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搜尋
  • 廣告刊登
  • 聯絡我們
  • 會員專區

PAR 表演藝術雜誌

  • News藝訊
  • Preview演出
  • Feature專題
  • World國際
  • Columns專欄
  • People人物
  • Review評論
  • Focus話題
  • Choice生活
  • Video影音
  • Shop商品
  • Contents當期雜誌目錄
  • Online News官網限定報導
  • Shop商品
    1. Subscribe 數位全閱覽
    2. Magazine 雜誌
    3. Book 書籍
      1. 在兩廳院遇見大師
      2. 兩廳院創作全紀錄
      3. 表藝文摘
      4. 達人系列
      5. NSO發現系列
      6. NSO歌劇系列
      7. 特刊
      8. 年鑑
      9. 其它
    4. CD
      1. 兩廳院樂典
      2. 其他CD
    5. DVD
  • 廣告刊登
  • 聯絡我們
  • 會員專區
  • 繁體中文
  • 簡體中文

閒置空間

相關文章 5 篇
  • PAR表演藝術
    特別企畫 Feature

    鬆綁表演空間

    最近,台北市政府舊大樓的再利用,以及市政府有意釋出台北市市產中「閒置空間」的問題,引起了敎育界與美術界的廣泛討論。 而相對於表演藝術界而言,表演及排練場地的不足也早已是存在、且困擾不已的問題。在面對這些市府有意釋出「閒置空間」之際,表演藝術界的態度到底如何呢? 不像國內目前的表演場地大多屬於公家,且多是五、六百人以上的大劇場。在紐約,許多「廢棄空間」被再利用而轉化成一、二百人的小劇場,造就了紐約多元表演形態的發展。 有別於表演團體、個人及觀衆的來去沈浮,一座有歷史、有風格的劇場在文化上及歷史上所能產生的累積與沈澱作用,絕對不容我們小覷。 紐約劇場界如何轉化廢置空間成爲表演空間,以及他們如何經營,這都是我們在今天討論閒置空間再利用時値得借鏡的。

    文字|本刊編輯部
    第32期 / 1995年06月號
  • PAR表演藝術
    特別企畫 Feature

    N.Y.把No變成Yes的地方探訪紐約劇場利用與經營

    誰說劇場一定得是新蓋的建築物?誰說劇場一定得管盡音樂、戲劇、舞蹈變成名爲「樣樣通」、實爲「樣樣鬆」的「綜合性藝術中心」呢?紐約,這個多元化的世界表演藝術重鎭就擁有不少由閒置空間轉化爲「專題化」劇場的成功例子。然而,擁有硬體並不保證「軟體」就會跟着出現。關於紐約這類由閒置空間轉化成的劇場,他們是如何經營、如何找錢、如何找藝術家,進而形成他們自己獨特的劇場風格?本刊特至紐約探訪私人劇場的利用與經營。

    文字|本刊編輯部
    第32期 / 1995年06月號
  • 「希望舞池」演出現場,台上八十個舞者台下兩百五十個觀眾,打破觀演距離,泳池變舞池。
    話題追蹤 Follow-ups

    讓泳池變舞池 讓藝術在社區萌芽

    自三月開始營運的「台北試演場」,在臺北表演藝術中心籌備處主任王孟超的策劃下,不僅活用了閒置空間,也讓台北終於有了可以將舞台布景等比例搭建試演的排練場。除了硬體,他更期待以此為據點,與社區展開互動。開幕當天,王孟超規畫了「希望舞池」的演出,由資深舞者暨編舞家吳義芳帶領四位年輕編舞家楊乃璇、董怡芬、余彥芳、陳彥斌,讓泳池變舞池,觀者舞者一同敞泳。

    文字|陶維均
    第280期 / 2016年04月號
  • PAR表演藝術
    專欄 Columns

    期待「閒置空間」再生下的劇場空間

    多年來我們對劇場建築的偏頗發展,形成「重大輕小」的面貌。這時節通過「閒置空間」的釋放,使空間得以做新的衍伸,使表演藝術得以有機會做新的詮釋。這一個舉措,在浮面上看,也許覺得只是去增加一些表演的場所而已;如果能往深層一點去探究,就會察覺到,它對整體的表演藝術發展,是會有很大的影響。

    文字|聶光炎
    第103期 / 2001年07月號
  • 台北市政府舊大樓究竟要怎麼利用?引發了藝文界一連串的討論。
    特別企畫 Feature

    讓台北閒置空間「甦活」起來!

    最近,由於台北市舊市府大樓的再使用問題,引發了大家對台北市「閒置空間」如何利用感到關切。拿舊市府來說,有人建議改爲「台灣文化館」;有人建議闢爲畫家的藝術村;有人認爲應該提供給場地不足的表演團體;有人呼籲應該讓「建成國中」原地復校。不管衆說如何紛紜,「市民空間」意識抬頭是不爭的眞實。究竟台北市的「閒置空間」該如何運用?表演藝術團體對「閒置空間」又是如何思考呢?

    文字|江世芳
    第32期 / 1995年06月號

免費訂閱PAR電子報,獲取更多藝文資訊!

*通過遞交此表格,即表示您接受並同意已閱讀本網站的使用條款,私隱政策和個人資料收集聲明。
PAR 表演藝術雜誌
  • 關於我們
  • 聯絡我們
  • 廣告刊登
  • 電子報
  • 國家表演藝術中心
  • 國家兩廳院
國家表演藝術中心國家兩廳院《PAR表演藝術》版權所有
©2022 Performing arts redefined.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站所提供相關演出資訊,如有異動應以主辦單位公告為準。
服務條款 | 隱私權聲明 | 著作權聲明

本網站使用 cookies
為提供您更多優質的內容,本網站使用 cookies 分析技術。 若繼續閱覽本網站內容,即表示您同意我們使用 cookies,關於更多 cookies 以及相關政策更新資訊,請閱讀我們的隱私權政策與使用條款。

  • 戲劇(曲)

    秀琴歌劇團《鳳凰變》+真快樂掌中劇團《壵》 傳統X新編X前衛三位一體

  • 其他

    輕鬆投件拿10萬! 廣藝「雲舞台獎」盼成為表演藝術線上化推手

  • 音樂

    殷巴爾重磅回歸 以經典樂曲回應國際局勢

  • 戲劇

    想笑就笑吧,走進假的園區來場真實的交流

    《泰雅文創精神劇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