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iane Mnouchkine
-
四界看表演 Stage Viewer
深入歷史的殘響 尋找當代的回聲
近年來,地緣政治衝突持續升溫,全球籠罩在戰火陰霾之中。無論是俄烏戰爭、以哈衝突、台海危機,專制政權威脅著民主體系,國族和宗教主義泯滅人性價值。儘管邁入花甲之年,陽光劇團(Thtre du Soleil)仍持續關切著一觸即發的國際情勢,並透過宏觀角度,帶領當代觀眾回溯上個世紀的革命歷史,省思當前烽煙四起的問題癥結。 「我們怎麼可以讓這一切發生?」 2022年2月24日,普丁宣布展開「特別軍事行動」,剷除在烏克蘭崛起的新納粹勢力。為什麼俄羅斯貪圖烏克蘭的領土,甚至不惜一切代價,摧毀一個獨立的民主政權?極權體制如何操弄意識形態,編織出荒唐無稽的開戰理由?20世紀獨裁者的陰影似乎仍是現世夢魘,難道歷史進程終究會回到原點?為了回答這些問題,陽光劇團透過戲劇,重塑歷史脈絡,探討共產及納粹等極權主義如何萌生,並怎麼撼動世界局勢。團長暨導演莫虛金(ArianeMnouchkine)強調:「我們天真地想像可以搭起一種戲劇的碉堡,抵抗無數專制、極權且頑固的意識形態,它們直到今日仍在許多戰線上威脅著我們。」(註1)戰火連綿的3年間,陽光劇團對烏克蘭的關切與資助從未間斷。除了積極募款、購買清除地雷的無人機(註2),他們更主動舉辦反戰的文化活動,朗讀並介紹烏克蘭的文學作品。2023年3月,莫虛金更率領15名團員前往基輔舉辦「遊牧學校」(lcole nomade)工作坊,與當地上百位演員進行交流,並完成《戰爭的邊緣》(Au bord de la guerre)紀錄片(註3)。
-
巴黎
面對極右勢力崛起,左派藝文人士自亂陣腳?
6月初歐洲議會選舉結果震撼法國。極右政黨國民聯盟(Rassemblement National)大勝執政黨,成為全國最大黨,迫使總統馬克宏宣布解散國會。儘管4週後國會改選,執政黨和左派聯盟新人民陣線(Front populaire)成功聯手阻擋極右勢力,法國政壇仍面臨三黨不過半的憲政僵局,讓社會陷入前所未有的焦慮風暴。 文化界的隱憂 極右勢力攀升讓法國文化界籠罩在不安的氛圍之中。大部分藝文人士都擔心極右黨執政,將大幅削減文化預算,且會取消「演藝人員接案工作的補助」(Intermittence du spectacle)。這種政治干預藝術的現象,已在極右派掌權的城市中出現:文化局放棄長期經營,變得短視近利,只舉辦毫無創新的民俗節慶或娛樂活動。甚至有某些市長在文化機構中安插親友,以意識形態審查演出內容。6月中起,法國各大城市陸續爆發藝文人士抗議極右派的示威浪潮,甚至延燒到亞維儂藝術節。 「沒有文化民主,就沒有民主文化」 儘管才剛開幕就遭遇藝術家挑戰言論自由的風波(註1),亞維儂藝術節總監羅提吉斯(Tiago Rodrigues)聲明絕不屈從極右派政權,若不幸其執政,他會不惜一切代價,讓藝術節營運遠離政治干預。在市政府支持下,官方與非官方藝術節(Avignon OFF)攜手合作,邀請藝文團體、地方社團、演藝工會與2000名民眾,在教皇宮共度「亞維儂之夜」。7月5日凌晨1點,編舞家夏瑪茲(Boris Charmatz)率領50位專業舞者與一般民眾齊舞,重新演繹鄧肯(Isadora Duncan)謳歌蘇聯十月革命的經典舞作。隨後,他更強調,移民並非是歐洲社經危機的代罪羔羊,反而是多元文化的發展根基。整晚,偌大的教皇宮舞台上,演員、歌手、導演、政治人物、場館或機構代表、社會志工紛紛慷慨陳詞,透過演奏、朗誦、舞動、宣言道頌法國近百年來抵抗法西斯主義的努力。整場晚會持續到早上6點,希望用文化能量推動星火燎原的效力。
-
歐洲人文筆記
坐在阿依安旁邊
我也不知道那年冬天,我為什麼非到陽光劇團實習不可。我想,與其說我是被她營造的劇場氣氛吸引,應該說是被她個人的劇場觀念和決心吸引,她讓我知道劇場元素的多元性,明白場面調度的時間感,她也讓我知道,演員和導演其實都只是為了舞台上的幻真片刻而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