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劇
-
特別企畫 Feature
舞台如池,戲如繁花--上海戲劇舞台製作十年概述
戲劇,作為藝術的一種表現形式,一直以來其實最深入民心,舞台之絢麗,故事之坎坷,欲壑之難填,人心之叵測,大家都從中消受那難以下嚥的人生。戲劇重鎮之一的上海自話劇舶來之後,逐漸重組了「戲」的格局,尤其近十年來,話劇市場如火如荼,傳統戲曲也沒有退出時代的舞台,大劇團、小劇社,各自安營紮寨,偶打照面便發現滬上舞台已叫彼此妝點得色彩斑斕。
-
交流道
飄浪曲折的登「陸」行
《一官風波》的大陸行歷經風波,堪稱一趟飄浪之旅。尤其貨櫃在海關遭扣,影響廣州的演出,更是最大的遺憾。不過事後回想,卻是不幸中的大幸。因為廣州演出雖然美中不足,但當地觀眾的熱情沖淡了舞台缺憾,演員也因無舞台包裝,反而激發身體潛能。北京的戲劇環境與廣州不同,倘若在中央戲劇學院演出時,舞台、燈光、服裝條件不足,整齣戲的完整性大打折扣,就讓人扼腕嘆息了。
-
專欄 Columns
所謂京味話劇
戲劇一旦用了方言,則發生行之不遠的困擾。只有京味話劇,旣達到寫實的目的,又能通行全國,眞是這一派話劇的獨特幸運了。
-
書介
話劇史的新編 《中國現代戲劇的兩度西潮》讀後
馬森敎授這本二十餘萬言的現代戲劇史新著,指出台灣做了二度西潮的先鋒;由於作者身在列中,且也參與寫作「新潮」劇本,因而說得十分眞實。
-
中國話劇
中國話劇:三○年代及以後
話劇是二十世紀初由西方漸次移植到中國的一個新的劇種。它與中國傳統戲曲最大的不同是以對話取代歌唱;以模擬生活中的行動取代象徵的程式動作;以搬演當代的生活取代歷史故事。在經歷了早期「文明戲」的興衰和學校劇團及「愛美的劇團」(即業餘劇團)的努力之後,到了三○年代,中國的話劇已經步入了成熟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