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對羅智信而言,這些物件不是展覽的「道具」,而是與機構共同演出的「演員」。他擅長捕捉日常中的錯覺與荒謬,從現成物中重組現實,讓觀者在作品中看到熟悉的線索,又察覺那微妙偏離的現實。
    其他

    表演藝術圖書館非靜態策展 藝術家羅智信以《KnockKnock#1: 黃瓜》打開空間想像

  • 2025臺北藝穗節將於8月23日至9月7日盛大展開,臺北市政府與臺北表演藝術中心7月2日舉辦宣告記者會,諸多表演團體代表出席。
    其他

    2025臺北藝穗節規模創新高 「粉色綿羊」入侵城市

  • 舞蹈家董怡芬與她的女兒Nikar。
    焦點專題 Focus

    從小聽、但沒什麼感覺的動作,在女兒身上得到印證

    舞蹈家董怡芬與她的女兒Nikar
  • 位於地鐵站出口處的時間轉換器。
    焦點專題 Focus

    劇場裡的魔法與成長──《哈利波特:被詛咒的孩子》東京現場直擊

成功的定義廣告圖片
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網站導覽

PAR 表演藝術雜誌

:::
  • News藝訊
  • Preview演出
  • Feature專題
  • World國際
  • Columns專欄
  • People人物
  • Review評論
  • Focus話題
  • Choice生活
  • Video影音
  • Shop商品
  • Contents雜誌
  • Subscriptions數位全閱覽
  • Shop商品
    1. Subscribe 數位全閱覽
    2. Magazine 雜誌
    3. Book 書籍
      1. 表演藝術年鑑
      2. 在兩廳院遇見大師
      3. 兩廳院創作全紀錄
      4. 表藝文摘
      5. 達人系列
      6. NSO發現系列
      7. NSO歌劇系列
      8. 特刊
      9. 其它
    4. CD
      1. 兩廳院樂典
      2. 其他
    5. DVD
  • 廣告刊登
  • 聯絡我們
  • 會員專區
  • 繁體中文
  • 簡體中文
  • 訂閱電子報
:::

淡水小鎭

相關文章 3 篇
  • 戲劇

    Our Town與《淡水小鎭》之間

    今年三月果陀劇場推出改編自懷爾德Our Town的《淡水小鎭》。早在演出月餘前,隨著宣傳品(一幀五〇年代背景的劇照及感性文案)的四散,《淡》劇流溢出一股淡淡的鄕愁與期待。然而,落幕之後,鄕愁與議論交錯本文係藝術學院戲劇系副敎授鍾明德與知名影評人黃建業的對談討論,從他們的談話中,可一窺《淡》劇所碰觸到文化殊異、改編劇本、導演風格的問題。

    文字|江世芳
    第8期 / 1993年06月號
  • PAR表演藝術
    即將上場 Preview

    春天的廣場

    在春風中,你可曾離開蟄居的小窩,來看一場表演?三月的表演藝術廣場,《小孩與魔咒》以悠揚的音律召喚;大衞寶燈帶著澳洲的無尾熊來台獻藝。「果陀劇場」以《淡水小鎭》步入第五年,《孫臏與龐涓》也以新編劇本之姿翩然而至。《舞躍台灣情》《菊豆與天靑》則舞出這一季的傳統美與現代感。

    文字|本刊編輯部
    第5期 / 1993年03月號
  • 即將上場 Preview

    阿貓阿狗淡水小鎭

    四年前,四年後,「果陀」兩度搬演《淡水小鎭》,時逢「果陀」五週年慶,讓我們看看這個「小鎭」,到底發生了什麼變化。

    文字|江世芳
    第5期 / 1993年03月號
免費訂閱PAR電子報,獲取更多藝文資訊!
*通過遞交此表格,即表示您接受並同意已閱讀本網站的使用條款,私隱政策和個人資料收集聲明。
:::
PAR 表演藝術雜誌
  • 關於我們
  • 聯絡我們
  • 廣告刊登
  • 電子報
  • 國家表演藝術中心
  • 國家兩廳院
  • 網站導覽
國家表演藝術中心國家兩廳院《PAR表演藝術》版權所有
©2022 Performing arts redefined. All Rights Reserved
統一編號 Tax Id number 00973926
本站所提供相關演出資訊,如有異動應以主辦單位公告為準。
服務條款 | 隱私權聲明 | 著作權聲明
通過A無障礙網頁檢測

本網站使用 cookies
為提供您更多優質的內容,本網站使用 cookies 分析技術。 若繼續閱覽本網站內容,即表示您同意我們使用 cookies,關於更多 cookies 以及相關政策更新資訊,請閱讀我們的隱私權政策與使用條款。

  • 搜尋
  • 廣告刊登
  • 聯絡我們
  •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