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搜尋
  • 廣告刊登
  • 聯絡我們
  • 會員專區

PAR 表演藝術雜誌

  • News藝訊
  • Preview演出
  • Feature專題
  • World國際
  • Columns專欄
  • People人物
  • Review評論
  • Focus話題
  • Choice生活
  • Video影音
  • Shop商品
  • Contents當期雜誌目錄
  • Online News官網限定報導
  • Shop商品
    1. Subscribe 數位全閱覽
    2. Magazine 雜誌
    3. Book 書籍
      1. 在兩廳院遇見大師
      2. 兩廳院創作全紀錄
      3. 表藝文摘
      4. 達人系列
      5. NSO發現系列
      6. NSO歌劇系列
      7. 特刊
      8. 年鑑
      9. 其它
    4. CD
      1. 兩廳院樂典
      2. 其他CD
    5. DVD
  • 廣告刊登
  • 聯絡我們
  • 會員專區
  • 繁體中文
  • 簡體中文

生之曼陀羅

相關文章 3 篇
  • 《生之曼陀羅》的倒立似乎在探討人所以挺立,乃大地之氣賦予之力?或是人戰勝地心引力的結果?
    焦點

    生命的磁場 曼陀羅中形形色色的肉身圖象

    《生之曼陀羅》是林秀偉在創立太古踏舞團後的第一支作品。其創作起源是將佛敎圖象──「曼陀羅」色彩鮮麗、結構完整的優美視覺與其洗滌心靈的理念意圖,轉化爲由肉體自身塑造出來的一幅幅生命景象。六年來,經過三度編修,《生之曼陀羅》將再度呈現在國內觀衆眼前。且聽創作者林秀偉細說從頭

    文字|林秀偉
    第27期 / 1995年01月號
  • 在法國人眼裡,林秀偉的舞戲劇性強、具震撼力。
    藝術節 Festival

    東西藝術的新絲路

    台灣藝術團體近年來相當受到法國經紀人的靑睞,去年到過巴黎演出的就有當代傳奇劇場、明華園歌仔戲團、李寶春京劇團,蘭亭藝苑崑曲劇團、小苑然掌中戲團等,其中李天祿的掌中戲團又配合《戲夢人生》電影一同演出,讓法國觀衆對李天祿及其藝術有更深入的瞭解。策劃這場盛會的法國勒維伊藝術節(Festival de St-Florent-Le-Vieil)藝術總監巴托羅梅(Pierre Jean de San Bartolome),於今年一月間特地走訪台灣,以進一步接洽今年要邀請到法國演出的台灣團體。

    文字|王玲琇
    第29期 / 1995年03月號
  • 《生之曼陀羅》在身體書寫上建構的文脈,旣是以編舞者的文字書寫爲本。
    舞蹈

    只有文字,沒有身體的《生之曼陀羅》

    身體一方面要用延伸的動作來擴張空間,一方面又要用內縮的速度來抑止時間的進行,而編舞者毫無可能在兩者之間找到一個平衡點;其實,這個矛盾根本沒有解決的方法,因此就變成現在我們所看到那樣像電影中的慢動作,或滑稽的默劇動作。

    文字|王墨林
    第29期 / 1995年03月號

免費訂閱PAR電子報,獲取更多藝文資訊!

*通過遞交此表格,即表示您接受並同意已閱讀本網站的使用條款,私隱政策和個人資料收集聲明。
PAR 表演藝術雜誌
  • 關於我們
  • 聯絡我們
  • 廣告刊登
  • 電子報
  • 國家表演藝術中心
  • 國家兩廳院
國家表演藝術中心國家兩廳院《PAR表演藝術》版權所有
©2022 Performing arts redefined.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站所提供相關演出資訊,如有異動應以主辦單位公告為準。
服務條款 | 隱私權聲明 | 著作權聲明

本網站使用 cookies
為提供您更多優質的內容,本網站使用 cookies 分析技術。 若繼續閱覽本網站內容,即表示您同意我們使用 cookies,關於更多 cookies 以及相關政策更新資訊,請閱讀我們的隱私權政策與使用條款。

  • 看戲不忘電影

    速寫賴翠霜

  • 特別企畫 Feature

    身障音樂家,後來怎麼了?

  • 音樂

    殷巴爾重磅回歸 以經典樂曲回應國際局勢

  • 維也納

    導演米洛.勞7月起接任維也納藝術節總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