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旗津白玫瑰.25紀事》
    音樂

    超越感傷的悼念的藝術

    評新古典室內樂團《旗津白玫瑰.25紀事》
  • 學習老人轉彎的隱喻

    kari utux ini pbahang 未被聽見的神靈之語

  • 孫翠鳳飾演微服出巡的「劉嘉慶」。
    戲劇(曲)

    明華園總團顛覆傳統 打造歌仔戲穿越喜劇

  • 男女主角女分別為妮娜・米娜斯揚飾演薇奧列塔(左),華裔澳洲籍男高音王亢則飾演阿弗列多(右)。
    焦點專題 Focus

    《茶花女》的當代新詮釋!2025小澤征爾音樂塾歌劇製作現場與概念全記錄

香港artmate-五月號廣告圖片
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網站導覽

PAR 表演藝術雜誌

:::
  • News藝訊
  • Preview演出
  • Feature專題
  • World國際
  • Columns專欄
  • People人物
  • Review評論
  • Focus話題
  • Choice生活
  • Video影音
  • Shop商品
  • Contents雜誌
  • Subscriptions數位全閱覽
  • Shop商品
    1. Subscribe 數位全閱覽
    2. Magazine 雜誌
    3. Book 書籍
      1. 表演藝術年鑑
      2. 在兩廳院遇見大師
      3. 兩廳院創作全紀錄
      4. 表藝文摘
      5. 達人系列
      6. NSO發現系列
      7. NSO歌劇系列
      8. 特刊
      9. 其它
    4. CD
      1. 兩廳院樂典
      2. 其他
    5. DVD
  • 廣告刊登
  • 聯絡我們
  • 會員專區
  • 繁體中文
  • 簡體中文
  • 訂閱電子報
:::

石磊

相關文章 3 篇
  • PAR表演藝術
    專輯(一)

    在現代劇場中「去豫劇化」?

    台灣的豫劇因王海玲而存在,因王海玲而出色,「王海玲」三字的意義,直等於「台灣豫劇」。在劇隊熟習於操作現代劇場的編導制度,以大場面大製作的新作行銷豫劇多年之後,作者提出「王海玲價值」的視角,期待「現代劇場」與「王海玲價值」的關係,能以「相得益彰」代替「互相的妥協與犧牲」。

    文字|郭君柔
    第126期 / 2003年06月號
  • 戲曲

    輕鬆俏皮走出「地方戲」

    本劇「輕喜劇」的風格定位,與導潢「不要思想」的獨特原則,遙相呼應,使得觀衆帶著一抹 微笑,一洗腦海中的蕪雜思慮,步出戲劇院;而擅長表現豪放粗獷、潑辣炙熱題材的豫劇, 因《秦少游與蘇小妹》一劇的演出,改變了劇種的人文色彩,走出了地理疆域的限制。

    文字|陳昕
    第109期 / 2002年01月號
  • 焦點

    帶著點書卷味的兒女情愛

    或許不少人會認為「蘇小妹」一角非王海玲莫屬,但編劇針對劇中兩個主要人物,量身修改,採取「水漲船高」的編劇手法,讓「秦少游」與「蘇小妹」各有各的表現場次與唱段,成為一齣生旦並重,可以雙掛頭牌的劇目。

    文字|張啓豐
    第107期 / 2001年11月號
免費訂閱PAR電子報,獲取更多藝文資訊!
*通過遞交此表格,即表示您接受並同意已閱讀本網站的使用條款,私隱政策和個人資料收集聲明。
:::
PAR 表演藝術雜誌
  • 關於我們
  • 聯絡我們
  • 廣告刊登
  • 電子報
  • 國家表演藝術中心
  • 國家兩廳院
  • 網站導覽
國家表演藝術中心國家兩廳院《PAR表演藝術》版權所有
©2022 Performing arts redefined. All Rights Reserved
統一編號 Tax Id number 00973926
本站所提供相關演出資訊,如有異動應以主辦單位公告為準。
服務條款 | 隱私權聲明 | 著作權聲明
通過A無障礙網頁檢測

本網站使用 cookies
為提供您更多優質的內容,本網站使用 cookies 分析技術。 若繼續閱覽本網站內容,即表示您同意我們使用 cookies,關於更多 cookies 以及相關政策更新資訊,請閱讀我們的隱私權政策與使用條款。

  • 搜尋
  • 廣告刊登
  • 聯絡我們
  •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