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秋之隕石2025東京」主視覺。
    東京

    隕石來襲! 翻轉東京的秋日藝術景觀

  • 瑪麗.施列夫
    話題追蹤 Follow-ups

    慢動作中的力量

    德國導演瑪麗.施列夫的劇場世界
  • 透過豐富的肢體語彙、獨特的舞蹈美學,《有可能,但現在不行》將卡夫卡筆下的等待、徒勞與黑色幽默轉化為當代舞台語言,讓觀眾在荒謬與詼諧中,感受與自身生命經驗相互共鳴時刻。
    舞蹈

    荒謬舞蹈劇場《有可能,但現在不行》北中巡演啟動 稻草人舞團以卡夫卡文學對話當代困境

  • 回想與回響 Echo

    從以巴到台灣:文化交流如何孕育理解與希望

餓。撞擊。///沉寂。廣告圖片
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網站導覽

PAR 表演藝術雜誌

:::
  • News藝訊
  • Preview演出
  • Feature專題
  • World國際
  • Columns專欄
  • People人物
  • Review評論
  • Focus話題
  • Choice生活
  • Video影音
  • Shop商品
  • Contents雜誌
  • Subscriptions數位全閱覽
  • Shop商品
    1. Subscribe 數位全閱覽
    2. Magazine 雜誌
    3. Book 書籍
      1. 表演藝術年鑑
      2. 在兩廳院遇見大師
      3. 兩廳院創作全紀錄
      4. 表藝文摘
      5. 達人系列
      6. NSO發現系列
      7. NSO歌劇系列
      8. 特刊
      9. 其它
    4. CD
      1. 兩廳院樂典
      2. 其他
    5. DVD
  • 廣告刊登
  • 聯絡我們
  • 會員專區
  • 繁體中文
  • 簡體中文
  • 訂閱電子報
:::

花季未了

相關文章 2 篇
  • 藝號人物 People 臺北故事劇場藝術總監

    郭子 學會因緣自在,喜歡現在的自己

    曾是流行樂壇歌手、當紅劇場演員,多才多藝的郭子,卻在十二年前忽然宣佈離開舞台,退居幕後製作;十二年後,他帶著「臺北故事劇場」重新復出,演出當年膾炙人口的作品《花季未了》。談起過往種種人生波折,曾經苦痛煩惱的心路歷程,現今因接觸宗教而學會「放下」與「珍惜當下」的郭子表示:「年輕的時候,創作是為了證明自己有能力;到了這個年紀,重回劇場是為了成就別人的舞台,幫別人圓夢。」

    文字|廖俊逞
    第224期 / 2011年08月號
  • PAR表演藝術
    戲劇

    不凋的記憶重建人造眞實

    明明是一齣寫實的戲,我們也看到了工作人員爲了「重現」那個年代的味道所做的努力,但綠紗窗像新換上的、食物紗罩像是剛買的、沙發好像從來沒人坐過,爲什麼只是「物品」寫實,而「質感」及「時間流動」不也一起寫實呢?

    文字|秦嘉嫄
    第72期 / 1998年12月號
免費訂閱PAR電子報,獲取更多藝文資訊!
*通過遞交此表格,即表示您接受並同意已閱讀本網站的使用條款,私隱政策和個人資料收集聲明。
:::
PAR 表演藝術雜誌
  • 關於我們
  • 聯絡我們
  • 廣告刊登
  • 電子報
  • 國家表演藝術中心
  • 國家兩廳院
  • 網站導覽
國家表演藝術中心國家兩廳院《PAR表演藝術》版權所有
©2022 Performing arts redefined. All Rights Reserved
統一編號 Tax Id number 00973926
本站所提供相關演出資訊,如有異動應以主辦單位公告為準。
服務條款 | 隱私權聲明 | 著作權聲明
通過A無障礙網頁檢測

本網站使用 cookies
為提供您更多優質的內容,本網站使用 cookies 分析技術。 若繼續閱覽本網站內容,即表示您同意我們使用 cookies,關於更多 cookies 以及相關政策更新資訊,請閱讀我們的隱私權政策與使用條款。

  • 搜尋
  • 廣告刊登
  • 聯絡我們
  •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