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歌仔戏剧本硏读」石文户导演上课。(复兴剧校歌仔戏科 提供)
特别企画 Feature 特别企画/艺术新课堂/歌仔戏

学、演相濡的新科苗

复兴剧校歌仔戏科

歌仔戏科学生预定坐科六年,教学方式有别于过去师徒口传心授的学徒学艺方式,而以系统化的教学课程,将国中、高中一贯制六年课程设计,朝向培训专业歌仔戏人才的方向施予教育。

歌仔戏科学生预定坐科六年,教学方式有别于过去师徒口传心授的学徒学艺方式,而以系统化的教学课程,将国中、高中一贯制六年课程设计,朝向培训专业歌仔戏人才的方向施予教育。

国立复兴剧艺实验学校歌仔戏科,为目前国内唯一正式科班训练歌仔戏人才的学校,设科于民国八十三年八月。

为平衡戏剧教育发展,复兴剧校于民国七十九年提出「成立地方戏曲科评估小组」建议。嗣后教育部责成复兴剧校于民国八十年四月起,办理筹设地方戏曲(歌仔戏)科座谈会议,陆续邀请专家学者发表意见。期间最具关键的是八十一年初李登辉总统接见明华园歌仔戏团,指示当时总统府秘书长蒋彦士关切歌仔戏教育问题。经过五次筹备会议后,八十二年七月复兴剧校成立了「歌仔戏科筹备小组」,八月,奉教育部核定复兴剧校成立「歌仔戏科」,展开八十三学年度招生,本土戏曲教育于焉诞生。

坐科六年

第一届歌仔戏科新生八十名,均为国小毕业成绩乙等以上,通过语音、体能与想像艺术表演三项测验。尽管不需要有歌仔戏功底,仍然有部分学生在考入歌仔戏科前就已经学过歌仔戏,有的是剧团的孩子,有的则是在国小阶段接受过歌仔戏薪传教学。他们愿意报考及就读复兴剧校歌仔戏科,除了受家庭影响外,对表演生活也充满了向往。八十名新生在开学后加入四名国剧科转科学生,共计八十四名歌仔戏新生力军。

歌仔戏科学生预定坐科六年,教学方式有别于过去师徒口传心授的学徒学艺方式,而以系统化的教学课程,将国中、高中一贯制六年课程设计,朝向培训专业歌仔戏人才的方向施予教育,重要课程包括:1.歌仔戏唱腔、剧艺分科;2.排练演出;3.剧本硏读;4.歌仔戏语文;5.曲牌教唱;6.识谱听音、戏曲观摩讨论;7.脸谱与容粧;8.基本功、把子功;9.毯子功;10.身段练习。

本著因材施教的原则,学生在第一年就由歌仔戏剧艺老师们根据学生的音色、音域、脸形及体形等条件,给予不同行当的分组教学。第一年分三组:小旦组、小生组、老生组。第二年分为四组:小旦组、小生组、老生组、丑组。第三年以后,仍分为四组教学。在第一年、第二年学期当中,教师若发现学生的分行学习不甚理想,或学生自行提出改学其他行当,经过申请转组手续,由剧艺教师们共同测试认可后,即可转组。如测试后,剧艺教师决定该生不适合转组者,则必须留原组上课。

剧艺分行教学至第二年增加了小旦与小生组合并「对戏」学习的课程,小生、小旦组同时各有一名小旦与小生老师指导,如此一来,就更能进入戏剧表演的状况。在有戏要演出之前的排练课程中,其他行当学生亦作弹性组合,施予戏中不同场次演出的行当角色训练。较为特别的课程是「识谱听音」训练,两年来的进阶学习,学生对于五线谱、简谱、工尺谱以及锣鼓谱都能熟识及运用练习。此外,「歌仔戏语文」与「歌仔戏剧本硏读」课程,将学生自不会或不太会说闽南语,训练成为能以闽南语流利沟通表达,能以闽南语朗诵汉文诗词,使学生的唱(唱腔)、念(口白)逐渐摆脱「臭乳呆」或「外省腔」的闽南语。紧密的课程和严厉的训练,并不是所有新生都能够适应接受的,第一学年结束,已有十三名学生辅导转学至一般国中就读,第二学年结束迈入第三学年时,剩下六十多名同学。

频上舞合,表演即学习

在外界翘首期盼下,这一批歌仔戏新兵也陆续展现他们的学习成果:八十四年三月十二日复兴剧校三十八周年校庆时,成立不到一年的歌仔戏科,在学校操场搭舞台首次展演《陈三五娘》中的一折及「扮仙戏」〈逛花灯〉做为压轴节目,当时全部七十一名学生都粉墨登场,其中扮陈三(小生)的曹雅岚、扮益春(小旦)的廖玉琪、扮福仙(老生)的刘冠良,以及扮猪哥姆仔(彩旦)的简萱楡,都有令歌仔戏界先进感到讶异和赞叹的表现。

同年八月,歌仔戏科师生于国家戏剧院联演《什细记》。有人认为这是一种「揠苗助长」的做法,可能会比打压歌仔戏更糟;也有人认为学生藉著几位挑大梁的老师廖琼枝、唐美云、陈升琳以及林显源,这种老干挟带新枝、以戏磨戏的方式,既可让学生们强迫成长,亦给予老师们在短时间内展现成果的压力与薪传的使命感。无论如何这首度公演给予歌仔戏科师生极大的鼓励,同时也获得了许多珍贵的建言作为日后教学与演出之借镜。

继《什细记》之后,陆续不断推出取自不同戏码、由不同行当主演的折子戏。例如:《陈三五娘》的〈磨镜〉、〈留伞〉;《曲判记》中之〈探案〉;改编自国剧的〈摇钱树〉、〈盗仙草〉、〈哪吒闹海〉、〈辕门斩子〉;配合反毒教育的新编戏码〈黑栈〉;北管戏〈天官赐福〉等等。八十五年五月,参加台湾艺术教育馆推展传统戏曲活动,歌仔戏科推出第二出大戏《杀猪状元》,学生以分场接力方式全部投入演出。

二年来歌仔戏科演出足迹遍及全省,包括桃园、台中、台南、高雄等地,今年十一月并前往金门演出。预定明年五月将参加台北市传统戏剧季表演,推出另一大戏,六月将受邀至美国演出。接二连三不断的邀约,使歌仔戏科师生们整年忙得不可开交,却也欣喜大家不断的在戏中成长。

除了动态表演交出了成绩以外,在静态的教材编辑方面亦投注大量心血,两年的教学及教材硏究,歌仔戏科编辑出版了七册初阶基础教材:「歌仔戏唱腔」、「歌仔戏识谱」、「新编〈三字经〉」、「台湾话音韵入门」、及歌仔戏剧本三册《什细记》、《陈三五娘》、《山伯英台》。

歌仔戏科采区隔招生,三年一招,八十六学年度将是第二届招生,希望经由第一届学、演、教的经验,使未来歌仔戏学习之路更为精进有效。

 

文字|游素凰  复兴剧校歌仔戏科教师兼推广组组长

新锐艺评广告图片
广告图片
欢迎加入 PAR付费会员 或 两厅院会员
阅读完整精彩内容!
欢迎加入付费会员阅读此篇内容
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
Authors
作者
新锐艺评广告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