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婆羅多舞
相關文章 3 篇
-
封面故事 Cover Story
回到源頭 尋找現實的啟示
國際劇壇知名的跨文化大師彼得.布魯克與亞莉安.莫虛金,都曾向印度傳統表演請益,並深入當地汲取靈感,融入自己的創作之中。前者以九小時的巨構規格搬演印度史詩《摩訶婆羅達》,為此花了十年準備,並數度帶團隊深入體驗印度文化。後者則學習印度傳統表演形式,轉化運用在莎劇或希臘悲劇的表演上,或以印度人文精神反思當代世界。恆河文明讓劇場創作者重新思考文化的本質、找回舞台表演的核心價值與創作的無限潛能,充滿承先啟後的能量。
-
特別企畫 Feature
和大地共存於永恆的時間中
香卓里卡並不採用太多的舞台裝置,極簡的舞台強調出以舞者為中心的編舞美學,加上她特有的女性編舞意識,結合許多印度哲理資產,發展出哲學的、女性的、音樂的、印度的、更是香卓里卡的舞蹈。
-
印度舞
爲神而舞 印度的古典舞蹈
和許多古老的文化一樣,印度的音樂、舞蹈和藝術最初都和神話及宗敎息息相關。幅員廣大、人種衆多的印度自然有許許多多的舞蹈,一般可以粗分爲古典、民間和部落(即少數民族)三大類。記載最詳,傳播最遠,而被公認最具代表性及藝術性的是古典舞,即:南方的婆羅多、西南的卡塔卡利、北方的卡塔克和東北的曼尼普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