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的是鳥還是鳥籠
因應多聲道展場,王特別找來演奏者演奏,再把錄音片段以類似隨機的方式分配道不同聲道上,產生鼓聲並未再套用其他音響效果,卻像回音一樣在空間中迴盪的錯覺。這樣的安排可以解釋成作者刻意在同樣的空間規劃中營造疏離感,但也可以解釋成一種利用視覺暫留原理,拉緊放鬆卡紙兩端的橡皮筋,讓卡紙一面的小鳥「關進」卡紙另一面鳥籠裡的老玩具。
因應多聲道展場,王特別找來演奏者演奏,再把錄音片段以類似隨機的方式分配道不同聲道上,產生鼓聲並未再套用其他音響效果,卻像回音一樣在空間中迴盪的錯覺。這樣的安排可以解釋成作者刻意在同樣的空間規劃中營造疏離感,但也可以解釋成一種利用視覺暫留原理,拉緊放鬆卡紙兩端的橡皮筋,讓卡紙一面的小鳥「關進」卡紙另一面鳥籠裡的老玩具。
二○一五年獲得臺北美術獎首獎的王湘靈,在個展「快要降落的時候」中使用北美館地下樓相鄰的兩個展場,第一展場陳列「快要降落的時候」系列影像,與記憶相關;而在與此空間等大的第二展場裡,則展出聲音裝置《回應》,牆上的投影畫面均為空白,展陳方式與第一展場呈鏡像相對。除了延續之前對個人經驗的探討,她期待在更大的架構下,講述人在當代生活呈現的生命樣貌。
本網站使用 cookies
為提供您更多優質的內容,本網站使用 cookies 分析技術。 若繼續閱覽本網站內容,即表示您同意我們使用 cookies,關於更多 cookies 以及相關政策更新資訊,請閱讀我們的隱私權政策與使用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