禪武不二
-
稿藝術LETTERS FROM AUDIENCE
優人神鼓《禪武不二》 觀後感
第一次全家進入國家音樂廳是二○○四年,中央研究院院方邀請院士觀賞表演節目,我們員工及眷屬去沾光。看的表演就是「優人神鼓」,一家三代看得拚命鼓掌。尤其家中兩個青少年佔位置之利,在第一排看到擊鼓的優人表情及汗水。回家後仍深受感動,除了討論外,還大玩 PS2 太鼓達人遊戲。 就是因為曾經看過「優劇團」表演及其簡介,今年加入兩廳院之友後,就時常注意節目表,四月底看到六月初《禪武不二》節目預購,就馬上訂位。 《禪武不二》整個表演劇情、舞台設計、鼓聲、少林武功和深深的禪機,又讓我們度過一個美好的夜晚。雖然少林功夫弟子是主要演員,擊鼓者大多在幕後,好像看「優劇團」擊鼓看得不夠過癮。但是,這種全新的舞台組合加上文化意涵,除了應該在向國人推薦,更值得推銷到全世界。 後來讀到《表演藝術》雜誌幕後介紹:「從去年冬天到今夏,編導劉若瑀和作曲黃誌群六進六出河南嵩山進行排練,擁有最多少林功夫弟子的『少林寺武術館』,終於準備和優劇團推出《禪武不二》。」還有劉編導給少林功夫弟子的一封信,兩篇文章都道出兩岸合作的不易和藝術工作者的用心辛勞。 感謝兩廳院安排這麼精采的節目,也希望「優劇團」如雲門舞集一般,走出台灣,在世界舞台發光。 台北市 吳永芳 中央研究院員工 《禪武不二》大哉問 當布幕升起之前,你會問自己:「何謂禪?何謂武?」,而這也將是整場演出的課題,落幕之後仍須自我延續的問題。 同樣,「優人神鼓」以向來直擊入心的律動與鼓聲開啟這項大題目的發問,並實驗性地邀請少林眾武僧助拳,其中的開創性令人激賞,因為這項發問難以言喻,無從解決,只可由鼓聲、肢體和對白架構出該情境下可能的發問方向。 但若反問身為觀眾,參與設問的我感動何來?我的回答是每份感動絕對來自於以生命引動的鼓聲及人與鼓間的精練關係,而非對白中套上某類語句公式(「X既是X,但也不是X」)的偈語來代表所謂的禪意,更非情節中安排「少林功夫加唱歌跳舞」強調武髓如此簡單。 大哉問得繼續,「優人神鼓」也將邁向下一場試練。不過對於《禪武不二》命題的回應或許早已蘊含
-
特別企畫 Feature
台灣的禪與中國的武
當新店老泉山上的擊鼓優人 遇上河南嵩山的少林弟子 會激拼出什麼樣的火花? 當台灣的「禪」遇上中國的「武」 會在舞台上創造怎樣的劇場風景? 六月初 「優人神鼓」與「少林寺武術館」合作的《禪武不二》 就要推出這樣的組合,乍看下令人覺得匪夷所思 但如果深究其淵源 又似乎從千年前的達摩祖師便已種下如此因緣 除了邀請優人神鼓藝術總監劉若瑀與 優人文化藝術基金會執行長李立亨撰文 娓娓道來優人與少林寺結緣及一起排練的種種 本刊也特地邀請與劉若瑀為紐約大學前後期校友 同樣關注中國武術與藝術的電影導演李安 與劉若瑀越洋連線 對談兩人的相識及對彼此的重要影響
-
特別企畫 Feature
從紐約到回家之路
這天一大早,一身棉衣的,打鼓的劉若瑀就來到雜誌社辦公室裡 「啊!好久沒見到李安了。」 李安當年認識的是演戲的劉靜敏。八○年代初,劉靜敏還在演藝界,是蘭陵劇坊一炮而紅的「荷珠」,主持兒童節目、演文藝電影片,為了讓蘭陵劇坊更好,她塞了三雙高跟鞋在行李裡,紅塵滾滾飛去紐約,認認真真地想做個偉大的女演員。李安改變了她的戲路。 李安算是劉靜敏在紐約大學的學長,李安學電影,劉靜敏學表演,在李安「不計成本」的畢業製作裡,當時台灣金鐘獎得主的劉靜敏免費當他的女主角。這位學長介紹劉靜敏去上感官記憶的劇場訓練課程,學習新的表演方法;英文還很破的劉靜敏,不到一年便一舉考上向來注重英文咬字行腔的紐大表演系。 在表演系,劉靜敏接觸了果托夫斯基的貧窮劇場;從貧窮劇場,她的表演路回到了劇場與原始人文關係的思考。 劉靜敏丟掉了高跟鞋,真真實實地踏在土地、自然裡去尋找身體內在的動能。一九八七年,她在木柵老泉山上成立了優劇場,她和團員們跑山、練氣、打太極,後來走全省、走印度、走到西藏;她的劇場之路從西藏回來之後,走的路越來越遠,卻離自己的文化越來越近。一九八八年,劉靜敏創立優劇場,從此展開一條漫長的東方身體文化的修練與實踐之路。 她褪去了劉靜敏,變成了打鼓的劉若瑀。和李安在越洋電話裡的長談,讓打鼓的劉若瑀想起在紐約的「劉靜敏」,劉若瑀眼眶泛紅,自責怎麼忘記了如此重要的生活過程,關鍵地影響了後來的生命發展;「紐約經驗幫我們開了一扇門,打開門之後深入進來,原來自己的東西在裡面。」
-
特別企畫 Feature
少林三季
武俠小說中的「少林寺」高手如雲,電影電視中的少林寺有情有義,真實的少林寺則遊人如織。那麼,舞台上的少林寺呢?琉璃瓦的廟頂,是否必然出現?朗朗誦經聲,是否應該不斷?武林秘笈的追逐,是否必不可少?又或者,紅男綠女的貪嗔痴在所難免?持續關注武術的身體,擊鼓的能量,與靜坐的心靈融於一爐的「優劇團」,去年終於得到機會,跟中國武術正宗得到正面接觸的機會。從去年冬天到今夏,編導流若瑀和作曲黃誌群六進六出河南嵩山進行排練,擁有最多少林功夫弟子的「少林寺武術館」,終於準備和優劇團推出《禪武不二》。當中國的「武」和台灣的「禪」,在舞台上的少林寺相遇,究竟會在國家劇院,創造出怎樣的劇場風景呢?
-
特別企畫 Feature
你們每一個人都值得被付出
《禪武不二》是禪也是武,非禪也非武,少林武術館和優人神鼓的結合,乍看是一個武台上的創舉,但可能更是尋找我們自己不足的機會,在炫麗的舞台燈光佈景和觀眾的掌聲背後,我們可以一起低下頭深思一下嗎?歷史給了我們目標,但射擊者將箭往哪設呢?回歸禪的本意,回到無心的目地,《禪武不二》才能走出武藝的輪迴,直指你我生命價值的核心。
-
達人推薦
優人加少林寺,精采可期
看《功夫》的電腦特效過癮之餘,許多人懷念起胡金銓電影的紮實功架。優劇團《禪武不二》居然找來眾多少林子弟合作,在舞蹈界一片取法武術來型塑「東方人身體」的潮流中,「優」的旗幟鮮明。也如同胡金銓的電影,「禪」的體悟是自由心證,「武」的美感和趣味卻無可假借,精采可期。 近年實驗劇場的「新點子劇展」致力於開拓新領域,成績亮眼。金枝演社《All in One:三合一》由三位質地迥異的小劇場資深演員分進合擊,大玩特玩;西田社戲曲工作室則結合崑曲和現代劇場概念,若是錯過導演戴君芳入選台新年度十大的《柳‧夢‧梅》,這個月的《情書》當可一窺究竟。 今年南風、明年果陀,不約而同都將推出名劇《六個尋找作者的劇中人》,但規模大不相同。南風的小劇場版本將於本月南北三地先行上陣,執導者是相當富有潛力的南台灣導演陳德安。記得我坐在國家劇院的二樓前排看DV8時,頻頻因燈光太暗、細節太遙遠難辨,而陷入晃神狀態。那時,我多麼希望能在小劇場看這齣戲。南風選擇狹小的空間把觀眾帶進皮藍德婁真實與虛構的辯證當中,坐在最後一排的觀眾都保證比國家劇院的第一排還近。我希望,這回可以好好體驗一次身歷其境的感受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