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芮迪斯.蒙克
-
特別企畫 Feature
從傑德森教堂出發 他們讓舞蹈走得更遠
一九六二年七月六日,紐約下城傑德森教堂,正進行影響美國舞蹈史的重要運動由約翰.凱吉(John Cage)的學生,音樂家羅伯.鄧恩(Robert Dunn)策畫的第一屆編舞營發表,參與者包括日後知名的後現代舞蹈家如伊凡.瑞娜(Yvonne Rainer)、崔莎.布朗(Trisha Brown)、史提夫.派克斯頓(Steve Paxton)、大衛.高登(David Gordon),後期加入的露辛達.柴德茲(Lucinda Childs)、梅芮迪斯.蒙克(Meredith Monk)等,更不乏視覺藝術家如羅伯.羅森伯格(Robert Rauschenberg)、劇場導演彼得.舒曼(Peter Schumann)等人。其中數位舞蹈家,持續在舞蹈實驗道路上前進,成為談及「後現代舞蹈」時,必得認識的大師。
-
非演評
褪去華麗詞語的自由心靈
蒙克與布烈曼都擁有一顆開闊的心靈,自由地穿梭在音樂、劇場、電影中。儘管蒙克的創作結合多種媒材,但是核心仍然在於人聲。十五年來的佛教信仰對她而言,使她更關注於探索人類共通的内在精神世界。就像是《面向北方》中的不發一語,卻令觀者感受到從寧靜中邁向内在天堂的力量。
-
特別企畫 Feature
樂.舞.戲「一體」的表演
許多人都對多才多藝的梅芮迪斯.蒙克十分好奇,究竟這些充滿創意的藝術靈感來自何處?她是如何訓練她的團員?如何和她們一起工作?參加她的聲音、肢體工作坊是一次很難得的經驗。
-
特別企畫(三) Feature
梅芮迪斯.蒙克
「我希望身體是原始的、自然的,我喜歡較爲古怪的質地,我要所有的人都可以做這些動作。」
-
特別企畫(三) Feature
奇幻女子 梅芮迪斯.蒙克
梅芮迪斯.蒙克(Meredith Monk),一個編舞家、舞者、作曲家、歌者、表演藝術家以及電影、歌劇、戲劇導演,兼具歷史學說家,同時是個「預言者」!這位極具前衞風格的世紀奇女子二月即將來到她「期待已久」的台灣,本刊委託了「特使團」在紐約造訪了綁著滿頭註册商標──辮子的她以及她的寶貝烏龜們。
-
特別企畫(三) Feature
編織彩色掛氈 蒙克和她的作品
梅芮迪斯.蒙克是美國表演藝術界所公認的「文藝復興女人」,舞蹈、音樂、戲劇和電影等各種表演方式在她的作品中合而爲一,形成她獨樹一幟的表演風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