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风车《哪吒闹龙宫》 1月13、14日两厅院艺文广场免费观赏
纸风车剧团2023年《哪吒闹龙宫》,原订于1月14日演出,文化部与纸风车为了孩子们可以安心看戏,宣布1月13日紧急加演一场。纸风车这几天密切关注天气消息,预报显示周六晚间约90%的下雨机率,挂心孩子们无法在下雨的天气自在的看戏,因此,紧急协调各部门单位调整工作行程,增加工作,连夜彩排,让周五加演可以顺利举行。
澳洲Griffith University大众传播毕。在媒体、出版业服务多年,以表演艺术新闻采访摄影、全台各地表演场馆、艺术节、音乐、戏剧、舞蹈节目等活动记录为主。目前为《PAR表演艺术》特约网路编辑。
纸风车剧团2023年《哪吒闹龙宫》,原订于1月14日演出,文化部与纸风车为了孩子们可以安心看戏,宣布1月13日紧急加演一场。纸风车这几天密切关注天气消息,预报显示周六晚间约90%的下雨机率,挂心孩子们无法在下雨的天气自在的看戏,因此,紧急协调各部门单位调整工作行程,增加工作,连夜彩排,让周五加演可以顺利举行。
艸雨田舞蹈剧场最新制作「逐流」,邀请旅美当代舞蹈家刘奕伶担任客席艺术总监,延续2021年「五色鸟ft.古竺颖│林廷绪│刘奕伶」实验创作计划,创作思维从五色鸟双人舞的创作扩及到「新竹的当下」,以更宏观的视角探索新竹在地议题,一方面拓展作品长度、继续深化舞作语汇,另一方面借由舞者编制上的改变,继续摸索编舞架构或方式,找出舞蹈创作和现今社会对话的可能。
被誉称「当代李斯特」的以色列钢琴家鲍里斯.吉尔特伯格来台,即将为观众带来拉赫曼尼诺夫C小调第二号钢琴协奏曲、浦罗柯菲夫C大调第三号钢琴协奏曲。吉尔特伯格在抵台记者会上畅谈这2首20世纪初的经典曲目,并现场即席演奏最喜爱的乐作片段。
台北市立国乐团与全民大剧团再度携手翻转历史,推出全新古装音乐剧《大画昭君~观落雁》,由指挥家吴瑞呈执棒北市国乐团演奏,作家张大春作词、谢念祖编导、李哲艺作曲;资深音乐人黄大炜、演艺人员孙协志、方宥心、罗美玲,舞台剧演员周明宇、林斌、吕绍齐及可爱小演员胖球、张城熙同台演出。
今年是台湾当代戏剧创作与美学研究巨擘姚一苇百年冥诞,由国立台北艺术大学戏剧学院主办系列纪念活动「Reboot・重新开始」,将以《X VOICE》姚一苇先生百年冥诞特展画下活动的句点。
顽剧场创作者黄凯临自法国贾克乐寇国际戏剧学校(Ecole Internationale de Thtre Jacques Lecoq)习成归国后的第一个长篇创作《月亮妈妈》,于2015年台湾首演,并于2016年前往法国、新加坡、上海等地巡回演出,灵活运用在法国及自义大利即兴喜剧习得的养分,演出佳评如潮。7年后,黄凯临迈入不惑之年的新阶段,经过这些年的表演与创作的沉淀累积,站在不同人生阶段、生命观看角度的视野,重新阐述关于记忆、回忆与生命的消逝,全剧几无语言的使用,全然透过精准掌控的肢体表演、层次丰富的表情渲染、细致灵动的戏偶制作,以及「默剧」、「小丑」、「面具」等元素,温柔探问生命中面对「失去」的必然课题。
晓剧场2022年度新作《战士,乾杯!》为作家黄春明文学作品,首度授权剧场演出,由致力于诠释经典文学的晓剧场导演钟伯渊执导,本周末于万座晓剧场演出。晓剧场继无障碍文学推广计划《鱼猫》,再度牵起黄春明与钟伯渊导演联手合作;《战士,乾杯!》从2019年启动,导演更走访好茶部落进行田野调查,历经2年的发展,终于在本周发表,随著鲁凯古调,在迷醉虚实之间,重现鲁凯石板屋内凝结的文化意义。
梦境往往反映一个人的真实心理,而在半梦半醒间做的「清醒梦」,则让梦境与现实生活更贴近。由新锐服装设计师李柏辰发想,结合编舞家田孝慈、音乐创作者王榆钧联合创作的《与清醒梦》,将替所有观众带来视觉、美感、心灵上的全新飨宴,仿佛走入一场虚实难辨的美丽梦境。
以隐晦迷人、引人发想的荒谬式舞蹈剧场为特色的稻草人现代舞团,即将于本周末在国家两厅院实验剧场推出年度制作《七体FIGURE 7》。擅长诠释和转译卡夫卡的稻草人现代舞团艺术总监罗文瑾,这次挑战不以文字或文本,而是以卡夫卡的涂鸦作为灵感来源,将图像里头隐藏的内容,转化成5个角色,用看图说故事的方式,透过舞蹈剧场形式呈现。
国家两厅院今年10月底即将成立届满35周年,作为台湾最「资深」国际级场馆,两厅院的历史几乎完整呼应著台湾表演艺术界的发展。因此,既是「庆祝」,也作为「检视与期盼」,两厅院特别企画两项活动──《平行剧场──轨迹与重影的厅院35》、「『NTCHaiR』智慧体──明日生存索引」,邀请大众透过展览、展演与论坛,重新面对经典的物件、文本与档案,设法理解不同时代与社会环境下的艺术诠释;此外,还可以线上线下对经典红椅互动装置艺术「『NTCHaiR』智慧体」提出各种人生疑问,获得专属的「明日生存索引」。
舞蹈空间舞蹈团原定5月份演出的《勥3》因疫情改为线上影像呈现展演,历经5个月的酝酿,延伸对压力的反弹,以旗舰版《虎克定律》进军2022桃园铁玫瑰艺术节。英国科学家虎克的力学弹性理论「虎克定律」说的是:「施力愈大、等待愈久,其生成的爆发力则愈强。」但艺术家不是要开物理课,而是将其转为实实在在的人生。
新编大戏《京昆戏说长生殿》和魔幻京剧《魔笛》是李宝春与台北新剧团近年精心创演的重量级制作,原订今年6月演出的计划因疫情延后,终于11、12月在台北国家戏剧院、台中国家歌剧院登场。
国立台湾美术馆主办的「问世间,情不为何物─2022台湾美术双年展」将于11月5日开展,本届主要特色除了视觉艺术外,亦呈现多项表演艺术作品,带给大家和以往不尽相同的感受。
由国立传统艺术中心主办的「2022承功─新秀舞台」剧展,将于10月20日起至11月13于台湾戏曲中心小表演厅鸣锣开演。自2016开办至今、来到第6个年头的「承功─新秀舞台」,今年广纳12团优秀戏曲团队、16位新秀,囊括歌仔、客家、乱弹、京、豫等5个剧种,共计12档、22场演出,不同剧种新秀同台拚戏,以功底相互激荡砥砺、交织出最不凡的青春歌。
国父纪念馆委托全民大剧团制作的50周年馆庆大戏《仁爱路六号》,将于本周六、日于国父纪念馆大会堂上演。此戏以喜剧视角,串起国父纪念馆自民国61年开馆至今发生的大小重要历史事件。
国泰金控与云门舞集迈入第27年合作的户外公演,因疫情影响2年未实体举办,终于在本周末于台北国家两厅院艺文广场盛大回归。演出呈现云门艺术总监郑宗龙2022年作品,从天光云彩汲取构思而成的作品《霞》,盼以艺术凝聚和鼓舞人心。
全民大剧团推出以「断舍离」为主题的音乐剧《倒垃圾》,找来赖佩霞、夏宇童、倪安东、吕绍齐、王镜冠、赖盈萤、刘朴等实力唱将共同演出,希望透过好听的音乐,让观众一起忘却烦恼。
眠时梦,醒亦梦,国立传统艺术中心第五届「戏曲梦工场」汇集6档全新制作,以戏曲之美为燃料,规划一场场无视疆界束缚、尽情迸发创意的梦境之旅,包含掌中戏、歌仔戏、京昆、粤剧等剧种元素,带来实验性十足的小剧场作品,将于11月19日至12月25日在台湾戏曲中心多功能厅集体作梦。
首届国家文艺奖得主、台湾第一位舞蹈博士,现年97岁的现代舞先驱刘凤学最受欢迎的经典舞码之一《布兰诗歌》,历经1992年轰动首演及2006年复刻重现,2022年新古典舞团《布兰诗歌》携手国立台湾交响乐团、台中艺术家室内合唱团、台湾体育运动大学舞蹈系、台中艺术家儿童合唱团及星光儿童少年合唱团,集结舞蹈、中世纪吟游诗歌及磅礡乐章,将于9月16日至18日三度重返国家戏剧院,重现听觉与心灵交融的震撼交响巨作。
威尼斯影展日前公布「沉浸式内容单元」入围名单,其中备受瞩目的是由现代剧场跨界VR360的河床剧团,导演郭文泰首度执导VR作品《遗留》,展现出他耕耘表演艺术及视觉艺术多年的创作功力,一举获得国际影展的肯定。《遗留》是河床剧团将其著名的沉浸式剧场「开房间计划」转化为虚拟实境的第一部作品。
本網站使用 cookies
為提供您更多優質的內容,本網站使用 cookies 分析技術。 若繼續閱覽本網站內容,即表示您同意我們使用 cookies,關於更多 cookies 以及相關政策更新資訊,請閱讀我們的隱私權政策與使用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