叁式
-
編輯室碎碎念 Editorial
編輯室碎碎念
「終於不用再單打獨鬥」 「我們可以一起養活劇團」 每個世代的劇場人都有他們創作實驗的路徑,也有著對環境改變的期待與突破。有些人選擇與專業相仿的同學組成團隊,有些人選擇如陽光劇團般的共居共作,有些人則是跨去別的領域,學習其他產業的優點 是的,劇場組成團隊的方式正在質變,即使仍有不少以創辦人╱主創者為核心的團隊。這幾年以相同專業協作的團隊陸續降生,除了較為熟知、成員全數是導演的明日和合製作所、進港浪製作之外,本期封面故事〈幕後團隊的進擊:跨域攻勢大揭密〉則將分享劇場內╱外其他5種組團模式,5種跨界策略,所交織出的創作模式。 其中,從劇場起家、同是幕後專業工作者組團的僻室House Peace,試圖藉由建構團隊品牌進而推動個人發展;劇場設計學系同班同學組成的「山峸製作設計」,帶著學弟妹一同接案擴大案源,逐步實踐對健全生態的想望;當跨界成為劇場的日常,我們也想知道在劇場外,與同一表演藝術團體維持10年共創關係的「叁式」,如何用科技及創造力攪動劇場一池春水;以沉浸式演出吸引劇場外觀眾買單的「驚喜製造」,又是如何在演出裡融入商業思維;而在流行影視產業打滾多年「大慕影藝」,又是怎麼踏上這條與劇場人孵化作品的共創道路。 這些幕後工作者選擇集體創作的同時,卻也沒忘了保有自我創造的自由,一起活下去是他們的要務,品牌思維替他們爭取曝光機會,也開展了新的創作生產關係,更為劇場帶來滾動式的創作能量。 隨著產業與創作實踐不斷跨越與重整,製作人們於亞洲頻繁的交流經驗,也可能導致未來表藝製作生態的變化。特別企畫〈製作人在亞洲〉邀請了4位獨立製作人,分享他們參與其中經驗及其激盪出的火花。專題也呈現近年積極搭建起亞洲橋梁的國家級場館,如何思考與製作人相伴相存的夥伴關係,並以此探尋亞太製作人才發展的下一步。〈跨世代對談〉則邀請兩位身處相異生產狀態的製作人張寶慧與黃雯,暢談各自如何面對體制內外、時代變遷、創作狀態等種種考驗。 這期精采幕後故事還不只這些,〈劇場ㄟ冷知識〉揭秘芭蕾舞者的完美腳背,是透過哪些道具、方法鍛鍊出來;〈少年往事〉則掀開日本三度餽贈台灣疫苗的背後,竟是源自大提琴家暨醫生三船文彰年幼對音樂的熱愛,讓他有了機會得以促成這段佳事。 <
-
特別企畫 Feature 幕後解析
幕後團隊的進擊 跨域攻勢大揭密
近年來,表演藝術跨域合作的案例愈來愈複雜、多元,幕後團隊「在一起」的組成方式也日趨異質化,而活躍、亮眼的團隊就像一支專業球隊,集結了不同領域的專業夥伴,統合創作、設計、製作、行銷、經營等面向,各有專才,也善於合作。他們各自以高度水平協作的型態,建立起自己的獨特工作哲學與方法,以應對生產環境的限制,從而開拓出更多可能性。 我們採訪了5組幕後團隊:有劇場起家的新世代,如陽光劇團般讓創作與生活緊密交織的「僻室」;由劇場設計系同班同學們成立,目前是台灣唯一兼具設計、製作統合能力的「山峸製作設計」。也有非表演藝術團隊,如以科技為方法,橫跨各種領域,並與單一表演藝術團隊建立長達10年共創關係的「叁式」;與劇團合作,融入商業思維,打造數檔叫好又叫座的沉浸式體驗作品的「驚喜製造」;在流行影視產業打滾多年後,邀請劇場編劇作為內容總監,孵化劇場、影視IP的「大慕影藝」。 以上團隊的工作方法,有些違背了我們習以為常的工作慣習、思考模式,但都因他們端出出色的跨域合作成果,而有著足夠的說服力。如果我們設法將他們的工作方法拆解、分析,融入到自己的工作思考中,或許能帶來改變!讓我們試著跳脫劇場本位,藉此窺探幕後團隊跨領域的思考邏輯,一起來看看不同世代、不同領域的工作者們如何合縱連橫,突破重圍吧!
-
特別企畫 Feature 幕後團隊的跨域工作法
叁式:透過跨域協作、共創,加速刺激成長(上)
叁式是個奇妙的團隊,很難一時定義他們在做的到底是什麼,就連叁式的官網都以「哎,這是一個難以簡短回答的問題」,來說明他們的服務項目。的確,從金曲獎到劇場表演,從手機app到台灣設計展,叁式的合作案橫跨了表演藝術、科技藝術、娛樂產業、互動科技與設計策展,每個案例都十分亮眼,更曾被稱作「台版teamLab」,這些成果,比起明確的團隊定位,都更能定義叁式是什麼。也因此,叁式究竟是如何跨足這麼多不同的領域,又是如何在10年間成長為如此活躍的團隊,就令人十分好奇。
-
特別企畫 Feature 幕後團隊的跨域工作法
叁式:透過跨域協作、共創,加速刺激成長(下)
叁式是個奇妙的團隊,很難一時定義他們在做的到底是什麼,就連叁式的官網都以「哎,這是一個難以簡短回答的問題」,來說明他們的服務項目。的確,從金曲獎到劇場表演,從手機app到台灣設計展,叁式的合作案橫跨了表演藝術、科技藝術、娛樂產業、互動科技與設計策展,每個案例都十分亮眼,更曾被稱作「台版teamLab」,這些成果,比起明確的團隊定位,都更能定義叁式是什麼。也因此,叁式究竟是如何跨足這麼多不同的領域,又是如何在10年間成長為如此活躍的團隊,就令人十分好奇。
-
特別企畫 Feature 疫情工作法
疫情之中,我們的工作方法
我們討論團隊的工作方法時,往往會試著從他們的經驗累積、主事者風格、機緣巧合等因素裡找到「準則」當然,這個準則會隨著各種特殊情況,找尋各種因應之道。於是,從2020年初開始影響世界情勢的COVID-19疫情,打亂了團隊們好不容易成立的工作方法,必須在混亂裡有所應變。 那麼,這些以創作、製作為主的團隊如何回應疫情時代,又怎麼看待這段可能停滯的時間,並找尋「疫情下的工作方法」?他們或許重新檢視過去、開發線上作業、盤點現有資源、維持創作能量、開發全新形式等,這些方法在這8組團隊無法如常的日常裡施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