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搜尋
  • 廣告刊登
  • 聯絡我們
  • 會員專區

PAR 表演藝術雜誌

  • News藝訊
  • Preview演出
  • Feature專題
  • World國際
  • Columns專欄
  • People人物
  • Review評論
  • Focus話題
  • Choice生活
  • Video影音
  • Shop商品
  • Contents當期雜誌目錄
  • Online News官網限定報導
  • Shop商品
    1. Subscribe 數位全閱覽
    2. Magazine 雜誌
    3. Book 書籍
      1. 在兩廳院遇見大師
      2. 兩廳院創作全紀錄
      3. 表藝文摘
      4. 達人系列
      5. NSO發現系列
      6. NSO歌劇系列
      7. 特刊
      8. 年鑑
      9. 其它
    4. CD
      1. 兩廳院樂典
      2. 其他CD
    5. DVD
  • 廣告刊登
  • 聯絡我們
  • 會員專區
  • 繁體中文
  • 簡體中文

洛桑貝嘉芭蕾舞團

相關文章 4 篇
  • 莫里斯.貝嘉,歐陸最璀燦的編舞名家。
    焦點

    跨越世紀的舞蹈哲人

    雖然來自世界各地的文化桂冠紛紛加冕於貝嘉身上,舞蹈依然是貝嘉生命的全部。布魯塞爾、洛桑、巴黎、紐約、東京、北京、台北,貝嘉舞作跟著城市一起存在,和愛舞人一起呼吸。

    文字|張伯順
    第107期 / 2001年11月號
  • 貝嘉的舞者如貴族般優雅,外表亮麗,活力四射。
    焦點

    一場舞神的視覺彌撒

    貝嘉的作品最顯著的特徵在華麗誇張的劇場特質。他重新開發古典音樂和舞蹈素材, 啓用古典訓練精良、肢體天賦優異的芭蕾舞者,併用古典、現代舞和特技的編舞效果。貝嘉更善於操作各種舞台元素,營造雷霆萬鈞的氣勢,撼動觀衆的心。

    文字|邱馨慧
    第107期 / 2001年11月號
  • 《火鳥》中身著紅裝的男舞者飾演火鳥,成為舞台上的核心角色,以激烈的舞蹈動作表示對命運的衝突對抗。
    舞蹈

    跨界無藩籬,舞動生命追尋 貝嘉舞團三度訪台

    「洛桑貝嘉芭蕾舞團」三度來台,一口氣獻跳三齣舞碼《愛.舞》、《火鳥》與《艾爾頓貝爾格》,要讓台灣舞迷們大飽眼福。其中《愛.舞》是貝嘉集結了從一九五四年以來,所有以「愛」為主題的舞蹈精華片段,以《羅密歐與茱麗葉》的故事為主軸,道盡了貝嘉半世紀以來,對愛情、青春、希望等美好的詠讚與追尋。

    文字|鄭淑瑩
    第162期 / 2006年06月號
  • PAR表演藝術
    藝壇動態

    藝壇動態

    台灣 《陳澄三與拱樂社》導覽內台勝景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將「拱樂社」劇本整理付梓後半年,以「作為閱讀劇本的導言」為寫作動機的《陳澄三與拱樂社-台灣戲劇史的一個研究個案》,終於在千呼萬喚下,圖文並茂地出版了。這本專書的作者、同時亦是該劇本整理計畫主持人的國立台北藝術大學校長邱坤良,從小酷嗜在戲院流連,所謂「劇團不只是表演團體,也是保存、創造新舊戲劇的有機文化體」,不僅是他長期的研究心得,更是生活的深刻體驗。他以拱樂社的劇本、史料和圖像為基礎,生動地鋪陳此一具代表性内台劇團的發展與變遷,並提出「民間所建構的戲劇傳播網絡是可以傳承、轉變、包容的系統」的重要觀點。除了鏗鏘有力的立論,本書尚附有劇本本事、劇團大事表和當時其他劇團的演出檔期,可供進一步蒐尋研究之用。詳情請洽:國立傳統藝術中心(03) 9500624 (編輯部) 英國 倫敦巴比肯中心 Only Connect系列演出 巴比肯中心(Barbican Center)位於倫敦金融特區的西提區(the City),是倫敦交響樂團的演奏地,知名的皇家莎士比亞劇團曾駐守於此,而皇家愛樂交響樂團及英國國家廣播交響樂團也定期在這裡演奏,自兩千年起,其規劃的"Only Connect"系列演出,更吸引了不少國際焦點。 該系列是由巴比肯中心提供資金與場地,在鼓勵跨領域的實驗精神下,邀請優秀的國際級藝術創作者到此地放手一搏,創造出具有挑戰性的新作品,近兩年像現代電子音樂教父Karlheinz Stockhausen、德國新電影導演Werner Herzog、傳奇爵士樂手 Ornette Coleman等人都曾參與這項活動。今年的菜單更加多樣化,綜觀三月至四月的演出便有流行歌手Marianne Faithful、馬利(Mali)的世界音樂團體Damon Albarn Afel Bocoum,以及關於電玩音樂的"Play:Mouse On Mars and Plaid"音樂會等精采節目上陣。詳情可上網查詢,網址www.barbican.org.uk。<

    文字|耿一偉
    第110期 / 2002年02月號

免費訂閱PAR電子報,獲取更多藝文資訊!

*通過遞交此表格,即表示您接受並同意已閱讀本網站的使用條款,私隱政策和個人資料收集聲明。
PAR 表演藝術雜誌
  • 關於我們
  • 聯絡我們
  • 廣告刊登
  • 電子報
  • 國家表演藝術中心
  • 國家兩廳院
國家表演藝術中心國家兩廳院《PAR表演藝術》版權所有
©2022 Performing arts redefined.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站所提供相關演出資訊,如有異動應以主辦單位公告為準。
服務條款 | 隱私權聲明 | 著作權聲明

本網站使用 cookies
為提供您更多優質的內容,本網站使用 cookies 分析技術。 若繼續閱覽本網站內容,即表示您同意我們使用 cookies,關於更多 cookies 以及相關政策更新資訊,請閱讀我們的隱私權政策與使用條款。

  • 東京

    野田秀樹成為榮獲ISPA「傑出藝術家獎」之日本第一人

  • 音樂

    殷巴爾重磅回歸 以經典樂曲回應國際局勢

  • 特別企畫 Feature

    和波孝禧:人生充滿挑戰,但人類有無限可能性

  • 戲劇

    《和合夢》 以沉浸式展演回應酷兒想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