閒置空間
-
話題追蹤 Follow-ups
讓泳池變舞池 讓藝術在社區萌芽
自三月開始營運的「台北試演場」,在臺北表演藝術中心籌備處主任王孟超的策劃下,不僅活用了閒置空間,也讓台北終於有了可以將舞台布景等比例搭建試演的排練場。除了硬體,他更期待以此為據點,與社區展開互動。開幕當天,王孟超規畫了「希望舞池」的演出,由資深舞者暨編舞家吳義芳帶領四位年輕編舞家楊乃璇、董怡芬、余彥芳、陳彥斌,讓泳池變舞池,觀者舞者一同敞泳。
-
專欄 Columns
期待「閒置空間」再生下的劇場空間
多年來我們對劇場建築的偏頗發展,形成「重大輕小」的面貌。這時節通過「閒置空間」的釋放,使空間得以做新的衍伸,使表演藝術得以有機會做新的詮釋。這一個舉措,在浮面上看,也許覺得只是去增加一些表演的場所而已;如果能往深層一點去探究,就會察覺到,它對整體的表演藝術發展,是會有很大的影響。
-
特別企畫 Feature
鬆綁表演空間
最近,台北市政府舊大樓的再利用,以及市政府有意釋出台北市市產中「閒置空間」的問題,引起了敎育界與美術界的廣泛討論。 而相對於表演藝術界而言,表演及排練場地的不足也早已是存在、且困擾不已的問題。在面對這些市府有意釋出「閒置空間」之際,表演藝術界的態度到底如何呢? 不像國內目前的表演場地大多屬於公家,且多是五、六百人以上的大劇場。在紐約,許多「廢棄空間」被再利用而轉化成一、二百人的小劇場,造就了紐約多元表演形態的發展。 有別於表演團體、個人及觀衆的來去沈浮,一座有歷史、有風格的劇場在文化上及歷史上所能產生的累積與沈澱作用,絕對不容我們小覷。 紐約劇場界如何轉化廢置空間成爲表演空間,以及他們如何經營,這都是我們在今天討論閒置空間再利用時値得借鏡的。
-
特別企畫 Feature
N.Y.把No變成Yes的地方探訪紐約劇場利用與經營
誰說劇場一定得是新蓋的建築物?誰說劇場一定得管盡音樂、戲劇、舞蹈變成名爲「樣樣通」、實爲「樣樣鬆」的「綜合性藝術中心」呢?紐約,這個多元化的世界表演藝術重鎭就擁有不少由閒置空間轉化爲「專題化」劇場的成功例子。然而,擁有硬體並不保證「軟體」就會跟着出現。關於紐約這類由閒置空間轉化成的劇場,他們是如何經營、如何找錢、如何找藝術家,進而形成他們自己獨特的劇場風格?本刊特至紐約探訪私人劇場的利用與經營。
-
特別企畫 Feature
讓台北閒置空間「甦活」起來!
最近,由於台北市舊市府大樓的再使用問題,引發了大家對台北市「閒置空間」如何利用感到關切。拿舊市府來說,有人建議改爲「台灣文化館」;有人建議闢爲畫家的藝術村;有人認爲應該提供給場地不足的表演團體;有人呼籲應該讓「建成國中」原地復校。不管衆說如何紛紜,「市民空間」意識抬頭是不爭的眞實。究竟台北市的「閒置空間」該如何運用?表演藝術團體對「閒置空間」又是如何思考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