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聲
-
雲門50+1再出發 春鬥再啟,威尼斯雙年展舞蹈節迎《波》向上
雲門舞集在2023年跨越半世紀里程碑,今年第50+1年,也是落腳淡水雲門劇場第十年。雲門日前舉辦開春茶會,藝術總監鄭宗龍在雲門劇場中央廊道特別搭建的三度斜坡訓練舞台上,分享2024年舞團兩作品《波》(2023)與《定光》(2020)將首次登演國際舞台,以AI入舞的《波》獲邀於威尼斯雙年展舞蹈節(La Biennale di Venezia-Biennale Danza)演出,而回應自然生態的《定光》則為8月份德國威瑪藝術節開幕週打頭陣。今年是雲門劇場開幕第十年,再次啟動編創平台「春鬥」,邀請編舞家蘇文琪及王宇光嘗試編創多人作品,鄭宗龍與影像創作者全明遠合作身體影像的實驗作品《身土》也將在「春鬥」亮相。
-
雲門50周年 海內外巡演及影展陸續登場
2023年是雲門舞集創辦50周年,藝術總監鄭宗龍宣告首波計畫,包括在台灣推出兩個重要作品,創辦人林懷民1978年經典之作《薪傳》於春季巡演全台六城市,秋季則邀請日本藝術家真鍋大度實驗身體AI運算,創作嶄新作品《波》。隨著全球邊境開放,國際劇院及藝術節積極邀請雲門演出。2月甫於新加坡華藝節演出《十三聲》獲得觀眾熱烈回響,年底則將帶雙舞作《毛月亮》與《十三聲》至歐洲巡演,包括第13次再返倫敦,將是《毛月亮》的歐洲首演。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則將在3月推出以雲門舞作為策展核心的跨域影展,讓觀眾於大銀幕上重溫雲門的精采舞作。
-
演出評論 Review
靈體與肉體的差別
台灣正面臨著劇烈的交替,面對著過去與在地,有著雖然分裂但共同的情感記憶;反而是面對未來與國際時,難以化解自身的主體性危機。當我們不知道自己是誰的時候,面對他者是一種痛苦的相遇,因為找不到表達的基礎、對話的理由,更別說,欣賞他者的存在。靈體與肉體,永遠是人命的掙扎;在看似無解的困境中,如何正面迎向集體潛意識,找到肉體的自在與靈命的歸依,是台灣無法逃避的挑戰。
-
特別企畫 Feature
從生活中觀想 撿拾你我的遺忘
一個上山下海錄製聲音、一個從傳統身體學習肢體。林強與鄭宗龍雖然各屬音樂與舞蹈領域,但卻熱中於「採集」。但別以為採集只是為了累積厚度,「收集,再丟棄!」才正是兩人創作的現在進行式。一路走來,他們直到《十三聲》交會,一同撞擊融合、再將點子去蕪存菁。林強說:「看了表演,只感覺我的音樂很好聽,那我就失敗了。」而鄭宗龍則是全心聆聽:「專注在舞蹈裡、專注在舞蹈裡!」他們期望的並非電光火石,反倒是浸泡在一個氛圍裡,拋出點子、消化、再生出新點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