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abelle Huppert
-
四界看表演 Stage Viewer
溢於言外的悲劇深淵
歐洲劇壇2024年開春最令人期待的演出,莫過於《貝芮妮絲》(Brnice),這是義大利導演卡士鐵路奇(Romeo Castellucci)與法國影后伊莎貝.雨蓓(Isabelle Huppert)的首度合作,也是兩人初次挑戰17世紀古典悲劇。然而在巴黎連演3週的《貝芮妮絲》卻讓觀眾大失所望,甚至引爆喝倒采的現場衝突。為何這部耗費千萬、眾所矚目的「旗艦製作」最後卻落得毀譽參半的評價?
-
藝號人物 People 亞維儂藝術節新任藝術總監
提亞戈.羅提吉斯 洞鑒古今的人道主義藝術家
從表演到編導、從獨立劇場人到國立劇院總監、從不被看好的戲劇系學生到驚艷歐陸劇壇的創作者,葡萄牙導演暨劇作家提亞戈.羅提吉斯(Tiago Rodrigues)以豐富的藝術涵養、謙虛的親民態度、前瞻的文化願景,征服法國藝文界,成為亞維儂藝術節76年來首位外國總監。 羅提吉斯透過絲絲入扣的感性筆觸,重新喚起經典文學的當代靈魂,也用鞭辟入裡的理性思維,映照現實世界的苦難。他跳脫以導演觀點為主導的舞台詮釋,反而引導演員發展集體創作。透過本次專訪,將更深入了解他兩齣截然不同的作品《櫻桃園》(La Cerisaie)和《不可能的邊界》(Dans la mesure de l'impossible),並進一步窺探未來4年亞維儂藝術節的策展主軸。 兼具文學性與意象的集體創作 在里斯本藝術學院就讀期間,羅提吉斯的表現並不優秀,甚至曾被老師勸退,要他放棄追尋劇場夢。直到參加比利時無.名劇團(tg STAN)(註1),20歲的他才對集體創作燃起熱情:「那時我們由全體演員一起主導劇本架構、場面調度、燈光和舞台設計,這種打破階級分工的創作模式,讓我認知劇場是總體藝術.之後我回到里斯本,也漸漸發展了一套屬於自己的創作手法,隨著排練一邊發展、一邊書寫,導演和編劇手法會因應創作過程而不斷變化。」羅提吉斯的創作手法有點類似英國的「集體編創 」(Devised Theatre)(註2),他認為不應奉文本為圭臬,反而要透過漫談式發展,延伸出更豐富的表演形式。 對羅提吉斯而言,傳承是劇場的本質,經典的故事可以不停地傳頌,衍生出千萬種不同的詮釋:「我喜歡在劇場重新描述傳奇故事.儘管這些故事可能年代久遠,或是平空杜撰,但仍可在它們身上尋找當代的影子、情感與回聲。透過詮釋,這些故事會湧現出嶄新的角度,呼應了我們每個人所關懷的事。不管是導演、演員或劇作家,他們都用自己的觀點去表達文本,讓觀者從文字脈絡中發現眼前時代的模樣。」無論是希臘悲劇、莎劇、小說、詩文,羅提吉斯用獨特見解,挖掘出經典作品的當代精神。 近20多年來,意象美學始終都是當代劇場的主流,但羅提吉斯卻超越視覺至上的原則,反而透過平易近人的文字
-
巴黎
以生命衝撞禁忌與隔絕
被英國重量級劇作家品特稱為「詩人」的作家莎拉.肯(Sarah Kane),其作品大膽衝撞歐洲政治、社會、家庭與性的禁忌,並描寫舞台上難以表現的酷刑、屠殺、食人、強姦與亂倫,藉以嘶喊出對世界的恐懼與狂怒。《四點四十八分,精神異常》速寫具有自殺傾向的精神病患的耗竭狀況,充滿了激情與譫妄,表現了作者的全部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