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士傑飾演的柯律師,內心與外在表現之間的衝突戲十分吃重。(表演工作坊 提供)
焦點 焦點

天使在台灣

原名《天使在美國》Angels in America的劇本,憑藉著什麼樣的魅力橫掃各地的劇場和觀衆?八月底,天使將降臨台灣,表演工作坊將揭開《新世紀,天使隱藏人間》的秘密。

原名《天使在美國》Angels in America的劇本,憑藉著什麼樣的魅力橫掃各地的劇場和觀衆?八月底,天使將降臨台灣,表演工作坊將揭開《新世紀,天使隱藏人間》的秘密。

表演工作坊《新世紀,天使隱藏人間》

8月23〜31日

國家戲劇院

九一年底,一齣討論全國性議題的同性戀幻想曲,從美國開始「演奏」起,回響至英國,又傳回美國本土。九三年四月進軍紐約百老匯,頂著普立茲戲劇、兩屆東尼戲劇獎的榮譽,讓紐約觀衆在看完長達三小時的戲後,全體起立鼓掌喝采致意。

同年年底,這齣戲上下兩部聯演,不但紐約的觀衆願意花一百二十美金看完這全長近七小時的戲,同時英國的觀衆也有機會進倫敦皇家劇院觀賞馬拉松式的公演。目前,除了美國當地各地區性劇院接二連三、從新英格蘭到西雅圖、從芝加哥到休士頓聯演這齣戲外,九六年間全世界計有約十七個國家,包括日本、巴西、冰島、德國將要或已經相繼製作此劇。

到底這齣原名《天使在美國》Angels in America的劇本,憑藉著什麼樣的魅力橫掃各地的劇場和觀衆?八月底,天使將降臨台灣,表演工作坊將揭開《新世紀,天使隱藏人間》的祕密。

樂觀的希望或昇華的悲哀?

藉著政治、宗敎、疾病、死亡和性議題,影射世紀末文明毀滅的危機,就和臭氧層的破洞一樣,保險套再也不能保證疾病的禁絕傳染。當美國總統面臨理想國實現之不可能,屢屢苦思墮胎、種族與同性戀人權政策時,台灣的我們面臨「國共不能兩立」愈趨模糊的界線,也不得不開始重新思考世紀末的出路。愛滋病在短短十幾年間,變成全球關心的話題。人類會因此滅亡嗎?想不到只有在人類飽受折磨痛苦時,才會開始繼中古世紀之後,工業革命以來,開始思考存在的意義。

劇作家東尼庫許納筆下的天使,也就在劇中角色Prior(註1)歷經愛滋病痛與愛人離棄之苦後而降臨。一幕天使破空而降的影像,早早深植在庫許納的腦海裡,促使《天使在美國》一劇的誕生。但是,天使是什麼?是樂觀的希望?還是昇華的悲哀?

硏究中古世紀歷史出身的庫許納,對於他這齣戲,有其特定的劇場名詞,他稱此劇爲〝Theatre of Fabulous〞(註2);這被解讀爲一種融合華格納式富麗堂皇的舞台包裝,布萊希特史詩劇場的疏離美學與議論特色,和美國劇作文豪田納西威廉斯細膩敏感的敍述體,並且從「荒謬」(redicule)演進而集大成的劇場形式。

不過,表坊導演賴聲川簡單地從其副標著眼,他認爲「狂想」更能代表這齣戲的意義。從庫許納安排三條故事線層疊交錯,扣人心弦,到涵括保守與自由主義、猶太與摩門敎義、黑人與猶太人權的歧視、同性與異性戀和愛滋病等爭議性話題,一直到對舞台技術與意象的堅持(註3),頗能彰顯「狂想」(fanta-sia)這個詞的特質。

庫許納表示,「狂想」的英文帶有神話的色彩,即fable,便取其字義的歷史性,暗喩「歷史的天使」以提醒世人災難和創痛,和所謂永生改變的可能;因此在美國有人稱這齣戲爲「史詩」。庫許納之所以就所謂的邊緣團體來談世紀末文明,是因爲他認爲現今的美國文化面臨烏托邦理想的消失與價値的衝突,邊緣已取而代之成爲主體。

雖然愛滋病流行,它卻能橫跨種族、階級,令許多人團結一致,思考存在的本質。這齣同性戀狂想曲就是要挑戰主流,讓觀衆去思考是非與絕對。

突顯政治與性愛的諷刺曖昧

《天使在美國》的第一部分三幕,故事線之一從金士傑飾演的柯律師(Roy Cohn),企圖說服馮翊綱飾演的聯邦政府書記長喬轉職華盛頓,開始一連串權勢爭奪與故事人物的交錯。其中柯律師這個角色在美國是眞有其人,他是五〇年代排共的麥卡錫主義時期的右派人物,因一宗間諜案備受爭議。Roy Cohn晚期對外聲稱罹患肝癌,私下卻服用抗愛滋病藥物,一直藉著打壓同性戀,來鞏固自己的權勢地位。庫許納借用這個史實角色,凸顯政治與性愛的曖昧與諷刺。

馮翊綱飾演的喬(Joe)與蕭艾飾演的哈玻(Harper),是一對互相折磨的夫妻。前者瞞著太太自己是同性戀的身分,後者因爲丈夫的冷淡而有服用鎭靜劑的藥癮。

另一對掙扎的戀人是路易(Louis)和普萊爾(Prior),路易在普萊爾罹患愛滋病之後,厭惡自己也無法面對普萊爾將死的事實,將他棄之於不顧,流連在其他同性戀者之間,留普萊爾獨自面對他的末日審判。有趣的是,在這齣討論世紀末文明的劇裡,跟現實的世界一樣,女性角色沒有多少機會參與。

然而表坊導演賴聲川說,哈玻是全劇的關鍵,她就像一扇門或窗一樣,異性戀觀衆將藉著她的眼,來正常化劇中其他的角色。

劇終凌空而降的天使,除了那雙翅膀之外,也因各個導演不同的詮釋,沒有一定的性別(註4)。爲了發揮劇本詩意般的曖昧,觀衆屆時可以期待到底台灣天使怎麼變男變女,從而思考天使降臨人間的意義。

永遠幸福與快樂?

與劇中天使意象媲美的是一本印有猶太字母的巨大書籍,作者庫許納要求書的每一頁都是鋼做的,然後在萬人大合唱的音樂中打開,在紅色的狂焰中消失,藉以表達救贖的昇華,進一步挑戰摩門敎與猶太敎的淸規定律,和重視行爲但不重視動機的不合理。

由於文化體質的不同,爲免水土不服,表坊在這方面將求點到爲止,在賴聲川看來,這種舞台景觀不過是百老匯噱頭,並非全劇核心;除了保存書的意念,表坊的製作將以別種形式發展。如果繼續詳細解說這個劇本,恐怕讀者將會看到摩門敎、猶太人、黑人等等充滿美國多元文化色彩的符號,甚至劇本預設的時空背景都特定在八〇年代雷根政府時期,暗喩對雷根時代逃避保守心態的反彈與「同性戀政治」(Queer Politics)的興起。對美國政治文化生態不熟悉的台灣觀衆來說,或許會有「消化不良」之虞。

在美國,愈來愈多同性戀者出現政壇,甚至挺身站在大衆顯微鏡下爭取重視,造成政府當局政策的左右爲難。在這樣的背景醞釀下,庫許納爲了引起美國觀衆的認同,藉著前面談過的RoyCohn這個角色來吿訴觀衆,美國政府也逃不了這樣的偏見和曖昧,從而批判個人主義,讓觀衆能重新思考價値觀,質疑「絕對」。

驗證一個人是同性戀還是異性戀,就跟堅持一個人是共和黨、民主黨?是黑人、猶太人、白人?甚至是民進黨、新黨、國民黨?還有外省人、台灣人一樣的困難。這種標籤潔癖,與幸福快樂一樣,很難有絕對與永遠。在一個充滿政治利益、疾病傳染與仇恨的世界,如何能恆久安穩地保障一己之利呢?

發現我們自己的溫柔翅膀

當然!如果讓台灣看戲的觀衆擔心雷根政府時期、甚至目前美國的問題,未免過於苛刻。爲了減輕創作上的包袱,賴聲川避免與本劇相關的資料,企圖以與劇本之間的「親密關係」來詮釋「新天使」。由於這齣戲的社會性主題和創作手法,與表演工作坊一貫的風格類似;再加上庫許納加諸演員的責任,與表坊一向重視演員表現的製作相同,賴聲川很自然對這齣戲產生共鳴和占有慾。

雖然有情感上的鍾愛,但如果忠於劇本而讓觀衆不知所云,賴聲川寧願選擇刪改,以達到最重要的溝通的目的,也因爲如此,表坊的版本將控制在三小時以內。在他眼中,這齣戲就是在談人與人之間的情。他認爲作者本身對同性戀抱著相當嚴苛的批判態度,透過同性戀和愛滋病的議題,來強調未来文明的危機。就宏觀的角度而言,賴聲川更從中得到「慈悲」的啓示,和作者一樣寄望異性戀者能懷有博愛的慈悲心。

對美國觀衆來說,《天使在美國》之所以是齣屬於美國人的史詩,除了那種共同在劇場裡感受與討論國家議題的興奮與共鳴外,庫許納文筆的睿智與幽默也打破了強勢與弱勢的藩籬,用他那顆悲柔的心,打動了各種性別訴求的感情。在表坊「移植」這齣《新世紀,天使隱藏人間》到台灣的過程裡,對戲劇創作者而言,爲了顧及語言與市場的不同,勢必要做內容符號的取捨。

賴聲川相信,改編創作與忠於原著可以兩全。在追求平衡的同時,也希望觀衆以開放的心,期待表演工作坊所迎接隱藏人間的天使,從而發現我們自己身上的翅膀。

注釋:

1.表演工作坊導演賴聲川將這個角色名字翻譯爲「曾經」;但時報出版公司出版的《美國天使》一書,譯者孫憶南譯音爲「普萊爾」。

2.fabulous英文含義爲:寓言般的,傳奇式的,驚人的,難以置信的,非常的,絕妙的─索引自東華書局1992年出版《英漢大辭典》。

3.作者庫許納在第一部:《千禧年近了》(Mil-lenium Approadhes)(即表演工作坊演出的《新世紀,天使隱藏人間》)有詳細的舞台說明,要求精簡,卻又希望達到相當程度的舞台幻覺,而演員更是要求一人兼任數角,並擔任換景的工作。

4.雖然百老匯的製作忠實原著演出,以女性擔任天使一角,但在歐洲著名導演Thomas Schulte Michels法蘭克福的製作中,翅膀看似長在普萊爾Prior這個角色身上,而飾演天使的角色卻躺在舞台。

 

文字|傅裕惠  美國雪城大學導演系藝術碩士

新銳藝評廣告圖片
廣告圖片
歡迎加入 PAR付費會員 或 兩廳院會員
閱讀完整精彩內容!
歡迎加入付費會員閱讀此篇內容
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
新銳藝評廣告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