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世紀,天使隱藏人間
-
特別企畫 Feature 聶光炎及其後:台灣當代技術劇場的演替
四組關鍵字,解析台灣技術劇場演進史
聶光炎所參與的劇場時代,不僅見證台灣藝術文化起飛的黃金盛世,也標記著技術劇場的飛躍成長。隨著文化展演場館紛紛設立,不僅表演團隊和演出作品的質量並進,劇場軟硬體需求亦大幅提昇,若從台前的編導演轉向幕後的舞台燈光技術,我們將如何循著技術劇場的演進路徑,拼出台灣劇場史的新視角、新領域?技術劇場的實踐如何參與表演藝術美學和觀演關係的形塑和改變?以下試從聶光炎展覽提取、歸納出4組關鍵字詞,呈現「從技術劇場視角測繪台灣劇場史」的發展過程,也期待勾引出更多同好,一起展開台灣技術劇場史的基礎建構工程。 關鍵字1:從「#手繪」到「#電繪」 上個世紀的舞台設計以手繪布景為主,優秀的繪景師除了得準確依循舞台設計師的設計圖呈現,需掌握油畫、水彩畫、國畫這3種技巧,還得練就一手毛筆字方能於布景題字。繪景師既要工筆寫實,也得抽象寫意,更得配合舞台設計師的特殊風格,例如,劇場設計家聶光炎為了讓舞台空間感更為立體,在構思布景時,常身兼燈光設計師的他會將光源納入圖像構成的元素。至於燈光設計師則須考慮布景的光源,如何讓景深更突出,創造出更豐富細緻的光影層次。 早年沒有相關科系,舞台繪景皆為師徒制,學徒跟著師父邊看邊學,幫師父代筆直到獲得認可。從事舞台和電影美術的顧毅來台後在政戰幹校戲劇組授課,學生王以昭和聶光炎可說是台灣第一代具備專業劇場繪景能力者;成立於1980年代的「景翔舞台設計公司」,則由王以昭大弟子吳國清、台灣木工第一把交椅王家全(人稱「王班長」)和服裝設計師林璟如等人共同成立。在那個電腦還不盛行的年代,舞台設計師將草圖交予繪景師,繪景師以等比放樣,繪製大尺度的舞台布景。手繪布景費時費工,趕工時需召集能手,將偌大的布景鋪設於在數個籃球場大的空地上,眾人在烈日曝曬下一筆一畫完成。 克雷格(Edward Gordon Craig)和阿匹亞(Adolphe Appia)帶來20世紀歐美劇場設計觀念的革新,也影響了台灣。在1970年代和基督團契合作演出時期,從作品劇照中可以發現聶光炎對舞台設計的思考逐漸從「平面化」轉向「塑形立體」,從寫實走向抽象與象徵,例如以雕塑概念運用幾何、塊狀造型,讓舞台更具三
-
特別企畫 Feature 他們眼中的聶光炎
賴聲川:在進退之間自由互動,一如爵士靈魂的相遇
採訪 古碧玲、劉培能 訪談開始,賴聲川導演一下子彷彿陷入時光隧道的回憶中許久,然後突然甦醒。他娓娓說著:「剛開始做劇場的時刻十分珍貴,因為一開始的選擇會影響後續所有的發展。」 當時台灣劇場界缺乏編劇、導演、專業演員,但他記得70年代大學時期曾看過劇場開拓者張曉風與基督教藝術團契的《嚴子與妻》。當時雖然完全沒接觸過劇場,卻能深刻地感受到舞台設計的專業性,及燈光的巧妙運用。他心想:「台灣居然有如此專業的舞台設計和燈光設計,實在太了不起了!」當然,他對男主角金士傑也印象深刻。
-
表演.映象 STAGE & SCREEN
同志劇場史詩 螢幕精采再現
《美國天使》以「幻想曲」的形式,探討美國社會中同性戀以及相關內容,讓觀眾看到二十世紀末保守主義再現的世界。今年《美國天使》DVD將登陸台灣,在這部有艾爾‧帕西諾、梅莉‧史翠普、艾瑪‧湯普遜等大牌跨刀的影集中,台灣觀眾終於有機會一賞這部傳奇劇作的電視版。
-
特別企畫 Feature
表演工作坊二十週年作品里程碑
《那一夜,我們說相聲》 一九八五年創團大戲《那一夜,我們說相聲》,使得實驗中的台灣劇場開花結果,並與大眾文化接軌,讓劇場從默默無聞,一夕之間成為顯學,變成主流的文化活動,也是表坊最早出國巡迴的演出;自此「相聲系列」也成了表演工作坊的招牌系列。(表演工作坊 提供) 《暗戀桃花源》 一九八六年的《暗戀桃花源》,建立起表坊的忠實觀眾群,這齣戲拼貼古裝與時裝,喜劇與悲劇,真實與扮演,交錯又同時地發生在同一個舞台上,這種錯置也成了表坊常用的手法。而賴聲川因此戲獲頒「國家文藝獎」,一九八九年獲「中華民國十大傑出青年獎」。同時也拍成了電影。(表演工作坊 提供) 《開放配偶(非常開放)》 一九八八年《開放配偶(非常開放)》,由陳明才編導,是表坊嘗試改編達利歐‧弗的劇作,也是後來演出義大利即興喜劇的開端。(表演工作坊 提供) 《如果在冬夜一個旅人》(表演工作坊 提供) 為了更積極培養新人才加入專業劇場工作行列,一九九○年《如果在冬夜一個旅人》,一九九四年演出的《時間與房間》成為這種小型實驗性作品形式的新嘗試。二○○○年正式成立子團「外表坊時驗團」,致力探尋更多的劇場創造性。 《紅色的天空》 一九九四年《紅色的天空》風格轉為樸實,不但去美國巡演,還成為兩岸歷史性的媒介,是第一次以「台灣創意(導演),大陸演員演出」合作模式演出,從北京、上海、天津一路演回台北,數十場演出,回響熱烈。(表演工作坊 提供) 《新世紀,天使隱藏人間》 一九九六年《新世紀,天使隱藏人間》是第一齣在台灣主流劇場上探討愛滋主題的作品。(表演工作坊 提供) 《這兒是香格里拉》 二○○○年《這兒是香格里拉》,是表演工作坊的第一齣原創音樂歌舞劇。(許斌 攝)
-
焦點
天使在台灣
原名《天使在美國》Angels in America的劇本,憑藉著什麼樣的魅力橫掃各地的劇場和觀衆?八月底,天使將降臨台灣,表演工作坊將揭開《新世紀,天使隱藏人間》的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