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末喜舞蹈劇場
-
藝號人物 People 耕耘南台灣卅年的熱血舞蹈家
廖末喜 因為熱愛,所以執著
長期深耕南台灣,作育眾多舞蹈人才的廖末喜,是創作、表演、教學三位一體的舞蹈家。從十三歲首度發表編創舞作,迄今剛好一甲子,非舞蹈科班出身的她,憑著舞蹈天賦與創作直覺,從生活周遭取材,也從文學詩詞發想,她說:「大家看我跳舞會流淚,會感動。當我創作時,若不會感動自己,這個作品也就不會感動觀眾。」無悔沉浸舞蹈六十年,正是因為對舞蹈的熱愛,所以執著。
-
節目掃描 Performance schedule
「明日的昨日」 時間與記憶的生死之舞
記憶能不能透過肢體在舞台清楚表述?看不見的時間如何在黑盒子裡被看見?意識之流的瑣碎靈光能否折射出生命的真實?南台灣長期致力於深耕舞蹈與文學的廖末喜舞蹈劇場,自二○○八年首度推出「洄游舞集」,打造召喚青年編舞家返回台南創作的平台,仍不脫文學的詩意,本次以「明日的昨日」為題,四支舞碼扣緊「時間」與「記憶」,處理的仍是古往今來無可迴避的龐大命題。 「明日的昨日」出自於《聖經》摩西,若按照字義解釋即為「今日」,但為何選擇以如此迂迴的方式表示?廖末喜說:「現代舞應該給人更多的想像空間。」每個當下被記憶的瞬間,即刻死亡,本次邀集的四位年輕創作者面對沉重的命題有各自的解讀:謝珮珊《門.框》將巨大的門放置於舞台,門的開闔成為進入與走出記憶的具體象徵;長期與舞團合作的林宜頻《二手記憶》則是透過數位運算科技,探討「記憶是如何形成」的概念性作品;喜愛旅遊的張雅婷《尋找失落的記憶》則結合旅行所拍攝的照片,讓影像成為肢體的旁白;相較於前三者的跨界嘗試,賴翃中《陌生.不陌生》則以純肢體勾勒記憶的樣貌,在身體的起落呼息間,純粹地呈現每個轉瞬即逝的片刻,乍生即死。
-
節目掃描 Performance schedule 廖末喜舞蹈劇場「洄游舞集—玫瑰」、「菅芒花開」
老將新秀接力 呈現南台灣舞蹈風情
由資深編舞家廖末喜主持的廖末喜舞蹈劇場,向以編舞家個人創作與新銳舞蹈創作者發表平台「洄游舞集」為年度兩大公演,今年分別於五月中旬、六月初輪番上陣,展現南台灣生生不息的創作力。 「洄游舞集」以不同主題展現不同時代背景的女性風貌,除了反映傳統與現代差異的強烈對比,並透過母性包容、孕育、強韌的意象,呼應「洄游舞集」兼具傳承與創新的訴求。今年的「洄游舞集玫瑰」從詩人洛夫、陳怡瑾、林建隆等以玫瑰為題的相關詩作,以及張愛玲小說《紅玫瑰與白玫瑰》取材,邀請四位新生代編舞家蔡馨瑩、林宜頻、張志雯、謝佩珊共同參與創作,藉由玫瑰的姿態與意象展現女性多種風情。 廖末喜也於臺南藝術節推出台南詩人許丙丁的台語歌謠發想創作的《菅芒花開》,展現台南人樸實、強韌的性格;並演出舊作《土匪婆》、《蛾》等同樣由文學作品改編的舞作,持續以舞蹈連結府城文風鼎盛的傳統。(鄒欣寧)
-
舞蹈新訊
《靈動運河》 舞動城市的流動記憶
每年皆有新創作演出的廖末喜舞蹈劇場,今年受台南文化中心邀請製作《靈動運河》,演出以台南運河為背景,並融入府城文化風情,透過結合多媒體的舞劇形式,為觀眾呈現出老運河的新意象。 台南運河自一九二二年開闢以來,除了負擔輸送物資的任務,也意外成為台南人情感的載體,提供精神的寄託,這曾經是台南人的驕傲;但隨著府城的繁榮熱鬧,工商迅速發展,卻使得秀麗美景不在,取而代之的是令人望之卻步的汙染,如同一個棄婦般,運河,默默地承載了城市的起落興衰,納盡了人間百態,曾幾何時,人們卻漸漸將它遺忘。 府城的歷史故事隨歲月光影照映於河上,人文風景在粼粼波光中閃耀,這是台南人的心靈安歇處,《靈動運河》用舞蹈將這條生命之河的「靈、氣、韻、動」活躍於舞台上,以靈動的肢體與投射場景帶領觀眾進入運河的情感記憶中,並喚起對環境的珍視,舞出城市靈魂之美。
-
舞蹈新訊
《越界的女人》 再現葉陶的不凡人生
台南的廖末喜舞蹈劇場作品向來關注女性在社會中受到的限制與自由,透過改編多位歷史上的女性生平為舞蹈,表現不同時代的女子如何尋求突圍。楊逵之妻葉陶便是代表性的例子。再度改編葉陶生平,這次《越界的女人》由林宜頻編創,自「葉陶一生就是一連串的的跨界之旅」呈現不同面向:揚棄裹腳布,跨越身體的文化疆界;走出家庭牆限,跨越女性生活空間的疆界;走進知識的殿堂,跨越思想的疆界;走入街頭與監獄,跨越社會實踐的性別疆界;誓死如歸,跨越生與死的俗世疆界。在傳統與現代交界的時代裡,葉陶憑著勇於挑戰生命的特質,不斷地跨越疆界,體現了無限的生命動能,更成為台灣社會史上「新女性主義」的典範。 作品也結合科技技術光雕投影與動畫,讓平面的牆或固有的建築物變得更加立體,藉由投射畫面改變實體面貌,而互動展演讓觀眾、舞者、影像與實體建築之間產生多變的視覺對話。
-
舞蹈新訊 廖末喜舞蹈劇場
洄游舞集訴說「嫁」心 《海翁》舞動府城風情
廖末喜舞蹈劇場自二○○八年開始,每年均邀請南部的舞蹈工作者參與新銳人才培育計畫「洄游舞集」。主題取自文學、歷史文化,並以女性為主體,表現各時代的台灣女性風貌。今年則以「嫁」為題,探討婚姻議題,由三支舞串成,分別從傳統制度、生命事件與情感經營切入,呈現「嫁」在生命中的轉折與悸動。 編舞者林宜頻創作《雙棲》,圍繞「冥婚」為主題,她認為這個儀式背後蘊藏了淒美的情感,包括父母親對孩子思念,以及失去情人後仍選擇繼續相愛的方式。蔡馨瑩的《without her》來自編舞者的生命經驗,面對摯友遠嫁帶來的心理衝擊為靈感,採第三者的角度,以獨舞方式呈現,將「嫁」視為一個生命事件,訴說成長過程裡各個重要關卡,其中還運用大量文字語彙。謝杰樺的《速食愛情》喻含無法清楚了解的危險關係與盲目的愛情。 除了《洄游舞集─嫁》之外,廖末喜舞蹈劇場還獲選為臺南國際藝術節「城市舞台」的表演活動,推出《海翁》。題目靈感來自府城外海由一連串濱海沙洲組成,從海平面看來,就像一群鯨魚(海翁)在海上嬉戲。《海翁》融入大量的府城歷史文化與地理背景,舞者將舞出濃濃的府城風味,其中春夏之交台江內海與大洋交會激盪的美景,七股鹽田風光,鷺鷥、漁孃與紅樹林等生態景觀,都將化成舞蹈畫面。
-
節目掃描 Performance schedule 廖末喜舞蹈劇場
舞詩不絕 《飄》再現經典
在南台灣持續經營文學與舞蹈相遇創作的廖末喜舞蹈劇場,自二○○二年推出第一部舞詩作品《台灣詩歌的舞蹈漫步》後,每年亦以穩定頻率推出系列作品,並邀請不同編舞家以南台灣詩人創作進行舞蹈編製,近年並獲得李敏勇、利玉芳等詩人對於文學題材的啟發,從而使舞蹈與文學、詩結合的製作展演形態更趨完整。○八年起更與崑山科技大學藝文產業創新育成中心透過產官學的合作,將詩、舞、樂結合影像科技呈現,賦予舞詩不同的面貌。 今年,舞團延續去年將既往舞詩系列選粹演出,再次從歷年經典舞作中精選四首作品《飄》(陳秀喜詩作/蔡秀貞編舞)、《三位一體》(李魁賢詩作/賴翠霜編舞)、《向婆嚎海》(利玉芳詩作/卓庭竹編舞)及《小鬼湖之戀》(魯凱族傳說/胡民山編舞),以情愛為主軸,體現人與人、人與自然、人與環境間面貌迥異而濃烈的情感。舞作加上視覺藝術、影像科技等創新元素再製改編,延伸創作思維的廣度之餘,也讓當代科技賦予作品新風情。
-
舞蹈新訊
《洄游舞集─流浪女》 舞出漂泊不歇的女工群像
根植南台灣的廖末喜舞蹈劇場,以「洄游舞集」系列串聯起舞蹈與土地、文學的深度對話。過往曾將葉石濤短篇小說、作家楊逵之妻葉陶與鍾理和之妻鍾台妹生平改編為《紅鞋子》、《土匪婆》、《台妹》等舞作,今年邁入第四回合,延續改編文學的脈絡與對女性身分的關注,以擅長描繪小人物血淚的楊青矗之作《工廠女兒圈》為藍本,編創出《流浪女》,由四位編舞者以肢體呈現台灣經濟起飛時代的邊緣女性樣貌,也賦予今昔對照下,女人心事的同與不同。 楊青矗的原著以六○年代的加工廠女工為主角,描繪出工業時代中,前仆後繼進入工廠成為小齒輪的女人們,如何在日復一日的作業流程中,將自己的青春年華換算為金錢收入,貢獻給己身所出的家族,從而為台灣形塑今日富裕社會的雛形。在文學評論家彭瑞金的建議下,洄游舞集突破過去以舞描述文學女性的風格,選用這個市井小民為主角、具時代與社會意義的小說,由林宜頻、謝杰樺、李柏金、王乙航選取書中〈鄉下來的流浪女〉、〈昭玉的青春〉、〈跋起飛的年代〉等段落,呈現出女工離鄉背景的徬徨、不同性格的女子情誼、工作的辛酸和對未來的盼望運用數位媒體與舞者的肢體舞動,賦予原作跨越時間的當代意涵。
-
舞蹈 廖末喜舞蹈劇場 與詩共舞第六年
「鸚舞」 傳演人與大自然的互動
廖末喜舞蹈劇場的舞詩系列進入第六年,今年主題放在繽紛多彩、人與大自然共棲的島嶼文化,由舞蹈家廖末喜和詩人利玉芳共同精選多首詩作,編舞家廖末喜、李名正、卓庭竹、賴翠霜、董桂汝編織入舞,展現詩作中人與人、人與魚鳥獸間的互動共鳴。
-
即將上場
廖末喜舞蹈劇場《舞祭》
廖末喜舞蹈劇場推出年度公演《舞祭》。全新創作的節目將結合蔡瑞月、廖末喜、胡民山、蘇子毓等老、中、青三代的編舞家共同創作,演出《舞祭》、《背影》、《沙漠》等舞碼。 其中,廖末喜將在《舞祭》的作品當中,以迎接新世紀的心情,用舞蹈來追思過往的悲傷與喜樂。而每齣舞作均將以詮釋時間與空間的交錯,來傳達生命的悸動與展望。
-
即將上場
廖末喜舞蹈劇場演出「緣之舞II土之香、河之流」
廖末喜舞蹈劇場今年年末將以「綠之舞I──土之香、河之流」來延續去年「綠之舞」的精神及內涵,並將對台灣這塊土地的疼惜展現在演出的舞碼之中。舞碼包括《浪漫的靑春》、《悲情運河》及《鳴沙山之舞》。《浪》將呈現出少男少女在運河河畔載歌載舞的歡樂靑春氣息;《悲》則將呈現出因都市發展、人口膨脹而遭受破壞的運河的悲慘面貌。
-
即將上場
廖末喜舞蹈劇場全國巡迴舞展綠之舞
飛躍八六至飛躍九六舞展,十年不算短的時間,今年廖末喜舞蹈劇場在舞蹈創作藝術上預計以「綠之舞」作爲邁向另一個新紀元的開始,並將它獻給愛這片土地的每一個人,以「綠」的心靈環保課題,表達對社會的關懷。此次演出的舞碼有:《生命的綠洲》、《荷葉與紅蓮》、《女兒魂》、《咱們的心聲》、《網與惘》、《藍與白》。
-
台前幕後
飛躍舞蹈二十五年
廖末喜這位非科班出身的編舞者,以鄕土與多元藝術結合躍上舞台,舞出自己對藝術的執著。
-
即將上場
廖末喜舞蹈劇場《飛躍九六》
截至今年的《飛躍九六》爲止,廖末喜舞蹈劇場已邁入第十週年。今年以關懷本土文化、社會生態轉變爲主題,將台灣百年來社會人文的演變透過舞蹈詮釋。分別以《前塵今世》、《想起》、《蕃著的憂鬱》、《縱使我走過死蔭的幽谷》、《藍與白》等各具特色的舞碼呈現,由廖末喜、胡民山、洪淑玲、陳莎莉等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