯特展開一場跨世代、跨種族的對話,由此探討愛與文學的真諦。
-
新加坡
各大藝術節5月啟動 跨領域╱跨媒介作品繽紛上陣
今年各大藝術節如期進行,濱海藝術中心的「另藝派」(Flipside)於5月31日至6月9日進行,一如往年,為觀眾呈現雜技、偶劇、喜劇、肢體表演,有的藉此探討人與自然的關係,有的進行關於人與科技的狂想。 今年「另藝派」以物件劇場居多:來自泰國的《Ta Lent Show》以家居物件進行即興表演;來自法國的《Stars in Our Eyes》以日常物件進行兩齣短劇,激發觀眾的想像力,引領觀眾一下遨遊宇宙、一下進入機器服務人類的未來世界。物件劇場使得人與物之間的界線模糊,讓藝術者與觀眾得以「跨越」,發現表演的更多可能性。「跨越」讓想像力得以馳騁,對生活更加敏銳。 「新加坡國際藝術節」(Singapore International Festival of Arts,SIFA)也於5月17日至6月2日上演,今年的主題是「他們宣稱」,邀請觀眾為所有與自己抱持不同信仰與理念的群體敞開心房。與往年不同,今年的藝術節多了「Little SIFA」,即為適合親子共賞的戲劇節目,包括偶劇、戶外演出、製偶工作坊。另外,今年也增設了「明天、明天」系列,邀請新加坡各劇團呈現小品演出(work-in-progress)。
-
新加坡
跨藝術媒介演出頻仍,打開包容的視野
5月至6月,新加坡國際藝術節(SIFA)再次登場,藝術節總監Natalie Hennedige負責2022年至2024年3屆藝術節,這為期3年的主題為「表演的解剖學」,今年的副標題為「Some People」(一些人),推出了4部委約新作品,以及11個國際演出。 有趣的是,一些劇評質疑今年的藝術節作品是否過於「高檔」,另外也有劇評提出這屆藝術節的作品是否「過分自省╱自我中心」。有不同觀點與評論總是好事,本地報章也特別做了一篇訪問,專訪第一次參與藝術節的觀眾,觀眾年齡從13歲至72歲,對於許多跨藝術媒介的作品,都顯得很包容、很好奇。參與藝術,無須勇氣,只求包容、好奇的心。 另外,新加坡華族文化中心一年一度的「華彩2023」也在5月至6月間展開,其中除了舞台劇表演,也有舞蹈、音樂會、特展和電視節。今年的主題為「華麗重現,代代精彩」,著重跨界合作的作品,例如南華潮劇社(推廣潮劇的社團)首次嘗試創作現代音樂劇《戲誰先說》;鼎藝團的《繡藝.留香》結合華樂室內樂與新加坡正在消逝中的手工藝(刺繡及大柱香製作);䪭樂房的《今後》結合阮演奏和婆羅多舞,呈現原創音樂劇。而本地劇團TOY肥料廠的原創劇《告訴陽光》,則講述本地南洋大學60年代的詩樂歷史,也是首次呈現南大詩樂的舞台劇,意義非凡。 自2021年以來,新加坡華族文化中心的「華彩」系列向來為觀眾帶來跨藝術媒介的演出作品,雖然以推廣華語為主,卻常常能看到華語、英語和各種方言的身影,在愈來愈少年輕人使用華語的新加坡語境下,「華彩」何嘗不是一道勇敢美麗的風景。
-
新加坡
「跨界」掀起疫後藝術大潮
新加坡疫情暫緩,「新加坡國際藝術節」也華麗歸來,今年新任總監Natalie Hennedige以「表演的解剖學儀式」為藝術節的主題,探討表演的儀式感。 今年藝術節強調跨表演媒介、跨藝術領域的創作,在跨界合作中進行融合、碰撞與創新的藝術實驗。例如《Ceremonial Enactments》是由MAX.TAN(服裝設計時尚表演)、Nadi Singapura(馬來打擊樂隊)和Bhaskars Arts Academy(傳統印度舞蹈)綜合而成的演出;《project SALOME》由導演王景生重新解構王爾德的名劇,並以社交媒體、紀錄片形式,探索女性與權力的課題。回想2020年藝術節被迫取消、2021年部分演出臨時被取消的窘境,今年藝術節的盛況簡直不可同日而語。 新加坡藝術家也有機會進行跨國合作。由市區重建局主辦、星展銀行呈獻的「照亮新加坡」(i Light Singapore),以「火花之光」的主題圍繞環保課題,由來自14個不同國家的藝術家參與;其中《塑料鯨魚》、互動投影裝置《單獨一起》等作品,則是由新加坡和其他國家的藝術家聯手創作的作品。 新加坡華族文化中心一年一度的藝術盛會「華彩」,今年主題乾脆就圍繞著「跨界」,呈現14部數碼和現場演出:有融合華族舞和印度舞元素的《化蝶》、以講座音樂會的形式重塑傳統的《承古揚新》兩年的封鎖和隔離,讓藝術界「報復性」似地以「跨界」進行藝術實驗,在連結中探索人性,甚是可貴。
-
四界看表演 Stage Viewer
古希臘身體美學 廿一世紀的末日雕塑
今年八月至九月舉辦的「新加坡國際藝術節」,邀請到曾為雅典奧運執導開幕式的希臘編舞家迪米特里・帕派約安努作品Still Life,舞作以希臘神話中薛西弗斯被詛咒推石上山終日徒勞的故事為本,視覺藝術背景的編舞家如創作雕塑,舞台上每一瞬間的意象創造,皆精雕細琢,以複合身體的肢解、拼接、延伸,創造出蒙太奇的視覺幻象,帶有神話般的超現實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