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浩玮
青少年表演艺术联盟盟主
-
特别企画 Feature Behind the Scenes
余浩玮 面对「风」的心路历程
年少时的我也曾经迷失过,所以特别能体会处在浑沌状态里的青春,需要怎样的陪伴。在2010年到2014年之间,我很常被邀请到国中的高关怀班、少年观护所,以及当时仍称作感化院(现称少年矫正学校)等机构带工作坊或演讲。 「如果戏剧能够改变我,那我是不是也能够去影响曾经跟我很像的青少年?」于是2014年我开始推动「风筝计划」,希望透过艺术的力量把断线的风筝╱特殊境遇青少年带回我们的身边。 挫败:从热血壮志到现实打击 「风筝计划」的第一年,在福特汽车的赞助以及「陈绸少年家园」陈绸阿嬷的同意下,我邀请10位来自视觉、音乐、舞蹈、戏剧、装置领域的艺术家,进驻并举办营队,营队结束后带著4位机构的少年,用环岛100天的方式在全台各地的安置机构、育幼院、高关怀班巡回演出50场。 充满热血与的壮志的行动在落幕之后却波澜未平,回到机构的孩子有人逃离机构,为了生存只能铤而走险,犯罪然后被逮入监。再犯、再被逮、再回笼这样的结局不是大家所乐见,也引起许多质疑:「当初说希望影响迷途的孩子,怎么你用尽全力却还是牵不回来?」 我在2015年到2017年期间,于全台湾到处找那4位少年,劝说他们回到机构、去他们所在的监所探望,甚至2018年时还把两个孩子接到青艺盟一起生活。最后因为价值选择,他们离开去过自己的生活。虽然18岁是为人生负责的开始,但他们的青春已划下休止符,那些本该属于成长阶段的关怀稀缺、盼望不再,为了生存,「活下去」成为他们生命最重要的呼求! 这些挫败与分离的经验也确实带给当时的我不小的打击,如果我能早一点遇见他们,那他们的选择与人生是否有所不同? 转念:多带一个孩子回头,未来就有机会更好 2017年,我接到时任嘉义县表演艺术中心主任的张世杰来电,邀请我把戏剧带进嘉义县民和国中慈辉分校。我才知道原来在安置机构之外,还有「中介教育学校」如果在更前端的时候带给这些孩子正向的影响,或许有机会引领他们脱离拉力太强的环境,翻转境遇。 从2017年至今,基本上每个礼拜三我都会从淡水到嘉义上课,除此之外,也邀请许多朋友,包括国立台北艺术大
-
特别企画 Feature
接住特殊境遇青少年的6种机构
在台湾以青少年主体相关的公共政策不多,大部分是社会福利、急难救助或惩戒矫治,意即当我们发现青少年接近社会安全网边缘时才有相关机制介入。根据《报导者》在2017年发布的「废墟里的少年两万名被遗忘的高风险家庭孩子们」专题中的资料整理显示,2014年到2017年间卫福部统计高风险家庭通报数从2万5千户增加到近3万户,牵涉所及的孩子高达4万3千位,其中12岁到未满18岁的少年,有将近1万6千名。(注1)而台湾每年还有近3千5百名风险更高的儿少,被转介进入安置机构里。 在台湾,依照不同的处遇状况,特殊境遇青少年可能会接触到的机构依照社福、教育、法务大致可被分成6个级别: 分级1 教育型社福关怀据点 多为非营利组织自主成立之深耕在地、陪伴教育的据点。主要为提供弱势或为学校、家庭所忽略的孩童、青少年提供课辅、补救教学,或是提供午、晚餐,结合在地社区的力量来弥补家庭环境无法给予孩子的部分。相关机构如「孩子的秘密基地」、「家扶基金会」、「联电课辅班」、「小草书屋」等。而各家据点的经营理念不同,提供的方案与服务也会不同,如台东「孩子的书屋」甚至设立咖啡馆还成立鼓队,邀请职人培养孩子带得走的能力和技艺。 分级2 高关怀班 旨在导正并加强国中阶段高关怀学生之学习观念、生活态度及法治观念,协助中辍复学或有中辍之虞等学生培养校园学习及生活适应能力。采取个别化的模式,另外安排弹性课程教育方案,如艺术、技艺等课程。由有需求的学校自行在校内设立,来源为原校学生,并运用原校既有的行政人员、场地空间抽离部分原班课程,依学生特性设计适性课程,进行弹性分组教学,以学生能逐渐回归正规教育体制为目标。(注2) 分级3 中介教育学校 教育部国民及学前教育署辖下之各县市中介教育学校(慈辉班)全国各地共计11所,另还有15个民间团体与教育部办理的合作式中途班,如斗六的云彩全人关怀学园、屏东飞梦林学园等。此类中介教育学校专门接收
-
特别企画 Feature
少年来了
青少年表演艺术联盟2014年起举办「风筝计划」,以戏剧作为媒介,进入全国辅育院、少年观护所、安置机构、高关怀班等青少年机构,以艺术陪伴、引领特殊境遇少年们。第一年,盟主余浩玮带了4名安置机构的少年环岛100天,到各县市儿少机构演出,和其他有著相同境遇的孩子分享彼此的生命故事,在那趟旅程中,他遇见了阿文与阿洛。3年后,因为嘉义县表演艺术中心主任的牵线,他每周三下午开始在嘉义县民和国中慈辉分校教戏剧课,在那里,他看见了大雄与大义。(编按) 透过阿文、阿洛、大雄与大义的故事,让我们近距离看见那些深陷高风险家庭困境中的少年、那些在原本学校网络中被边缘化的少年,如何在困顿中努力生活 (编按)4位故事主角皆为化名。
-
特别企画 Feature
少年来了 2
大义,15岁 大义不是那种「坏得很明显」的青少年,他比较沉默寡言,问他问题,他的回答大多就是「嗯」、「喔」、「对呀」这几个状声词来回应。大义在原来的国中都不爱去上课,妈妈得知有慈辉班这样的地方,才在国一时让大义转学来这里就读。 有人认为来到中介学校的学生可能是坏,对他们抱以异样眼光或贴标签。但其实大义和他的同学们,有的就是青少年的打闹、捉弄、叛逆,顶多就是言语里总是三句不离国骂,加上周遭的大人很多时候总是用训斥管教的方式和他们互动,为了表达自己的主张与诉求,总会有一些离经叛道的脱序行为,比如校外教学买酒买烟、半夜翻墙跑出去玩、趁体育课时间逃学想躲到山里等。
-
特别企画 Feature
少年来了 3
大雄,15岁 大雄很特别,他不像慈辉分校班上其他同学的「兄弟气」那么重,课堂的活动他总是积极配合、也很愿意担任小老师,但也或许是因为表现太好总是容易成为同学攻击的箭靶。好几次我都看到这个身型壮硕的大男孩在课堂上因为被排挤或欺负而红了眼眶。 因为他气质上的不同,我对他也多了一份好奇。有一次透过拍纪录片的访谈,我问他为什么会来到慈辉?他说,他和其他人因为不爱念书或是犯过一些错而转来这里不一样,他是因为在原来的学校总是被霸凌,妈妈希望帮他换个环境,所以他才来到这里。
-
特别企画 Feature
少年来了 4
阿文,15岁 阿文从小就只和妈妈住在一起,因为妈妈晚上要上班,阿文不想被一个人留在家,就哭哭闹闹不让妈妈出门,妈妈为了让他睡觉竟对阿文注射安非他命。后来被外婆发现阿文的手臂上有明显的针孔痕迹,于是报警把自己的女儿移送法办。社会局介入评估之后发现外婆一人也无力照顾阿文,就将阿文安排到寄养家庭。但阿文只想回到妈妈身边,和新家庭的家人也处不来,才又辗转进入到安置机构。 我跟阿文环岛100天的相处里,他总说很想妈妈,希望可以早日脱离机构和妈妈团圆。虽然环岛的过程中,还是会有青少年的脱序行为(如半夜逃跑、破坏环境等),但在4个少年里,阿文应该是最懂事、最负责也最懂人情世故的孩子。
-
特别企画 Feature
少年在途中
阿文、阿洛、大雄与大义进到中介机构,他们遭遇了什么?学校中的艺术课程给予了何种力量,让他们对未来怀抱什么想像?又做出什么样的选择?
-
特别企画 Feature
少年现在怎么了?
阿文、阿洛、大雄与大义抵抗现实困境的辗压,离开中介机构后,现在的他们身在何方?又正在做些什么事呢?
-
特别企画 Feature
少年现在怎么了? 2
阿文、阿洛、大雄与大义抵抗现实困境的辗压,离开中介机构后,现在的他们身在何方?又正在做些什么事呢?
-
编辑室碎碎念 Editorial
编辑室碎碎念
大家好,我又来了。这期的主题要和大家分享许多艺术教育工作者透过各自的行动对特殊境遇青少年带来的影响。艺术是滋养心灵的力量,为处于特殊环境中的年轻人带来改变、希望和发展的机会。 美国管理学大师史帝夫柯维曾说过一个故事:「地铁上的一位父亲放任自己的孩子在车厢里大吵大闹,直到旁人上前质问他为何不管小孩,他才说因为他的太太刚刚过世了,他也不知道该怎么办⋯⋯实在是无能为力了⋯⋯」这个让人心疼的故事谈的是观念的移转观念改变,看事情的角度才能有所不同,而观念和品德息息相关。从事艺术教育工作,特别是要陪伴青少年,很多时候我们要找到隐藏在冰山底下的核心需求,才能找到问题的根源。吴静吉博士也曾告诉我学习戏剧是为了「成为一个完整的人」,认识自己、同理他人,并学著用多元的角度看世界与人生。青春期的我在缺乏爱与关注以及充斥暴力的环境成长,自小就是师长眼中的头痛人物,打架,跷课,放火烧教室,高中操行不及格被退学成了中辍生,因此流浪街头、为非作歹,更差点误入歧途,那样的晦暗青春就如同许多真实存在的特殊境遇青少年一样,渴望被承接、被温柔对待。幸运的是,当时的我遇见了启蒙老师张皓期,把我带进剧团工作,改变了我的生命轨迹,因为遇见「剧场」把我从「不是坐牢,就是死掉」的命运中拯救。 那些可能与我感受相同的青少年,无论是面临经济、身心或社会挑战,都可能在生活中感到无助、焦虑和孤立。被贴上标签的所谓「问题少年」,其实只是被问题所缠绕。剧场能为他们打开一扇通向创造力、表达和自我发现之门的窗,让这些年轻人因艺术获得一个探索自身身分和情感的媒介,唤醒内在力量,使他们能够超越困境并找到对自己的盼望。 这些年来,青艺盟串联社会各界的资源,借由「花样戏剧节」与「风筝计划」从单一的投入到扩大戏剧影响力的建构,让更多找不到方向、或是处于社会安全网边缘的青少年,在剧场成长并相信自己的人生也能绽放光芒。 我相信,只要能多带一个孩子回头,台湾的未来就有机会变得更好。
-
特别企画 Feature
困惑与怀疑,不该是青春期的主旋律
身处在身心变化急速、频率丰富振动阶段的台湾青少年,主体的需求(关于未来的徬徨、人际相处互动、外在条件比较、自我情绪梳理等)被忽略却是长久以来的现象。工商发展的现代社会,多数大人忙碌于工作,亲子之间有质感的沟通很多时候成了奢求,走进青少年心中的途径布满障碍与困难,网际网路科技化的当代,人和人之间的疏离感让我们活得愈来愈像一座孤岛。 相对于过去,青少年成长的环境已有180度的翻转,要求青少年努力读书、考试找个好工作,已经不能当作成长的单一途径或追寻目标。当每个人不再一模一样了,原本内化在心中的各种规矩可能已无法适用,我们又该如何引导孩子面对生命各种不同的大哉问? 现今的青春学子只要透过网路或手机就能探索许多未知的领域,「抖音一响,父母白养」这句玩笑话除了消遣与挖苦,也似乎成了预言般的隐忧。因为看见孩子们离不开手机,而开始担心他们过度沉迷、担心与现实生活失去连结甚至因此感到焦虑。如何让青少年不在茫茫网海中的花花世界里迷失方向,确实也成为现代文明的一道新题,等著我们来面对并化解。 其实换个角度思考这个问题,就如同这几年人类面对COVID-19一样,封控、清零并不是对应的方法,我们该如何和引导孩子在这个变化的时代里与网路科技共存,需要的是环境能给予理解、接纳与陪伴。面对病毒我们可以用疫苗来制造抗体来保护;建立青少年良善与正向的价值观,从教育开始、从艺术著手或许正是这个时代所需要的解方。 说到接触艺术,同温层之外的多数人仍会有忧虑,但我们可以静下来思考,担心孩子接触艺术会影响正规课业,或是害怕孩子们会把艺术当作生涯发展的选项。在国民教育里安排体育课的重点,是在建立运动的习惯与保持身体基础的健康动能,从不是为了要把孩子们当作职业运动员来栽培若我们用看待体育课的相同角度来看待艺术课程或社团活动,会不会有更多不同的理解与可能? 艺术是成长的媒介,课本之外才是生命真正的考题 台湾的青少年戏剧活动蓬勃发展源于1998年文建会主办的「青少年戏剧推广计划」,推动者吴静吉博士认为当时成人剧场与儿童剧场的发展已非常稳健,但属于青少年的东西是相对弱势,因此吴博士提供了一个概念:「让青少年用自己的话来演自己的故事」。 直至
-
特别企画 Feature 要社团 vs. 不要社团
戏剧社 PK 非戏剧社
当「社团活动」成为课纲的一部分,成为每周必须参与的固定课堂时间,真的能够提供学生属于「课外」的知识与技能吗?或者,这样还算是「课外」教育吗?当我们用成人的眼光回望自己的高中社团生活,或是用成人的方式制定相关规则,认为是教育改革的一环,对于现役高中生而言,真能感受到实质帮助?或是符合了他们的需求? 这次,我们与青少年表演艺术联盟合作,邀请参与花样年华青少年戏剧节的6位现役高中╱职生,分成「正方:赞成现行社团规划」与「反方:反对现行社团制度」,于纪念台湾文化觉醒的「台湾新文化运动纪念馆」,借由某种时空对照的画面构成与概念,透过高中生的彼此讨论,回扣当年台湾新文化运动对于「结社」的价值,进行一场能够畅所欲言、不按照任何规则的「微辩论」,以正方、反方交替陈述的方式进行。同时,也在他们都喜爱戏剧的前提下,以「戏剧社」与「戏剧参与」作为主要案例,作为辩论内容的说明。
-
编辑室碎碎念 Editorial
编辑室碎碎念
科技为人类生活与体验带来进步,时代的列车从不停止前进,乘客们从「婴儿潮世代」到「X」、「Y」、「Z」世代一齐见证了世界快速变迁的景致。出生在千禧年世代的新人类们甚至也都有了「a」世代的子女。而驶向未来的列车上如今也多了一位名为「AI」的乘客与我们一同前行,要去想像10年后的世界会怎样的这件事,可能多了更多的可能,相对的需要关注的议题也会五花八门。 放眼世界各国所面临的青少年议题都是相同的,面对网路和手机与我们的生活愈来愈密不可分,愈发稀缺的青少年世代和这个世界沟通的语汇与处世方法也一直在变迁。人们如何在这个一出生就成为数位原住民的科技时代里填补弥足珍贵的真实体验,如何建构生而为人的价值与实践,让世界的下一代不至于成为沟通与情绪的孤岛 自古至今伟大的艺术家与哲学家们无不肯定艺术之于人类的重要性,接触艺术能提升心智力量,参与艺术能帮助我们找到与自己的内在连结,体验艺术的美能启发创造力与同理心并且让生命充满韧性,这些呼吁在在都是不变的信念。 全球化的当前,我们都在面对变化而带来的挑战,若能从青少年阶段开始让参与艺术的经验普及,在这身心面对急促变化的黄金阶段及早体验艺术的美、感动与启发,艺术或许是一帖良方,也可能是种解方。 这一期杂志将目光聚焦在「青少年」,带著大家从台湾各个艺文团队经营的青少年戏剧节出发,同时看看世界上其他国家的近况,这次的企划也搜集了上百名全国各地青少年参与艺术活动的体验及参与社团活动的感受及想法,透过正反双方的讨论让青少年的声音得以展现。更邀请咨商心理师从专业的观点切入,分享社团能带给青少年的影响,同时也邀请到许多在学生时期就曾参与艺文活动社团的表演艺术工作者分享有趣动人的故事。 共融与永续是创造文化影响力不可或缺的关键元素,感谢《PAR表演艺术》杂志的多元与开放,让「青少年」也能有机会走入主流关注的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