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閃閃星》是一趟探索光影與想像力的奇幻旅程。
    戲劇(曲)

    帶著小燈進場 跟著《閃閃星》神祕小光點遨遊

  • 《兄弟情》
    四界看表演 Stage Viewer

    30年的淬煉 辯證當下、探索未知

  • 燈怪國王身高8公尺,身長11公尺,肩寬4.5公尺,將在演出現場擺動四隻腳移動,頭部還會對著觀眾席左右90度轉動,配合劇情眨眼、展翅、開闔嘴巴,結合聲光效果,還能用鼻口噴氣。
    戲劇(曲)

    客家親子劇《燈怪》 7月19、20日登陸兩廳院藝文廣場

  • 音樂劇大師桑坦透過新世代新詮釋讓自己的作品繼續存活。圖為致敬他的音樂劇《史蒂芬.桑坦的老朋友》在紐約曼哈頓劇場俱樂部外的宣傳廣告。
    紐約

    音樂劇大師開放作品新詮 讓經典與時俱進

陳思宏談《少年Pi的奇幻漂流》廣告圖片
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網站導覽

PAR 表演藝術雜誌

:::
  • News藝訊
  • Preview演出
  • Feature專題
  • World國際
  • Columns專欄
  • People人物
  • Review評論
  • Focus話題
  • Choice生活
  • Video影音
  • Shop商品
  • Contents雜誌
  • Subscriptions數位全閱覽
  • Shop商品
    1. Subscribe 數位全閱覽
    2. Magazine 雜誌
    3. Book 書籍
      1. 表演藝術年鑑
      2. 在兩廳院遇見大師
      3. 兩廳院創作全紀錄
      4. 表藝文摘
      5. 達人系列
      6. NSO發現系列
      7. NSO歌劇系列
      8. 特刊
      9. 其它
    4. CD
      1. 兩廳院樂典
      2. 其他
    5. DVD
  • 廣告刊登
  • 聯絡我們
  • 會員專區
  • 繁體中文
  • 簡體中文
  • 訂閱電子報
:::

郭啟宏

相關文章 2 篇
  • 特別企畫 Feature

    列入非遺後的百家爭「變」

    當崑曲成為中國首項入選世界「人類口述和非物質遺產」後,倏忽廿年,求新求變始終是崑劇改革的主旋律。和內容革新相輔相成的是,崑曲的表演形式也一直在創新,柯軍嘗試書法和崑曲混搭,孔愛萍要讓崑曲和古琴對話,吳雙尋求崑曲吟唱宋詞,張軍自創搖滾電音水磨新調等等;他們都希望在跨界、混搭、碰撞中找到崑曲的核心價值,雖然爭議也愈來愈大

    文字|李翠芝
    第311期 / 2018年11月號
  • 編輯精選 PAR Choice

    境遷人變 試問《知己》依舊?

    台北新劇團的新製作《知己》,改編自中國劇作家郭啟宏的同名話劇,描述三個朋友剖心交往的動人故事;因為郭啟宏與新舞臺館長辜懷群對「知己」的不同看法,竟促成了雙方的合作。戲曲版《知己》由李寶春改編、導演與演出其中一角,並邀來旅台崑生溫宇航助陣,以不同劇種的表演方式區隔角色性格。

    文字|廖俊逞
    第245期 / 2013年05月號
免費訂閱PAR電子報,獲取更多藝文資訊!
*通過遞交此表格,即表示您接受並同意已閱讀本網站的使用條款,私隱政策和個人資料收集聲明。
:::
PAR 表演藝術雜誌
  • 關於我們
  • 聯絡我們
  • 廣告刊登
  • 電子報
  • 國家表演藝術中心
  • 國家兩廳院
  • 網站導覽
國家表演藝術中心國家兩廳院《PAR表演藝術》版權所有
©2022 Performing arts redefined. All Rights Reserved
統一編號 Tax Id number 00973926
本站所提供相關演出資訊,如有異動應以主辦單位公告為準。
服務條款 | 隱私權聲明 | 著作權聲明
通過A無障礙網頁檢測

本網站使用 cookies
為提供您更多優質的內容,本網站使用 cookies 分析技術。 若繼續閱覽本網站內容,即表示您同意我們使用 cookies,關於更多 cookies 以及相關政策更新資訊,請閱讀我們的隱私權政策與使用條款。

  • 搜尋
  • 廣告刊登
  • 聯絡我們
  •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