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江文化中心
-
特別企畫 Feature
Noriyuki SAWA沢則行:偶師、戲偶與觀眾,是不可或缺的三角關係
「我已經操偶、做偶60年了。」曾為東京奧運設計大偶,62歲的Noriyuki SAWA(後簡稱Nori)這麼說。 這是因為他有個和服設計師媽媽,從小就和各式各樣美麗布料一起長大,用布料做偶。早期日本沒有偶戲學校,Nori於是唸了美術,主修油畫,畢業後跟著朋友進入職業偶戲團,同時在高中擔任美術老師。1991年,Nori在某次工作坊認識了捷克傳奇偶戲大師Josef Krofta,決議辭掉在日本的教職,追隨Josef遠赴歐洲,才讓他真正走向偶戲這條道路。 結合真人演員與戲偶,看見偶戲敘事的可能性 過去在日本沒有現代偶戲的學院訓練(只有國立劇院提供傳統文樂教學課程),有志於此的偶戲愛好者、表演者必須從做中學,Nori也不例外。他是到了偶戲重鎮布拉格,才發現操偶與舞台表演的另一個世界。捷克偶戲自1950-60年代開始發展,學校裡人戲表演與操偶並重,以「人偶同台」的角度,更加仔細處理操偶師在台上的存在,而非如過去在日本「只是被看到而已」。「如果我在台上要被看見,就必須要設計一個角色。」Nori強調:「操偶不能是被看見的藉口」。 諸如此般結合真人演員與戲偶的表演美學,讓Nori看見偶戲敘事的不同可能性。他回憶當初參與Josef帶領的第一個製作,是法國與捷克合作的「巴別塔計畫」。Josef發展的作品,用上6名來自日本、奧地利、德國、希臘、法國與捷克的演員。世界毀滅後,他們各自說著母語,試圖重建一個新的文明。劇中,他們立起比真人還大的雕像偶(如共產國家的「偉人」雕像),像是人類自己創造、給自己崇拜的神祇。 「我們明明不喜歡被操控,卻又創造了他人來操控我們。」Nori這麼說。操控戲偶的演員,因此得反過來演出被戲偶操控的狀態,為表演與敘事賦予更深一層意義。
-
特別企畫 Feature 年度現象
從中央到地方的場館與藝術節規劃,突顯創作生態問題
2017年初,《PAR表演藝術》開始談論「大劇院時代」(註1);同年年末,表演藝術評論台亦在「TT不和諧開講」從國內、外案例討論「大劇院時代」。其背景是國家兩廳院完工30年後,臺中國家歌劇院、臺灣戲曲中心陸續落成,也即將迎來高雄衛武營國家藝術文化中心等場館;隔年,所謂「三館一團」的國家表演藝術中心正式完備。從《PAR表演藝術》到表演藝術評論台的發聲,無非是在望向這些能容納千人席次的劇院陸續啟用後,對於未來的票房、交通移動、場館規劃與定位、創作導向、製作壽命等問題提出前瞻思考。當時,一併被納入思考的還有在2012動工,但2016年承包商倒閉停工、而一度停擺成都市奇景的臺北表演藝術中心(簡稱北藝中心)。 直至今(2022)年,北藝中心終於完工、試營運,然後開幕、啟用,似乎代表台灣「大劇院時代」最後一塊拼圖完成而在這段時間內,與劇院可能相關的臺北流行音樂中心、高雄流行音樂中心也一一營運。同時,台灣COVID-19疫情也迎向「共存」局面,往持續開放邁進。台灣劇場的整體創作量在劇院備齊、經費挹注、疫情延宕等因素激化下,呈現極端爆量的情況,釀成衝擊「大劇院時代」的第一道關卡。 必要與必然的擠壓:北藝中心節目規劃的衝擊 其實,我們剛結束史無前例(也希望是後無來者)的創作量與觀看量多到「炸裂」的暑假(7月至10月)。 始作俑者必然是北藝中心的開幕。北藝中心自3月試營運,到7月的明華園《東海鍾離》拉開「開幕季」序幕,與「開幕季」緊連的還有常年規劃的臺北藝術三節(臺北藝術節、臺北兒童藝術節、臺北藝穗節)。縱使不將在各小型場地發生、超過百檔的臺北藝穗節,以及內含大量免費戶外演出的臺北兒童藝術節列入計算,單就北藝中心主辦、規劃的節目,在7、8、9這3個月內就有37檔,場次破百(其中,《西來庵》、《NEXEN未來密碼浮光疊影劇場》等作因疫情等因素臨時取消、延期)。 這些節目同時使用水源劇場、中山堂等場地,但也常有北藝中心3個劇場全開並同時有內部排練場加入戰局的情景。依據席次規劃,若票房熱絡,整個北藝中心可能會同時有3,000人以上在
-
特別企畫 Feature 現象3:「前瞻計畫」給金援,共創團隊美好未來?
文化中心升級全面啟動 及時雨解地方場館旱象
台灣的表演場館今年加入了兩個生力軍台南市的台江文化中心與新北市的樹林藝文中心,預料都將成為在地文化力量揮灑的基地。在歡喜新館落成同時,因「前瞻基礎建設計畫」而展開的各地文化場館升級,是否也將改變展演生態,展現出新穎面貌?但在短短兩年間,從檢視、評估、執行到完工結案等,似乎在時間上略顯不足,雖是有資金的挹注讓年久失修的地方場館重生的美意,但若未能在有整體考量的狀況下,想讓表演團隊不被各館硬體限制、自在揮灑創意的初衷,這場及時雨是否能發揮最大的功效,還尚待觀察。
-
戲劇
劇場裡的魔幻日常與瑰麗地方
《海江湧》確實在劇場裡打開台江與台江文化中心這兩個空間的對應關係,也讓這個真實的地方,在人文歷史的經驗傳衍與知識陳列、劇場編創的魔幻再現與虛實代言間,成為一則又一則「故事」,被在場者述說也被傾聽。甚至,也讓台江不只是一個空間、一個地方,因劇場的媒介與傳達,替存在於此的所有人(不只是台江人)找尋土地與自我的意義。
-
總編輯的話 Editorial
人與自然的新關係
人類的出現改變了世界,甚至也永遠成為了地球的一部分。在諾貝爾化學獎得主克魯岑(Paul Crutzen)提出地球已進入「人類世」(Anthropocene)此一概念後,引發了跨越各種學科的討論和熱議,不僅是在自然科學、地質學、海洋學、氣象學等領域,更直接影響了視覺藝術、表演藝術創作者。 本來地質學家便將地球四十五億年的歷史,劃分為大大小小的各種時期區塊;而所謂「人類世」即是指人類的活動及其對於此星球所造成的影響,諸如氣候變遷、物種毀滅、地景變化等,已足以測量,且應在地球史上,記下這再也不能抹滅的一筆。即使對於「人類世」的討論,各人所關注的層面、為其畫下的界線、定義皆各有異,但如何思考人和自然的關係、身體與科技的經驗,卻成為了當代藝術家們積極面對與反應的課題。 雲門2藝術總監鄭宗龍的國表藝三館共製新作《毛月亮》,從他對於自然警訊的不安感受出發、從他看著月亮而引發的內心小世界開始,試圖找尋「人、自然、科技」三者間的完美平衡。同時,前年曾親自造訪冰島的他,這次也邀請了來自冰島的世界級音樂團隊Sigur Rs合作,特為《毛月亮》編寫新的樂曲段落,完成整體演出架構。在充滿科技的現代都會裡,在舞台巨型的LED螢幕前、在深入民間信仰深入陣頭身體之後,鄭宗龍也希望能藉由這個作品,重新喚起身體的原始動能。 若要說人類與自然的關係,台江人或許很懂這塊位於台南市安南區,自海中、從河裡生出的土地,有過很長一段人民開墾、溪流氾濫的歷史,曾經,他們以草寮為家,後來用竹材搭造,水一來就能把家抬起來、涉水搬遷。兩百年來,台江人因水而生、依水而居,現在他們擁有全台灣唯一的濕地型國家公園,成為生態保育、環境教育、永續發展的重要據點。而將在四月份正式開幕的「台江文化中心」,更是罕見地由公民團體請願催生,並與市政府文化局共同商議經營方針的地方場館。遊台南,可以不只是在舊府城裡吃吃喝喝,逛完那些蜿蜒巷弄裡的老宅小店,或許也能走訪一趟台江,在水鳥濕地、在村廟活動、在文化中心,認識那方土地的人與事。
-
專題
台江,那方土地的人與事
從汪洋內海的官方港到扛厝走溪的水淹地, 台江的建庄歷史雖不長,卻是一段人與土地「共生」的實例, 過去說共生,或許是指農作、是漁獲,是天然資源, 而今的共生,也可以是文化、是生態,是傳承延續。 即將在四月開幕的台江文化中心, 便是發自「在地」的公共建築、由公民催生的文化基地。 十多年前,他們在土地深耕並播下種子, 倡議園區、開設分校、舉辦文化季、建立「台江學」, 讓往後的地方發展、藝文環境能在沃土中萌生。 趁此時機,走一趟台江、讀一頁歷史, 搭乘竹筏穿越紅樹林隧道, 遇見自水中而生的台江人, 看見屬於他們與我們的日子。
-
專題
因水而生、依水而居的水中之都
從陸浮到海埔新生地、從鹽田到良田、從魚塭到開發科技工業區,到今日擁有台灣第八座國家公園,台江這方土地,有著獨到的自然生態,也有長久發展的人文軌跡。今年四月,「台江文化中心」將正式開幕,趁此機會,本刊也邀請讀者一同踏進台江,認識這個「水中之都」的過去與現在。
-
專題
民與官做伙 實驗中學習文化培力
位在台南市安南區、即將在四月正式啟用的「台江文化中心」,創建緣起於十五年前「台江文化促進會」倡議並向臺南市政府請願,而在願起到場館落成期間,在地居民也以各種方式積蓄在地的文化養分與藝術能量。在公部門、在地團體與專業團隊的合作下,台江文化中心現階段便以成為「人才培育和創作培育的基地」為目標,陪伴在地、搭接社群,育成屬於此地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