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搜尋
  • 廣告刊登
  • 聯絡我們
  • 會員專區

PAR 表演藝術雜誌

  • News藝訊
  • Preview演出
  • Feature專題
  • World國際
  • Columns專欄
  • People人物
  • Review評論
  • Focus話題
  • Choice生活
  • Video影音
  • Shop商品
  • Contents當期雜誌目錄
  • Online News官網限定報導
  • Shop商品
    1. Subscribe 數位全閱覽
    2. Magazine 雜誌
    3. Book 書籍
      1. 在兩廳院遇見大師
      2. 兩廳院創作全紀錄
      3. 表藝文摘
      4. 達人系列
      5. NSO發現系列
      6. NSO歌劇系列
      7. 特刊
      8. 年鑑
      9. 其它
    4. CD
      1. 兩廳院樂典
      2. 其他CD
    5. DVD
  • 廣告刊登
  • 聯絡我們
  • 會員專區
  • 繁體中文
  • 簡體中文

周華健

相關文章 4 篇
  • 知名音樂人李宗盛將在「2019上海國際音樂劇節」推出音樂劇製作。
    上海

    音樂劇成香餑餑 各路「音」雄逐鹿滬上

    中國的音樂劇蓬勃發展,而上海更成為中國音樂劇演出市場中,營運體量最大、市場活力最強的城市,在此勢頭下,上海宣布三月起舉辦首屆「2019上海國際音樂劇節」,包含展演、論壇等多項活動將貫穿一整年,台灣流行樂大咖如李宗盛、周華健,香港劇場名導林奕華均有作品參與,各路「音」雄逐鹿滬上,為音樂劇今後的產業化發展,提供了各種可能。

    文字|李翠芝
    第315期 / 2019年03月號
  • 《蕩寇誌》再度邀來上海戲曲學院的演員,除了熱鬧精采的武打場面,更融入大量的文戲身段,展現主角複雜的情緒轉折。
    編輯精選 PAR Choice

    水滸演到最終回 是英雄歸途或末路?

    由當代傳奇藝術總監吳興國、作家張大春和音樂人周華健攜手合作的《水滸108》系列製作,從《上梁山》、《忠義堂》到這次將演出的《蕩寇誌》,以華麗造型、繁複影像加上搖滾曲風,打造了「搖滾京劇」新品種。《蕩寇誌》敷演《水滸》七十二回至一百廿回,英雄開始尋找自己的歸宿,人在江湖,終歸何方?朝廷招安、體制收編,是歸途還是末路?

    文字|廖俊逞
    第264期 / 2014年12月號
  • 《忠義堂》以忠義堂排座次開場,結束在眾英雄吃菊花宴,時空永遠聚焦在忠義堂,開頭也是結尾。
    戲曲

    吳興國、張大春、周華健 二度混搭上梁山

    繼○七年結合搖滾、嘻哈、流行等時尚視聽元素、敷演《水滸傳》首卅回的《水滸108》,應今年香港藝術節之邀,吳興國、張大春、周華健再度攜手上梁山,打造續集《忠義堂》,以蒙太奇手法拼接第卅一到第七十一回的《水滸傳》,狂飆能量風靡了香港藝術節,也顛覆了京劇的刻板印象。這次回台,將展現比○七年「美學更精練,形式更大膽」的演出。

    文字|廖俊逞
    第222期 / 2011年06月號
  • 《水滸108》是一場由傳統說唱、傳統京劇和流行搖滾所建構出來的新表演形式。
    戲曲

    當代傳奇的「暴」發力

    《水滸108》安排以純傳統的京劇唱腔與文武場演出,立刻銜接電音搖滾樂和搖滾舞蹈,再配上搖滾節奏的彩色燈光。這中間沒有漸進式的流轉脈動;沒有從傳統到現代的進階過度,讓觀眾的情緒快速跨越時空,經過跳躍式的轉換,而產生勁「暴」的效果。

    文字|施德玉
    第179期 / 2007年11月號

免費訂閱PAR電子報,獲取更多藝文資訊!

*通過遞交此表格,即表示您接受並同意已閱讀本網站的使用條款,私隱政策和個人資料收集聲明。
PAR 表演藝術雜誌
  • 關於我們
  • 聯絡我們
  • 廣告刊登
  • 電子報
  • 國家表演藝術中心
  • 國家兩廳院
國家表演藝術中心國家兩廳院《PAR表演藝術》版權所有
©2022 Performing arts redefined.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站所提供相關演出資訊,如有異動應以主辦單位公告為準。
服務條款 | 隱私權聲明 | 著作權聲明

本網站使用 cookies
為提供您更多優質的內容,本網站使用 cookies 分析技術。 若繼續閱覽本網站內容,即表示您同意我們使用 cookies,關於更多 cookies 以及相關政策更新資訊,請閱讀我們的隱私權政策與使用條款。

  • 特別企畫 Feature

    思啊想啊起——滄桑中綻放的旋律

  • 特別企畫 Feature

    艾芙琳.葛蘭妮:以多重感官,打開世界的多元聆聽可能

  • 特別企畫 Feature

    蕭煌奇:記憶、練習與模仿,作為建構視覺的方法

  • 職人的圖鑑

    布景彩繪:客製化的空間打造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