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的表演場館今年加入了兩個生力軍——台南市的台江文化中心與新北市的樹林藝文中心,預料都將成為在地文化力量揮灑的基地。在歡喜新館落成同時,因「前瞻基礎建設計畫」而展開的各地文化場館升級,是否也將改變展演生態,展現出新穎面貌?但在短短兩年間,從檢視、評估、執行到完工結案等,似乎在時間上略顯不足,雖是有資金的挹注讓年久失修的地方場館重生的美意,但若未能在有整體考量的狀況下,想讓表演團隊不被各館硬體限制、自在揮灑創意的初衷,這場及時雨是否能發揮最大的功效,還尚待觀察。
二○一九年,分別在南北兩地完工的地方場館,是表演藝術圈的關注之地──台江文化中心「劇場棟」包含一座可以容納四百至六百人專業級多功能劇場、展演空間、排練場及戶外舞台可供揮灑;「教室棟」則配合社區大學經營,在圖書館、輕食餐飲等加持下,讓原本不看好的場地有了極佳的回饋,成為劇場與社區共生的亮點。而樹林藝文中心展演廳鄰近樹林火車站,在硬體上可轉換從單面、三面及四面觀眾席,容納多至五百位觀眾。六月起試營運期間,也逐漸有在地表演團隊與居民參與,步履穩當──指標性的地方場館成形,再加上從二○一七年起「前瞻基礎建設計畫」推動,城鄉建設案下各地場館展開升級至今兩年,表演藝術團隊預計在此時,應該要能無所顧慮在舞台上發揮、展開巡演。計畫看來完美,然現實與理想是否終能畫上等號?這個答案,卻不能那麼簡單理解……
初解長年沉痾 專業提升仍須努力
在衛武營國家藝術文化中心於去年完工後,國家表演藝術中心之下北中南整合正式到位。國家級場館皆為大型表演廳、都有最新穎的設備條件,被視為金字塔尖端。在多年「活」化場館、培育「傑」出團隊、「媒」合兩端的補助後,中小型團隊該有足夠能力進入最高階層場館。在中間區塊空出來後,基層的扶植團隊就可以往上長大。如此在金字塔各個位階紮實發展,並且建立場館與團隊相輔相成、生生不息的環境。
現行文化中心場館,大多是早年在「十二大建設」計畫下蓋成的,屋齡也已超過卅年。期間平均每十年中央會撥款補助修繕,對於場館來說,平時修繕並無法找專業劇場設計顧問,取而代之的僅是一般建設或裝修公司。這波劇場的升級計畫,本意是希望能夠優化場館專業,在團隊有能力茁壯之時化作「及時雨」,在減低設備器材、旅運與交通等成本下,得以考慮巡演、積蓄能量打造新作,同時,也讓各地場館也能藉機發酵活絡。然而此番美意,一開始就出現崎嶇。資深舞台監督魏鍇解釋:第一階段八月公布、十一月收件的時限與尚嫌不足的經費,對於場館來說,並無法充分評估實質的「專業升級」的計畫,只能針對具急迫性與表面上的漏水、觀眾座椅汰換、空調、照明、無障礙設施、貴賓室等提出申請,無法顧及音響改善或懸吊系統等檢測。另一方面文化部行政人力與技術專業在短時間內,也難以負荷各地送來的評估報告。兩年下來,劇場設計王孟超形容:「只夠洗頭,不夠剪髮。」解決的是過去該修該補的,至於著眼「專業提昇」,尚未及格。但所幸文化部有提供後續擴充計畫的空間,以補其不足。
「場館完工後,硬體維護不容易,地方政府財政若不能補足,器材不用最後也只能眼睜睜地看它放著折舊。」長期觀察各地場館活化進程的本刊總編輯黎家齊提出:「況且,地方性場館人員過於精簡,演出卻一定要有人力配合,最後經費還是可能轉嫁到演出團隊上。」的確,目前雖有兩廳院、衛武營、臺中國家歌劇院、臺南藝術大學、成功大學、臺南市政府文化局等單位辦理人才訓練,然而「技術並非一蹴可及,設備也並非最新就最好。」魏鍇說:「舊系統換新,新機器必須懸吊很多馬達在上面,然而老房子是否能夠承受所有重量?新系統不需要人力執行演出,但養機器卻比養人還要貴!再者,北中南加上戲曲中心、北藝中心、雲門劇場,六個場館全用自動化控制,但卻用了五個系統。機器打開完全是不同介面,也加深技術人員跨館操作的難度。」王孟超更指出,荷蘭所有劇場在自動化過程中,便克服了建築物結構上困難,將所有吊桿距離統一為廿公分。如此規格化統一,才使得「沒有一個劇團演出會因為設備妥協」。此外,在劇場升級或完工之後,能否在營運上發揮最大效益卻是一大難題,王孟超感慨:「人,是最麻煩的。人事並不屬於文化部管轄,因此只能在硬體上面補助。『藝術總監』以及『行政法人』制度也許是目前討論最適合的,然而真正執行,也有相當難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