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後十四堂星期二的課》挾著金士傑和卜學亮的知名度,創下首演後四個月便急加場次的盛況。(果陀劇場 提供)
上海

MIT滬地有聲 看台劇正流行

上海的歲末演出黃金檔期,卻正是「台風」狂吹,包含表演工作坊、屏風表演班、果陀劇場、相聲瓦舍等劇團接力演出,且多是商業邀演、售票演出。除了果陀的《最後十四堂星期二的課》是翻譯劇本,其他幾齣都與懷舊、兩岸分隔等的歷史滄桑符號有關,透過劇場,中國的觀眾也閱讀了台灣的過去。

上海的歲末演出黃金檔期,卻正是「台風」狂吹,包含表演工作坊、屏風表演班、果陀劇場、相聲瓦舍等劇團接力演出,且多是商業邀演、售票演出。除了果陀的《最後十四堂星期二的課》是翻譯劇本,其他幾齣都與懷舊、兩岸分隔等的歷史滄桑符號有關,透過劇場,中國的觀眾也閱讀了台灣的過去。

上海到了十二月還在面臨最長的秋季,正值歲末演出的黃金期,近來推出的好戲,眾人紛紛談論的是「目前流行看台灣劇」,幾乎台北知名的劇團(表演工作坊、屏風表演班、果陀劇場、相聲瓦舍,還有以個人身分演出的魏海敏、李寶春),無不披掛上陣轉到滬地搭台演戲。這些整編加演的劇目,先前在台上演時,也是贏得不少的彩聲,有的是經典傳承版,有的是熱門暢銷版,當時觀賞的感覺說實在有大小不一的感動,如今在異鄉地看家鄉戲,真有戲夢人生知多少之慨了。

兩岸交流  此消彼長

兩岸交流開放廿年,早期是中國的劇團訪台居多,票房都不錯。及至九○年代初期,台灣首度造訪上海的民營劇團,當推屏風表演班,以參加莎士比亞戲劇節,初次試水,不同笑點的表現,反映兩岸迴異的戲劇生態。廿年間彼此劇業的慘澹經營,各自練就一身生存本領,近期的演出交流,明顯的是台灣劇團來滬,多是商演邀約;而中國團體赴台,多半負有文化使命,以觀摩交流為宗旨,總體而論,兩岸交流此消彼長已多有改變。

擅演歌舞與翻譯名作的果陀劇場,也嘗試帶著歌舞劇打響中國市場,可惜各種因素的欠缺下,競爭不及洋劇,退居至小劇場製作,而後選擇了口碑極佳的《最後十四堂星期二的課》,重返上海灘,挾著金士傑和卜學亮的知名度,當然劇本的深透人性和悲喜交織,亦是一大助力,創下首演後四個月便急加場次的盛況。

表坊的情況又是特例了,戲未演卻先紅,劇本在文藝青年中廣為流傳,等到劇團正式公演,轟動的效應,使其奠定開拓廣大市場的信念,算是台灣劇團中的先鋒角色,月初上演的《寶島一村》,結合影視創作人才,還有賴聲川、王偉忠的名牌加持,創下三度來滬、場場熱映的熱潮(據悉又簽下明年四度之約)堪稱是台劇的點鈔機。

反而是最先嘗試這塊市場的屏風表演班,自去年在市郊的城市舞台,低調重演《莎姆雷特》後,其經典之作《京劇啟示錄》在台復排密集巡演期間,尚有餘力轉至浦東東方藝術中心加映四場,頗是意外之喜。相聲瓦舍亦將在元旦趕上這波台劇熱潮……除了果陀的改編翻譯,和台灣本土文化連結較淺,其餘幾齣戲無不在懷舊、老戲、老兵、眷村、探親、一九四九年、國劇、傳承、國共等的歷史滄桑符號中,一一和中原文化作某種隱喻的連結,台灣的過去,中國來不及參與,透過表演觀賞,也是種彌補方式,劇場裡召喚著另一種渴求被關注生命共同體的精魂。

三好優勢  助益兩岸劇場

台劇的幕前後人員,並非如同中國的劇團,多是通過專業學院養成教育,我們自有一套作業系統,所以雙方有欣賞的互補作用。同樣經歷台灣口碑與市場的檢驗後,這批滬地發聲的台劇,在專業上也有長足的進步,每個劇團皆以看家好戲獻藝,因為戲好也帶動好演員的誕生,無論是廣為觀眾熟知的金士傑或樊光耀,甚至配角的朱德剛和杜詩梅一段歌仔戲的串演,上海的喝采聲絕不亞於台北的熱烈。戲好、演員好等有利因素,使票房開出長紅,這些放眼於華人大兩岸的熱門題材,似乎讓台劇有了另一種發聲渠道,有了站穩大上海的立足之地,期望打通江浙長三角更廣的文藝市場,畢竟演出是種近似於手工業的精緻文化,幾場演出並不能回收成本,唯有正面走向更多的巡演機遇,對兩岸來說是合則兩喜,藉此台灣能夠磨練得更好,大陸自由包容度也更高了。

藝術家請回答-吳珮菁廣告圖片
評論與回響廣告圖片
歡迎加入 PAR付費會員 或 兩廳院會員
閱讀完整精彩內容!
歡迎加入付費會員閱讀此篇內容
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
Authors
作者
數位全閱覽廣告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