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
-
檳城
喬治市藝術節7月中啟動,與台灣、澳洲文化交流
第14屆「喬治市藝術節」(George Town Festival)再度掀動7月的檳城舞台,在州內超過20個場地舉辦50多項節目。為了促進國際藝術交流,主辦當局與駐馬臺北經濟文化辦事處合作,引進兩屆金曲獎最佳原住民歌手桑布伊,以及榮獲台灣國家文藝獎的原住民編舞家布拉瑞揚,共同帶來結合音樂與舞蹈的《得力量X路呐》。演出先由桑布伊的演唱會開場,透過自然的歌聲與台灣原住民文化進行心靈對話;接著由布拉瑞揚的舞團運用身體的力與美,探討個人的身分認同與文化傳承。這是今年「島嶼島」系列的重頭戲,該系列作為台灣與檳城這兩座島嶼的文化交流平台,已經連續第5年入選藝術節。 藝術節今年也特別與澳洲高級專員公署合作,慶祝喬治市與阿德萊德締交姐妹城市50周年,在檳城升旗山頂帶來「The Senses」音樂會,演出嘉賓包括來自澳洲的音樂人Frank Yamma和David Bridie,在熱帶雨林的環繞下感受大自然的共鳴。 為期16天的喬治市藝術節橫跨7月,7月15日在前大華戲院改造的Majestic Hall舉行開幕儀式,並於30日在世界文化遺產核心區的土庫街以《城市之光》閉幕,屆時將結合光雕投影、音樂演出、數碼裝置藝術、蠟染時裝展等活動。本屆藝術節有七成活動屬於免費參與性質,其餘售票演出包括兒童劇《我的醜醜鴨》、資深劇作家廖培珍最新創作獨角戲《美麗世界拜金女》、人文藝術分享活動《曇花堂:非典型之旅》、結合傳統布袋戲與日本偶戲的《西遊後傳:鬼婆の愛》、以及本土舞蹈家Aida Redza監製的多元舞蹈演出《bhumiMata》。
-
特別企畫 Feature Digital Strategy
在全球封城最長的城市,放眼澳洲2024數位文化政策
2020年3月11日週三,當世界衛生組織(簡稱WHO)宣布COVID-19肺炎定調為全球大流行,位於南半球的墨爾本藝術中心(Arts Centre Melbourne)的亞太表演藝術三年展(Asia TOPA) 正要進入最後一週。 16日週一上午,來自台灣狠劇場導演周東彥做完最後一場工作坊,墨爾本藝術中心即刻宣布閉館4週,所有人都改為居家辦公。當時沒有人知道,我們之後要面對的是漫無止盡的閉館,還長達361天。即使2021年3月後曾經重新開館,5月又因為迎來第4、第5、第6次封城,再度宣布閉館,被困在這座「全球封城最長的城市」的墨爾本,我們被迫學習與病毒共存。 第一波疫情教會我們的事 將時序拉回至2020年3月的疫情衝擊,當時澳洲各大表演場館迅速翻箱倒櫃,找出自家存有的節目錄影、訪談記錄、幕後花絮及側拍,並且跟團隊購買預錄節目的播映版權,舉凡全版古典芭蕾、歌劇、戲劇經典作品,到實驗小品、親子節目及線上展覽,任何能被放上官網「數位劇場」的作品,通通先拿出來應急,爬滿了各場館的網頁,任君免費挑選享用。 隨著封城時間延長,線上節目逐漸無法再滿足觀眾,居家環境的干擾太多,鮮少有人能集中精神在線上看完一部90分鐘的作品,更何況,在電腦前下了班,還要再坐回螢幕前觀看線上演出,一分一秒都是煎熬。觀眾只要一個按鍵就能安靜下線,對作品的考驗甚是殘忍。 當時場館製作人跟藝術家對於「線上節目」的認識太少,在「數位劇場」第一波作品授權到期或播映完畢後,便開始出現了作品荒。 第一波疫情讓人學習到的是,沒有人想再看超過30分鐘播映長度的線上作品,即使免費也沒有慾望;把線上觀眾當隱形第四面牆的預錄作品,也讓人興趣缺缺;沒有配合鏡頭演出、也沒調整劇場語彙的作品,往往也很難和線上觀眾共情交流。 因為封城被迫禁錮在家中的創作者,排練時無法取得任何人的協助,線上節目只能由創作者一人獨自執行,透過鏡頭的凝視聚焦,家中也少了劇場的現場氛圍,所有的焦點都落在表演者身上,作品需要十分精煉,節奏明快,才能把觀眾牢牢捉住,表演者和觀眾只要一方失了神,線上節目很容易就被「切換追劇視窗」。
-
交流道
企業贊助藝術的成果:「麥芽工廠」
由酒商慷慨購地並捐助成立的「麥芽工廠」,是澳大利亞最著名的當代藝術中心。企業與個人的捐助,讓麥芽工廠「釀」出了許多可能性。
-
交流道
爲創造文化競爭力做準備
邁向二十一世紀前夕,澳洲政府決定詳盡修訂文化政策,爲創造文化競爭力做準備。邀請亞太地區各文化中心參與的「亞太表演藝術中心協會」,正是這樣指導原則下的成果之一。
-
即將上場
澳洲原住民舞蹈團
目前澳洲大約有四萬多純澳洲原住民仍居住在原始部落,其文化根源可追溯至四萬年前。自上次冰河時期以來,原住民社會就一直與外界隔離,所孕育的文化與日常生活及宗敎儀式密不可分。過去二十年間,澳洲原住民在物質上必須接納白澳人所加諸的新文化,如今這些古老的生活方式面臨著極大的衝擊,包括其傳統觀及文化表達方式,但也因此展露它極具彈性及復甦的跡象,澳洲原住島民舞蹈團(Aboriginal Islander Dance Theatre)是其中負有文化傳承使命的藝術團體中發展最成功的例子。他們的特色在結合傳統與現代的舞蹈形式,編舞嚴謹卻不失其原始純眞的風貌,透過他們的表演,觀衆得以欣賞到原住島民舞蹈的獨特風格。「我們知道過去的生活方式無法回復。但我們相信,我們的傳統音樂、歌曲、舞蹈及藝術必須保存下來,透過原住民藝術家的表演,期待世人能體驗我們文化所蘊藏的力與美。」 此次澳洲原住民舞蹈團來台演出《此時此地》與《聖地》兩個作品,是台北市立國樂團「台北市傳統藝術季」的節目之一,希望帶領寶島的觀衆跨越時空,探索、欣賞本土族群外的原住民傳統音樂、歌曲、以及舞蹈,從而對原住民生活方式有更新的認識。
-
特別企畫 Feature
腳尖下的旋轉舞台
在澳洲,有兩個會跳的東西聞名於世:一個是袋鼠,另一個就是十月即將來台的澳洲芭蕾。 較之歐洲其他歷史悠久的芭蕾舞團,一九六二年創團的澳芭算是後生晚輩;就因爲如此,它可以更開放,更毫無拘束地接受各種流派的洗禮,展現旺盛的朝氣。 我們將帶領讀者踮起脚尖一起進入芭蕾的世界,從澳洲芭蕾論及芭蕾的各個流派,到現代芭蕾的興革史介紹,以至最後縱觀從古典芭蕾到當代舞蹈的舞台景觀。
-
編輯室
生日願望
十月,對《表演藝術》的編輯室而言是個特別的日子,從搬進第一張椅子在此整建闢「室」,十二個月來編輯同仁們或熬夜趕工打地鋪,或讓自己日夜湮没於稿堆中,而不知晨昏,不辨日月,回首這斬荆劈棘的來時路,的確是個辛苦的歷程。而《表演藝術》也就像個嬰孩般,在這段路程中蹣跚學步、呀呀學語,没有前例可尋,没有範本可供參考,如何讓時間的表演藝術轉移到平面空間精采呈現,全依賴同仁們的摸索,及文化界朋友所給予的建議與鼓勵。 十月,《表演藝術》周歲生日的今天,對我來説卻是個沈重的開始,這篇〈編輯室〉也是個沈重的報告,因爲實地的編輯室裡,黃總編輯碧瑞及與我有數月「革命情感」的另位文稿主編閻鴻亞必須暫放下編務工作,而由我與其他伙伴們繼續看護這剛站穩脚步的「孩子」,一方面心中惶恐自己如何擔得了如此重任,另方面深怕有負黃總編輯所託及各界期許,而戰戰兢兢。在《表演藝術》一歲生日吹熄蠟燭之前,我悄悄許下心願,希望在未來的日子中這本雜誌能在大家繼續的愛護與支持下,茁壯成長。 這個月裡,編輯同仁們心中忙著學習「獨立」,手上忙著料理生日菜單,起初有點兒慌亂,但一年累積下來的編輯經驗與團隊默契終究發揮了效果,不但工程浩大地把從創刊號至第十一期的雜誌依單元及作者分類索引,以供讀者査閲資料參考,同時更將報導的觸角伸向了南半球。 澳大利亞,一個没有傳統綑縳的國家,其文化的發展一如南太平洋的火山活動,不斷地爆發熱力。原始與現代,在這裡盡現原色,歐洲與亞洲的影響在這裡交融,即將來台的澳洲芭蕾便是從這樣一個移民性格強烈體質中發展出來。回溯「澳芭」歷史,我們索尋到了古典芭蕾的不同流派是如何在這塊樸質的土地上著牀、融合,並向世界舞台展現她自己的姿態。同時我們也爲文介紹了芭蕾的現代流變,看現代芭蕾在二十世紀革命洪流中,在顚覆與傳統的拉鋸中,如何發展出與現代舞抗衡的新美學。 另外,在玉山山區的特富野、達邦聚落裡,隨著串串金黃小米的收成,鄒族族人們以感激的心及虔誠的祭儀表達了對天地的謝意,儀式中的歌舞不是豐收的狂歡,而是與天地的感恩對話。我們的編輯同仁們也特地親自驅車進入部落,去感受那一份豐年祭中易被人忽略的虔靜氣氛。 山巔水湄,原住民的文化在澳洲大陸因著政府的政策有了保存與創新的多樣風貌發展,而成爲澳洲文化鮮明、獨特之處,反觀台灣原
-
澳洲篇
南太平洋上重要的藝術活動
世界上最小的洲和最大的島上的唯一國家──澳大利亞,在這一波世界經濟衰退中亦不能倖免,但是透過藝術塑造國家獨特風格的觀念已深植澳洲人民心中,每年大大小小的藝術節慶有三百個。本文除認識澳洲的文化補助政策外,並簡介主要藝術節,提供讀者參考。
-
藝術之旅
原始與現代彩雕的澳洲 澳洲的表演藝術
什麼是最具有澳洲特質的表演藝術呢?從原住民的舞樂,到大衛.威廉和路易斯.諾拉的劇作,搖滾音樂,現代舞蹈,都可讓人感受到一份澳大利亞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