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振祖(右)于民国四十六年创办国剧私人科班,改制后即今国立复兴剧艺学校。图为本文作者钟传幸少时受校长王振祖赠送钢笔。(钟传幸 提供)
特别企画 Feature 特别企画/艺术教育/戏曲

戏曲,学以致用吧!

传统戏曲教育的内容与学制,需要配合时代的转变与社会的取向,重新规划与制订具有时代性、前瞻性与实用性的戏曲教育内容,如此才能与时代产生互动。

传统戏曲教育的内容与学制,需要配合时代的转变与社会的取向,重新规划与制订具有时代性、前瞻性与实用性的戏曲教育内容,如此才能与时代产生互动。

近日媒体上,赫然出现几所大学的促销广吿,特别是中山大学的「就业保证」,似乎显现了部分教育机构,开始对「学以致用」的觉醒,而这正也是传统戏曲学校所最需要的经营理念。时代不同了,我们需要一套能学以致用的现代戏曲教育。

一天,约稿的电话不意而来:「以你坐科八年,大学、硏究所又都修的是戏剧,再回到母校任职任教的心情,回顾一下传统戏曲教育,如何?」孰知这回顾的心情竟是五味翻涌,「顾」之不堪其重。

民国三十八年国剧随著政府登陆台湾之后,没多久便像麦子落地生根一般,从民间到政府相继开办戏曲教育机构,至今已近半个世纪了。这段期间,有许多变化,也有许多沧桑,在面对下一个世纪的当口,的确,是该停步深思,回顾戏曲教育的得与失,从以往的经验中学习如何往前走。因此,请容许我以过来人的身份,对戏曲教育如何对应现代社会所需,让学生出了校门能学以致用,提出一点浅薄的反省,就教于方家。

复兴、国光承教统

在台湾培育传统戏曲演员的学校,目前剩下两所,「国立复兴剧艺学校」与「国立国光艺术实验学校」。复兴成立于民国四十六年,是名票「啸云馆主」王振祖为培养戏曲后继人才所创办的私人科班,学制七年,免学费供膳宿。民国五十七年奉改制隶属教育部,成为我国第一所纳入正规教育体制的戏曲学校。训练采八年一贯制(10-18岁),毕业后可取得高职学历。

七十七年据教育部订定颁布之「剧艺学校国剧科课程标准」,复兴剧校在专业学科上开设中国戏剧史、艺术概论、发声训练、音韵、剧本硏读、表演心理学等课程,戏曲教育可谓往前迈进一步。

成立至今已近不惑之年的复兴剧校,共培养了481位学生,进入戏剧界工作的却只有178人,转行者高达约240人,其中247人曾继续升学,其他57人不知去向。

国光艺校成立于民国七十年,原为国防部艺工总队创办的「综艺训练班」,当年仅设置音乐、舞蹈、戏剧(话剧)及特技等四科。越四年(74),原分别隶属陆、海、空的三军剧校:小大鹏(注1.)、小陆光、(注2.)、小海光(注3.),奉命合并纳入国光艺校,该校由是开设国剧科。迄七十七年经教育部核准,改校名为「国光艺术实验学校」。

去年(84)三军剧队解编,该校遂由国防部转隶教育部,栖息军中多年的国剧教育,亦正式纳入国家教育系统中,国剧科改称为「京剧组」,学制同样采八年公费制。

复兴剧校与国光艺校均设有剧团。复兴国剧团成军于五十二年,成员多以校友为主干;国光剧团成立于八十四年,团员则由以往三军剧团团员组合而成。前者是以校领团,后者是以团领校。不论采何种方式,学校、剧团的功能应是各有所专。

学校,是科班生「学」的地方,著重学习与实习,为教、育而教育。

剧团,是学而后成为演员「用」的所在,需让演员把所学发挥出来,达到学以致用。

延伸深造之途

戏曲的延伸教育亦有两所学校,分别是私立文化大学及国立台湾艺术学院。

民国五十二年,文化大学开风气之先创办戏剧系国剧组,以一般高中生为招收对象。五十五年因招生不足额停办,六十一年卷土重来,并延聘已故戏剧家兪大纲教授担任系主任。

文化学制采四年制,修习128个学分毕业。六十五年文大为(国)剧校学生开办保送甄试制度,成绩优异的剧校生通过考试,可进入大学继续深造。自六十一年到今天,文化大学国剧组估计约培养了1000名学生,但留在戏剧界工作的人,寥寥可数。

国立台湾艺术学院前身为创立于民国四十四年的国立艺术学校,该校设置高职国剧组,招收一般初中毕业生,四十六年奉改为五年制专校。四十八年因报考人数太少曾经停止招生。

民国七十二年国立艺专特别为剧校高职毕业生的延伸教育,筹设四年制夜间部戏剧科国剧组,修习106学分取得专科文凭。设科至今(85年)已毕业了将近200位具有专业技能的校友。不过据悉,因报考人数日益减少,该校又将于八十五学年度再度停止招生。

五招扭转高失业率

以上几所戏曲教育机构历年培养学生的人数,到目前在戏曲界就业的现状来看,戏曲教育是属于高失业率的科系之一。这不但是人力、财力的高度浪费,更带来一连串的恶性循环:

没人才,就不可能有好戏看

没好戏,就不会有观众

没观众,剧场就没生命

没生命,就渐渐会式微

冷静探究,为甚么会造成如此惊人的流失数据,想来主因不外两方面:

第一、所学用不上:剧团有限,现有的就业市场容不下每年毕业的学生,所学用不上,只好改行。

第二、要用的却没学:戏曲是个综合艺术,除了演员的表演外,它还需要剧本、导演、编曲及舞台、灯光、服装设计、剧务行政等配合,但长久以来传统戏曲教育一直以训练演员为主,对于现代剧场所需的人才,并未有所培养教导。

传统戏曲的教育内容与学制,实在需要配合时代的转变与社会的需要,重新规划与制订具有时代性、前瞻性、与实用性的戏曲教育内容,如此才能与时代产生互动。而这一代的戏曲工作者,除了对艺术的传承与创作之外,还需尽一份教育代沟的摆渡责任。在具体的作法上,我以为可以从几个方向同时进行:

第一、培养师资:立即培养具有教师资格(具有教育学分)的戏曲术科老师,并由其担任班级导师。同时,要求在剧校教一般学科的老师,需具有戏曲常识的素养。学、术科配合教学,例如术科在学〈空城计〉时,学科则配合讲解〈出师表〉。

第二、编撰教材:成立教材编撰委员会,针对戏曲教育的学、术科做教材编撰。

A.术科教材:以往科班训练,通常采口传心授法,学生从老师的唱念中,用有限的文字能力来抄单篇(个人在戏中的词儿),因此常常错字连篇,语意不通。在不懂剧本、不明了角色间的关系、冲突下,学生怎能演得好,唱得感人?术科教学要有教材辅助,让学生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术科教材包含有:剧本、词曲析赏、曲谱、锣鼓经、剧情说明、角色分析、出场序、服装表、时代背景说明、作者介绍等。并且运用电化教学,观摩名伶演出,比较各流派表演特色,讨论优缺,配合学生条件发挥其特长。

B.学科教材:将国小、国中义务教育及高职教育之文史教材,做一连贯、系统性的整理编撰,配合术科进度教授。例如术科在排〈吃糠〉,学科则上〈琵琶记〉;术科在排〈贵妃醉酒.小宴〉,学科就可上〈长生殿〉、〈长恨歌〉,提高学生学习情绪,对学习如何揣摩与掌握剧中人有所帮助与启发。

第三、加强通识教育:我国有义务教育法,因此课程需兼顾九年义务教育的基本内容,这是每一位国民的权利。如此,剧校学生万一中途转学,可以衔接得上。同时,为了培养学生具有起码的通识认知,在行政、经费配合的情况下,于寒、暑假加授美劳、绘画、唱游、体操等与剧艺有关连的课程,培养学生在专业技能外,具备基础通识能力。

第四、顾及养成教育中的心理辅导:戏曲养成教育从十岁到十八岁,是人生关键性的成长阶段,由于父母不在身边,其身、心变化需有专业心理辅导员来予以纾解、教导,建立学生健康的心智,培养正确的人生方向与目标。

第五、均衡培养各项人才,建立现代剧场观念,开拓新市场:在高中、大学阶段,排入剧场之编剧、导演、作曲、舞台设计、灯光设计、服装设计、戏剧行政等课程,并可依其性向选择专攻科目。另外如电视戏曲导播、广电戏曲主持人、艺文导览解说员、剧本翻译、戏曲理论撰述、戏曲经纪人、学生辅导员等,都是可以开发的领域。戏曲市场是可以靠努力去创造的,正如台塑、宏碁电脑等,不都是从零到有的吗?我相信,事在人为。

凤凰花开,八月间学校又招进了一批要学戏曲的小朋友们,小小的身躯,穿著不太合身的练功服,正在压著腿,依稀又看到了当年的自己,回顾这一路而来的学习历程,我心中默默的祷吿,让我们从以往不足的教育环境中,学习到如何为下一代设计出「符合时代的新戏曲教育」,使他们站在我们的肩膀上,站的更高、看的更远。

我们努力有多少,下一代的希望就有多少!

注:

注1.小大鹏:创立于民国四十四年,是当年空军总司令王叔铭将军,为「大鹏国剧队」储备后继表演人才,而创办五年制的公费戏曲训练班。四十八年奉国防部令改组称为「国剧训练班」。五十二年教育部立案核准,改制为「大鹏戏剧实验学校」。嗣于七十四年与小陆光、小海光剧校合并到「国光剧艺实验学校」。

注2.小陆光:五十二年陆军总部艺工大队,为所属「陆光国剧队」培养演员成立「陆光国剧幼年班」,为七年制公费戏曲训练班(坐科六年实习一年),并以「陆光胜利建国成功」八字为排字班别,初期每五年招生一次。

五十六年校址迁往木栅,翌年招收第二届「光」字班,学制改为十年。六十九年改名为「陆光剧校」。七十四年与小大鹏、小海光剧校合并到「国光剧艺实验学校」。

注3.小海光:五十八年「海光国剧队」在高雄左营成立「海光训练班」培育演员,六十四年北迁到台北淡水,六十八年奉准设立「海光戏剧实验学校」。七十四年与小陆光、小大鹏剧校合并到「国光剧艺实验学校」。

 

文字|钟传幸 复兴国剧团团长

新锐艺评广告图片
广告图片
欢迎加入 PAR付费会员 或 两厅院会员
阅读完整精彩内容!
欢迎加入付费会员阅读此篇内容
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
Authors
作者
免费订阅电子报广告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