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we Eric Laufenberg
-
話題追蹤 Follow-ups
昔熱今冷的抗議 烏俄戰爭漸被遺忘?
2024年5月4日,在俄國歌劇明星安娜.涅翠柯(Anna Netrebko)於德國威斯巴登黑森州立劇院(Hessisches Staatstheater Wiesbaden)登台演出《杜蘭朵》的幾小時前,劇院正門前聚集了30、40個抗議民眾,主要由支持烏克蘭的藝術家和民眾組成,喊著口號:「拒絕涅翠柯!」,令人想起前去年5月初更為激烈的示威抗議,當時,整個劇院正門迴廊被上百位激動抗議民眾團團包圍,使得要看歌劇的觀眾幾乎無法接近劇院入口,民眾們甚至帶著鍋碗瓢盆或簡易樂器來製造巨大噪音,試圖讓噪音干擾歌劇院裡的演出。今年和去年,抗議的焦點是同一位歌劇明星安娜.涅翠柯。 去年「五月藝術節」點燃抗議 2023年1月,德國黑森州和威士巴登市政府就聯合發表聲明,公開反對威斯巴登黑森州立劇院連兩年邀請涅翠柯在「五月藝術節」(Maifestspiele)演出,表示安娜.涅翠柯名列烏克蘭政府的制裁名單,請劇院總監勞芬貝格(Uwe Eric Laufenberg)慎重考慮取消與她的合約。並說明要是劇院總監一意孤行堅持邀請,黑森州和威士巴登市政府將拒絕出席所有藝術節相關活動。勞芬貝格對此感到憤怒和不能理解,他以藝術自由之名,堅持履行與涅翠柯的合約。 此舉引發了3個藝術團體的不滿,包括來自烏克蘭卡爾可夫(Charkiw)的Taras-Schewtschenko-Theater劇團、烏克蘭國家交響樂團(National Symphony Orchestra of Ukraine)和來自俄國的女權運動和行為藝術團體暴動小貓(Pussy Riot)。他們表示,因涅翠柯要在五月藝術節登台,決定取消與劇院的演出合約、退出同年藝術節。當時劇院總監勞芬貝格回應表示不能理解其他團體退出的理由,並認為這是「歇斯底里式的非理性反應」,此話一出立即引發大批媒體不滿,並在2月中的劇目說明記者會上多次打斷劇院總監簡報並大聲詢問:「你們說今年的五月藝術節是獻給世界各地的政治犯並和烏克蘭站在同一陣線,但安娜.涅翠柯卻同時在受邀名單上!」勞芬貝格則大聲駁斥:「你們要是不想聽我說話,請離開這裡!」這段爭執影片在當天在各大新聞台播出,一夕之間成為黑森州的熱搜話題。
-
四界看表演 Stage Viewer
翻轉以往結局 打造「非中國」的異域幻境
德國威斯巴登黑森州立劇院於今年4月中旬推出的歌劇《杜蘭朵》,首演後引起了各家媒體的一致讚賞,其中最引人關注的是這個版本特有的新結局,與現存普遍演出的3種版本截然不同。5月初,劇院的戲劇構作門德(Constantin Mende)受訪述說了發展新結尾的歷程。 「這要從大約4年前開始講起。當時的前任劇院總監勞芬貝格(Uwe Eric Laufenberg)聽了一場由作曲家兼指揮甘佐(Yoel Gamzou)花了10年完成的馬勒第10號交響曲(馬勒在去世前並未完成)後大為驚豔。聽完後,勞芬貝格立刻跟甘佐說『還有一個作品等待結局被完成,那就是《杜蘭朵》』並問他是否願意擔任該作品的音樂總監,甘佐答應了。」門德說。 戲劇構作門德、作曲家甘佐和歌劇導演克爾克(Daniela Kerck)的討論從大約3年前開始,他們想嘗試回答一個音樂史上未能被解答的疑問:浦契尼在去世前有好幾年的時間,看似時間十分充裕,但為什麼到死前都沒能完成《杜蘭朵》最後一幕的結尾?在研究過程中,他們發現《杜蘭朵》裡柳兒自殺的情節與浦契尼家中年輕女僕曼弗雷迪(Doria Manfredi)自殺的事情之間,似乎有些隱晦的相似性。柳兒是為了保護王子的生命,寧願尋死也不願在公主面前說出王子的名字,曼弗雷迪則是無故被浦契尼的太太栽贓,指控她與浦契尼有染並四處宣揚,使她身敗名裂。她最後選擇自殺,並在死前堅持不透露浦契尼實際上是與她的表姊有染,她只是代為傳遞情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