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之曼陀羅》是林秀偉在創立太古踏舞團後的第一支作品。其創作起源是將佛敎圖象──「曼陀羅」色彩鮮麗、結構完整的優美視覺與其洗滌心靈的理念意圖,轉化爲由肉體自身塑造出來的一幅幅生命景象。六年來,經過三度編修,《生之曼陀羅》將再度呈現在國內觀衆眼前。且聽創作者林秀偉細說從頭……
太古踏舞團《生之曼陀羅》
1月18〜21日 19:30
國家戲劇院
曼陀羅的意義
密宗向來予人的感覺是十分神秘的,除了深密的敎法外,更由於它所建立多采多姿的「曼陀羅」圖象,在在引人遐思。
曼陀羅直譯爲:「眞言」、「眞髓」、「道壇」、「場所」。是以無數佛像之組合,象徵無窮無盡的生命力之薈集,其結構完整、色彩鮮麗,多彩繪在建築藻井上,令人仰首觀瞻,從優美的視覺中,獲心靈洗滌,進而悟得「湼槃」。
緣起
八年前,因舞台工作的疏忽,驟使一位年輕而有才華的朋友失去生命。當他從高處調灯架摔落的同時,也粉碎了我一向信仰的人定勝天的生命意志。霎那,跌入徬徨和無助中,問天──假如靱性的精神和勇於實踐的態度都抵不過命運一明一滅的無常,人,又何苦以這樣積極的方式來過活呢?
一度,意志在黑暗處沉淪,直到讀了些印度宗敎深刻內省的哲思,才重見曙光,也隨著那道光,引導我走入曼陀羅斑爛的圖象世界。見中心點大日如來向外擴展的無數佛像,使我領會出細胞繁衍和生命恆常的延續,而這生命法則,不也正是藝術創造隱藏的一切精義嗎?
宗敎與舞蹈
我自十八歲進入專業舞蹈表演領域,一直到二十八歲的十個年頭,多半醉心在形體的曼妙和精力的投射,從未思及生命本體與時空交感的層次,更遑論觸探到陰陽、剛柔,及動靜之間的玄奧。當我由少女之身成熟至少婦至母親的飽滿時,旣有的肢體表現,卻與我的生命經驗漸行漸遠。我無法承受那種空虛感。三十歲生日那天,我回想童年有記憶來就不停在舞動,幼小的身軀搖搖晃晃,進入神我交往的喜樂。如今,我爲失去對舞蹈的感動而悲哀,活了三十年,就是爲了這一刻,「太古踏舞團」就在這模糊的概念下誕生了。(編按)
從不相信上帝的我,卻在第一個作品中受到宗敎的感召。雖然,內心極排斥宗敎敎義直入藝術境地,怕影響藝術的純粹性,但不可諱言的,由於宗敎是人類對大自然的敬畏而產生的信仰,其崇拜的對象包括天、地、日、月、星宿、雷電、風火、山川、土石、草木、禽獸等自然萬物,這不便是人無可逃避,必須存在其中的世界嗎?當舞蹈長久來以軀幹、頭顱、四肢和時空展開主觀性的對話,並日趨走向理性和僵化的危機中,宗敎,可以提供形而上的「神性」及「心靈性」的全觀意識,自然的能量必能釋放人體的有限,使之超脫出來。
胎藏的女性物質世界
起初,我以爲這樣的想法是虛妄的。如果,不是在課堂上看見舞者不可思議的表現,恐怕早已放棄了。
我的女舞者是受過專精的西方現代舞訓練的舞者,男舞者都是技藝高超的戲曲武生。透過靜坐,兩種身體獲得一致性,回歸空寂,並將每一寸肌膚紓解、還原至細胞狀態。第一個蠕動推開靜止的時空,由死到生、由靜至動,舞蹈的眞諦產生了。
奧義書中記載:山所以挺立、草所以挺立、人所以挺立,乃大地之氣賦予之力。西方以地心引力分析地氣現象。人能站直,能向上彈躍,完全是人戰勝地心引力的結果。
對太古踏舞者而言,當地氣鑽入毛細孔、也同時吸入時,空和聲音的流動,使他們的身體鬆動、柔軟,在一種胎動的冥想推送下依個體不同程度的柔軟,幻化出包括水、沙、魚、蟲、草……等不同的姿態,在無意識的蠕動下,強化身體的柔軟性,也使舞者由專心臻入空白狀態,不知不覺增強細緻的內力。
不論是如胎之柔軟,或花之悠揚,如浪之激昻或熔岩的爆烈,這都是能量貯藏和釋放的現象,本體隨之衍變。舞者應可擁有自給自足的創造力,幻化萬物之姿,獲得身心的自由。
這也是胎藏曼陀羅以圓的循環,做爲女性肉體的生殖繁衍象徵宇宙慈悲大愛,生生不息所帶來的啓示。
金剛的男性精神世界
十幾年瑪莎.葛蘭姆的脊椎訓練課程,對腹部及背肌的力量極有助益。但由於過度的使用,也使我的頸肩和背肌長年承受椎心的刺痛。因此,發展出一種具賁張力量的技巧而又不傷筋骨的舞蹈訓練,把舞者從不斷的受傷中拯救出來,便成爲我一再摸索的課題。
曾經從英國廣播公司一段動物生態記錄片中獲得靈感,只見鏡頭對準一頭豹,從牠嗅出獵物,繃緊肌腱,抓地,緩慢起跑,加速,急促大跨步,霎那躍起,咬住獵物的咽喉,向空做脊椎一百八十度轉體,將獵物重拽在地,喘息。那股強憾的原始力量,印証了脊椎牽聯肌肉的力是如此明快而壯碩。不僅僅是運動現象而已,生理器官受到激起,感官的「口」與「性」的慾望也跟著勃發。有別於胎藏的柔軟、空靈,我將此歸納爲如獸體感官的剛強。
「胎藏」是與生俱來的本質,是宇宙人類接點處的某樣東西,如果說前者表現「生」,「金剛曼陀羅」便表現「結果」。以男性對「生」之愛欲續生的自我控制,共分九個方形區域,有智慧堅固而不破之意。
注視肉體變化,宛如看到自己的一生
從「圖象」做爲舞蹈創作起源,把曼陀羅世界中所表現的思想轉化爲肉體自身,塑造一幅幅的生命景象。這些「圖象」並非在「編排」的概念下完成,而是以「冥想」來看過去及接觸未來,把「知」的層面回歸到「識」的邏輯。舞者與我在黑暗中同行,用自己的光來照亮自己的肉體。
世間的一切存在都是由兩種對立觀念相互作用而成:月亮、太陽,時間、空間,東方、西方,父親、母親,愛戀、怨恨,希望、絕望,沉淪、拯救。《生之曼陀羅》把作品遮斷爲四個區域:1.生華、2.慾界、3.、夢醒、4.梵音。透過單一的個體──我,以男性思考,穿過生命的苦難和混亂,當慾望和思考都停止之後,就只剩下寂靜了:無我原非你,從他不解伊,肆行無礙憑來去,茫茫著甚悲愁喜?
編按:據太古踏節目單上的簡介:「太古踏」意即在太乙亙古的歷程中,踏下堅實不滅的足跡。「太」是意味無限空間;「古」,傳遞時間歷史;「踏」,拆開來看,「足」是來自地底的力量,「水」子宮狀態,象徵純淨;「日」表徵生命的初始,太陽的光源;「太古踏」追求身體與心靈結合。
文字|林秀偉 太古踏舞團藝術總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