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初,《PAR表演藝術》開始談論「大劇院時代」(註1);同年年末,表演藝術評論台亦在「TT不和諧開講」從國內、外案例討論「大劇院時代」。其背景是國家兩廳院完工30年後,臺中國家歌劇院、臺灣戲曲中心陸續落成,也即將迎來高雄衛武營國家藝術文化中心等場館;隔年,所謂「三館一團」的國家表演藝術中心正式完備。從《PAR表演藝術》到表演藝術評論台的發聲,無非是在望向這些能容納千人席次的劇院陸續啟用後,對於未來的票房、交通移動、場館規劃與定位、創作導向、製作壽命等問題提出前瞻思考。當時,一併被納入思考的還有在2012動工,但2016年承包商倒閉停工、而一度停擺成都市奇景的臺北表演藝術中心(簡稱北藝中心)。
直至今(2022)年,北藝中心終於完工、試營運,然後開幕、啟用,似乎代表台灣「大劇院時代」最後一塊拼圖完成——而在這段時間內,與劇院可能相關的臺北流行音樂中心、高雄流行音樂中心也一一營運。同時,台灣COVID-19疫情也迎向「共存」局面,往持續開放邁進。台灣劇場的整體創作量在劇院備齊、經費挹注、疫情延宕等因素激化下,呈現極端爆量的情況,釀成衝擊「大劇院時代」的第一道關卡。
必要與必然的擠壓:北藝中心節目規劃的衝擊
其實,我們剛結束史無前例(也希望是後無來者)的創作量與觀看量多到「炸裂」的暑假(7月至10月)。
始作俑者必然是北藝中心的開幕。北藝中心自3月試營運,到7月的明華園《東海鍾離》拉開「開幕季」序幕,與「開幕季」緊連的還有常年規劃的臺北藝術三節(臺北藝術節、臺北兒童藝術節、臺北藝穗節)。縱使不將在各小型場地發生、超過百檔的臺北藝穗節,以及內含大量免費戶外演出的臺北兒童藝術節列入計算,單就北藝中心主辦、規劃的節目,在7、8、9這3個月內就有37檔,場次破百(其中,《西來庵》、《NEXEN未來密碼—浮光疊影劇場》等作因疫情等因素臨時取消、延期)。
這些節目同時使用水源劇場、中山堂等場地,但也常有北藝中心3個劇場全開並同時有內部排練場加入戰局的情景。依據席次規劃,若票房熱絡,整個北藝中心可能會同時有3,000人以上在場。
此外,延續臺北藝術節過往的策展脈絡,部分以3年、或更長期規劃的創作分別被納入「開幕季」與「臺北藝術節」,反而模糊掉兩者的策劃視角,最後成為一種「嘉年華」,目的是為了迎向開幕,嘗試激起士林地區(乃至於大台北)的地方關係與票房。藝術節的緊湊,同時也反映出北藝中心隸屬市府,而必須服務市級預算的消耗,但這確實是生為地方場館之必要與必然?只是多數並非商業、大眾導向的創作,真能、或是真需肩起這樣的重責?或者,有觸及更多觀眾類型的必須,還是過去策展脈絡的延續?
從創作團隊來看,也可看出部分創作者肩負多部創作的主導責任,如洪千涵、洪唯堯、陳煜典等人,縱然部分節目是延續性的,但在同一區段裡必須做如此大量的生產,必然也是消磨——況且,他們在這段時間內不一定只有北藝中心的創作案。也可思考的是,創作者可以拒絕提案,但這往往不是「要」與「不要」的選擇,還有資源、時程規劃等考量。
同時,開幕季是從7月2日到10月2日、臺北藝術節是8月5日至9月25日、臺北兒童藝術節7月2日至8月28日、臺北藝穗節是8月20日至9月4日,時間的彼此擠壓,也讓相對小型、小眾、或(被認為)不成熟的臺北藝穗節「被」淡出觀眾視野——這確實是非戰之罪,因為不管是觀眾、或是北藝中心內部人員,都已疲於奔命(內部人員同時面臨制度、規劃的轉換,無法全盤到位,仍需持續修正);於是,在票價、時間等取捨下只能犧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