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Fringe Focus Taiwan, Melbourne Fringe 2021(Nicholas Robertson 攝)
特別企畫 Feature 未來,線上見! Digital Strategy

在全球封城最長的城市,放眼澳洲2024數位文化政策

2020年3月11日週三,當世界衛生組織(簡稱WHO)宣布COVID-19肺炎定調為全球大流行,位於南半球的墨爾本藝術中心(Arts Centre Melbourne)的亞太表演藝術三年展(Asia TOPA) 正要進入最後一週。

16日週一上午,來自台灣狠劇場導演周東彥做完最後一場工作坊,墨爾本藝術中心即刻宣布閉館4週,所有人都改為居家辦公。當時沒有人知道,我們之後要面對的是漫無止盡的閉館,還長達361天。即使2021年3月後曾經重新開館,5月又因為迎來第4、第5、第6次封城,再度宣布閉館,被困在這座「全球封城最長的城市」的墨爾本,我們被迫學習與病毒共存。

第一波疫情教會我們的事

將時序拉回至2020年3月的疫情衝擊,當時澳洲各大表演場館迅速翻箱倒櫃,找出自家存有的節目錄影、訪談記錄、幕後花絮及側拍,並且跟團隊購買預錄節目的播映版權,舉凡全版古典芭蕾、歌劇、戲劇經典作品,到實驗小品、親子節目及線上展覽,任何能被放上官網「數位劇場」的作品,通通先拿出來應急,爬滿了各場館的網頁,任君免費挑選享用。

隨著封城時間延長,線上節目逐漸無法再滿足觀眾,居家環境的干擾太多,鮮少有人能集中精神在線上看完一部90分鐘的作品,更何況,在電腦前下了班,還要再坐回螢幕前觀看線上演出,一分一秒都是煎熬。觀眾只要一個按鍵就能安靜下線,對作品的考驗甚是殘忍。

當時場館製作人跟藝術家對於「線上節目」的認識太少,在「數位劇場」第一波作品授權到期或播映完畢後,便開始出現了作品荒。

第一波疫情讓人學習到的是,沒有人想再看超過30分鐘播映長度的線上作品,即使免費也沒有慾望;把線上觀眾當隱形第四面牆的預錄作品,也讓人興趣缺缺;沒有配合鏡頭演出、也沒調整劇場語彙的作品,往往也很難和線上觀眾共情交流。

因為封城被迫禁錮在家中的創作者,排練時無法取得任何人的協助,線上節目只能由創作者一人獨自執行,透過鏡頭的凝視聚焦,家中也少了劇場的現場氛圍,所有的焦點都落在表演者身上,作品需要十分精煉,節奏明快,才能把觀眾牢牢捉住,表演者和觀眾只要一方失了神,線上節目很容易就被「切換追劇視窗」。

專欄廣告圖片
歡迎加入 PAR付費會員 或 兩廳院會員
閱讀完整精彩內容!
歡迎加入付費會員閱讀此篇內容
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
Authors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