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體藝術
-
四界看表演 Stage Viewer
身體作為當代文化的產物
在今年的威尼斯雙年展中,德國藝術家安.英霍芙以表演作品《浮士德》奪得本屆的金獅獎,這是一件結合了繪畫、雕塑、裝置與行為等創作元素的總體藝術作品,演員在空間結構一覽無遺、透明玻璃架出的表演區中,從冷漠凝視到搏鬥對抗,構成一幅幅的畫面。德國館策展人蘇珊.菲佛表示,英霍芙用身體的語言直接面對社會、政治、經濟、藥物和科技等領域發生的巨大變革,並向人們展示我們的軀體也是權力結構、資本主義和生命政治的一部分。
-
特別企畫 Feature
一場廿一世紀的「總體藝術」事件
楊.洛華茲去年在上海「明當代美術館」舉辦了終身回顧展「無聲無名」,展出近四百件繪畫、雕塑、裝置、影像等媒介的作品,尼德劇團並在開幕時做了一場連續三日、共廿小時的長時性馬拉松表演《父之屋》,另在演出後亦舉辦一場研討會,從「總體藝術」話題展開相關討論。這一次的「總體藝術」事件,讓參與者對當代藝術類型之間的穿越與延展、藝術與社會的關係、「表演」來往於當代藝術與劇場脈絡之間的探索、乃至活生生「浸入式」經驗等,展開相當的思考。
-
即將上場 Preview
讓你與機器人互動的「總體藝術」 《機器人歌劇》 重新思索表演是什麼?
《機器人歌劇》融合了音樂、戲劇,運用科技媒體、視覺藝術、燈光設計、戲劇編舞、實驗音樂、程式設計與互動感應技術,因此以華格納「總體藝術」(Gesamtkunstwerk)的概念,擷取「歌劇」作為製作名稱。演出中,機器人演員會與觀眾互動,以霓虹、錄像、煙霧、低頻和干擾雜訊等特效,介入觀眾的空間體驗,而人類與機器人的「互動」,就是《機器人歌劇》最重要的內容。
-
特別企畫 Feature
吳瑪悧:裡外都是總體藝術
我喜歡自由地創作,說我做的是「劇場呈現」也可以, 那只是名詞上的界定而已。
-
特別企畫 Feature
從視覺藝術延伸出來的表演
廣義地說,「表演」不只在表演藝術範疇裡才能呈現出來;當美術品本身或創作者概念上具有演出性時,不論是「表演者」的或「物件」的「表演」便油然而生。並且「表演」的概念在美術上其實是有跡可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