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廉.肯特里奇
-
藝@展覽
藝術作為歷史的隱喻
以執導《烏布王》、《魔笛》等劇作為台灣觀眾所知的南非導演威廉.肯特里奇(William Kentridge,1955-)也是國際著名的視覺藝術家,臺北市立美術館與英國皇家藝術學院(Royal Academy of Arts,RA)共同推出「威廉.肯特里奇William Kentridge」大型個展,首度將他40年創作生涯的90餘件代表作在台呈現,並且梳理探究其創作軌跡。在他跨足雕塑、動畫、戲劇、歌劇、電影等多元觸角的背後,回歸一切創作生成的原點:一張紙、一支炭筆所構成的素描繪畫開始,肯特里奇以此發展出記憶、歷史和風景形貌交織的獨特藝術視野。 由素描轉譯延展的動畫語彙 肯特里奇的炭筆素描是他在1982年從巴黎返回約翰尼斯堡後,於「路口大道劇團」(Junction Avenue Theatre Company)從事劇場布景與海報繪製工作,才開始專注於視覺藝術創作的摸索。相較於油畫顏料層層上色的堆疊與昂貴,被一般視覺藝術家視為繪製草稿用的炭筆來自天然材料、更便於操作、具直覺和偶發性、易於塗抹且充滿不確定性等特質,反而貼近於肯特里奇的表現需求,因此成為他視覺創作的慣用媒材。這次展出的早期繪畫包括代表作《保育人士的舞會》(1985)和難得曝光的《船上的午宴》(1985)等皆為多聯屏炭筆畫作,從不同視角繪製場景內發生的事件細節,就像劇場觀眾從不同角度觀看舞台上的演出一般,而這些繪畫的主題都與種族隔離時期的南非社會現實有關。 「對於南非種族隔離制度的記憶甚至早於任何藝術創作的記憶。」肯特里奇曾如此說到。南非自1948年實施種族隔離起,至1990年代初廢除、1994年首次舉行不分種族的總統選舉為止,40多年的種族隔離政策受到國際社會的譴責與排擠,在此政策階段下成長的肯特里奇透過藝術省視這段惡名昭彰的歷史,他以象徵主義的手法為詮釋:畫中土狼、疣豬和獵豹等野生動物代表官員,燃燒的輪胎是隔離期間用以對付黑人的「火鍊刑」,《卡斯皮爾充滿了愛》(1988)指涉的是南非國防軍鎮暴裝甲車「卡斯皮爾」等,在畫面中與暴力相對的是沉溺於奢華生活的南非白人,兩種極端的場景一同構成南非社會的現實。 有感於真實世界並非如畫作一樣靜止,1989年肯特里奇開始創作定格動畫,他以炭筆素描作為動畫的源頭,在工作室
-
特別企畫 Feature
從炭筆畫出走的戲劇場景
除了是劇場導演,威廉.肯特里奇更為人所知的身分是世界知名的視覺藝術家,精采的炭筆畫作與動畫,讓世人對南非後種族隔離時期的政治社會議題,有更深的了解與體悟。而從炭筆畫到劇場,他讓畫中人物動了起來,黑白色調被加上豐富色彩,但與其生命經驗切身相關之政治議題,始終是肯特里奇不變的關注主題。故事來自南非,卻超越了時空之限制,以藝術姿態進行一場超越時空的政治革命。
-
特別企畫 Feature
一個烏布 百種表述
透過《烏布王》,肯特里奇重現了南非種族隔離時期結束後,因「真相暨和解委員會」的聽證會,浮出地表的那一個個殘酷血腥、令人顫慄的回憶。如何在真假虛實之間,溫柔又安全地碰觸歷史傷痕?肯特里奇讓所有的證詞都以戲偶取代真人演出,與替偶說話的操偶師,帶著觀眾在回憶中一起撫平歷史傷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