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和國
-
特別企畫 Feature
如何在劇場創建烏托邦? 《共和國》用RAVE沉浸共趴來回答
龐然與漆黑,是許多人頭一回進到銳舞(rave)場景裡的即刻感知。一種迷失感可能自此衍生,並隨時間延伸,直到瞥見閃現的光、交疊的舞動身驅與其投落地板的影子,才發現自己在此並不孤單、絕不孤單,而當然那舞,那所有人跳著的不同的舞,是源自於場域裡錯落的高頻與低鳴,而在每回牆壁的共振與音波反射間,迷失(lost)並不等同失落(lost),迷失代表我們在這空間裡頭,去哪裡都好、在哪裡都好,踟躕也好徬徨也好,可以靠牆、可以佇立建築結構下方也可以蜷在音響正前,一定有著什麼能夠帶我們先是被動地、再是主動地「參與」,爾後更躍進為主動地「投入」,於是我們開始與這個場景密不可分,我們正是這個場景的一部分,無論依舊冷靜、或已離狂喜很近,我們也就這麼成為了銳舞族(raver)。
-
《共和國》進駐北藝中心超級大劇院 劇場實驗融入銳舞文化
由波蘭導演盧卡斯.塔沃柯夫斯基(Łukasz Twarkowski)執導的沉浸式長時劇場作品《共和國》(Respublika),將於6月4日至8日在臺北表演藝術中心超級大劇院登場。北藝中心首次於演出中開啟的超級大劇院,讓這齣結合劇場、派對、社群實驗與空間遊牧的作品首度走進劇場,以一場長達6小時的狂歡派對,邀請觀眾打破體制設限,在劇場中體驗「銳舞」(Rave)文化,並重新想像「參與」、「工作」與「自由」的可能性。
-
北藝中心推出「北藝嚴選」系列 將首度打開「超級大劇院」
臺北表演藝術中心於2025年盛大推出「北藝嚴選」系列,匯集來自世界各地頂尖藝術家和其作品,包括德國藝術家郭貝爾(Heiner Goebbels)《每件發生了,還要發生的事》、法國編舞家夏瑪茲(Boris Charmatz)《自由大教堂》、南非藝術家威廉.肯特里奇(William Kentridge)《女先知》、波蘭導演盧卡斯.塔沃柯夫斯基(Łukasz Twarkowski)《共和國》、黑眼睛跨劇團《末日前的冬之旅》等,五部充滿實驗性與深度內涵的劇場作品,探索人類存在的本質、社會變遷及未來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