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交流
-
上海
MIT滬地有聲 看台劇正流行
上海的歲末演出黃金檔期,卻正是「台風」狂吹,包含表演工作坊、屏風表演班、果陀劇場、相聲瓦舍等劇團接力演出,且多是商業邀演、售票演出。除了果陀的《最後十四堂星期二的課》是翻譯劇本,其他幾齣都與懷舊、兩岸分隔等的歷史滄桑符號有關,透過劇場,中國的觀眾也閱讀了台灣的過去。
-
十年演藝
兩岸文化交流的實相與虛相
經由八、九年的交流,兩岸都確定自己較過去的幾十年更加瞭解對方,以爲對彼岸的認知已由虛相走向實相,然而,在這由虛返實的過程中,有心人當會發覺在這「實」中其實也已生出新的「虛」來。
-
十年演藝
兩岸戲劇交流的多種可能性
雖然不同的社會條件、政治氣候、文化氛圍,決定了兩岸戲劇不同的整體風貌和發展道路,但如今兩岸大多數的戲劇工作者都建立起一個共識:廿一世紀的新劇種,肯定是各種文化交織的產物。尋找彼此之間廣度和深度上的交流合作可能性,成了當前重要課題。
-
十年演藝
兩岸表演藝術活動交流大事紀
79年 九月 明華園歌仔戲團經中華奧委會安排,應邀參加第十一屆亞運會藝術節,於北京中日交流中心世紀劇場演出《濟公活佛》。(9月2、3、4日演出) 十月 台灣中國舞台劇協會主辦的台北戲劇藝術訪問團一行二十餘人,由團長張英、顧問黃美序帶領,到北京、成都拜訪、觀劇、座談。 80年 三月初 大陸小提琴家姚玨來台參訪、演出。 四月十六日 應中華民國比較音樂學會之邀,大陸笛子演奏家詹永明來台參觀訪問三週。 五月十日 大陸音樂家夏之秋應中華民國音樂學會之邀來台參觀訪問。 五月三十一日 大陸旅美指揮家陳佐湟應台北市立交響樂團之邀來台,指揮該團演出。 五月三十一日 大陸旅外聲樂家男高音成樺、男中音賈琦等四人來台參加「安魂與冥想」音樂會。 六月十七日 鋼琴家蔡采秀應北京交響樂團邀請赴大陸演奏。 六月二十二日 第二屆台北市國際小提琴大賽展開,四位大陸好手報名參加,其中盛小華獲第三名。 七月十四日 四季舞蹈團赴上海進行芭蕾訓練之交流觀摩。 八月二十日 文友合唱團赴大陸演唱。 九月十日 大陸崑曲笛師顧兆琪應水磨曲集之邀抵台參訪。 九月中旬
-
十年演藝
曲滿戲足癮到頭 戲曲十年路
從一九八七至九六這十年間,在禁制中解套的傳統戲曲各劇種,再度肆放活力。傳統演示者愈形精練,現代演示者更加多元精緻,曲樂更加豐富。加上大陸團頻頻登台,老戲迷連連沉醉在流派藝韻中,好不滿足。光復之初及遷台初時的熱絡氣氛,依稀再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