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律动最要紧的就是感受所有音乐元素,并把感受付诸动作。(作者 提供)
特别企画 Feature 特别企划/剧场训练/达克罗兹律动教学

奇妙的达克罗兹律动教学

这是一种极为特别的教学方式,主要是要求学习者以肢体感应并理解、表现音乐。

这是一种极为特别的教学方式,主要是要求学习者以肢体感应并理解、表现音乐。

国立北师院铺著地毯的教室里,一群身材不大「标准」的舞者,正随乐舞动,姿势既非古典舞蹈亦非现代舞,姿势个个不同,但却都契合琴声,表现出六八拍子的韵味。琴声乍转为三四拍,霎那间,舞姿又是另一番景象。

钢琴上没有琴谱,略为佝偻的老太太聚精会神地盯著舞者,手间淙淙流出的琴声相当有音乐性,或六八或三四,拍子的特性明显易辨,每当大家适应新拍子后,她随即转换拍子,舞者手舞足蹈之余,耳朶一刻也没闲著,灵敏迅速地随著琴声的拍子,变换调整自己的动作,不敢掉以轻心。偶尔老师也开开大家玩笑,好像要换拍子却没换,稍不留神就会上当变换了动作,没上当者暗呼「好险」,上当的也不以为忤,连忙改正,戏而不谑的气氛洋溢著整个会场。不旋踵,琴声戞然而止,老师从观察中得知大家已掌握六八及三四拍子的差异。她从琴上起身,走入人群中开始讲解下个练习,并举例比划了几个动作,略为佝偻的娇小身子陡然伸展,脚步轻盈,举手投足间流露出一股说不出的优雅自然。讲解完毕,她返琴前,学员则侧耳倾听跃跃欲试,一场结合耳朶与肢体动作的舞动又即将开展。

律动使学生创作空间更为宽广

这一幕就是国立北师院今年达克罗兹音乐教学法研习会中「律动」课的情景。「律动」─Eurhythmic是达克罗兹教学法的中心,三大教学项目中的另两项─音感训练(Solfège)及即兴创作(Im-provisafion)往往也藉著律动的方式执行。律动并非舞蹈,姿势美妙与否并不重要,要紧的是耳朶能否感受到音乐的曲调高低、节奏、力度、曲式……等元素,并把所听、所感受及理解的东西以肢体动作表现出来。音乐为主体,主导动作的力度、速度,及挥洒的空间,不再只是烘托辅助动作。律动也不是韵律操,不须模仿老师人人整齐划一,可以各有各的方式表现,教师往往只有「不要只有手动,脚也可以移动」、「蹲低一点」类似的提示,使学生创作的空间更为宽广。

以肢体来感应理解及表现音乐,对被教导要正襟危坐聆赏音乐、自己演奏也不要过分摇晃的音乐家而言,似乎有点匪夷所思。但是这教学法却是由货真价实的音乐家、而不是舞者所创。

作曲与指挥训练达克罗兹

爱弥儿.沙克.达克罗兹(Emile Jaques-Dalcroze, 1865-1959)学的是理论及作曲,但是天生求知欲强烈,音乐及相关艺术的涉猎极广,因而能创出令人耳目一新的教学法。达克罗兹出身于瑞士小康之家,母亲受瑞士教育家佩斯特洛契(Pestaloezi)理念之影响,十分重视亲子教育,家中父母子女时常重唱联弹,刻意营造音乐环境。达氏果不负期望,七岁即能作曲,曾先后赴巴黎及维也纳求学,受教于德利伯(Leo Delibes)、佛瑞(Gabriel Fauré)及布鲁克纳(Anton Bruckner)门下。除作曲外,达克罗兹于一八八六年亦曾担任阿尔及利亚歌剧院的副指挥。

学习作曲必须研钻前人作品,分析其技法,从事指挥,则必须在钻研跳离理论后,推敲以何种手势、肢体语言、面部表情,来传达给乐团团员自己分析的心得以及所欲表达的情感。作曲及指挥这两种音乐学习,促使达克罗兹创出强调知性理解融合感性表达,藉诸协调的肢体动作表现的音乐教学法,而歌剧院的工作,使他音乐学习的触角,伸向戏剧及舞蹈的领域,而阿尔及利亚的环境让他接触到阿拉伯的民俗音乐,不规则的拍子使达克罗兹了解各种民族节奏语法不同,演奏方式也大相迳庭,因而创出特有的拍子节奏记谱法。

音乐学习的路,达氏一路走得相当顺利,若是他未到瑞士日内瓦教书,今天恐怕就没有达克罗兹教学法。达克罗兹一八九一年来到日内瓦音乐院,担任和声学、作曲及音感训练的课程。他最先注意到学生演奏上的困难。

学生空有卓越技巧,指头动得很快,但是有的节奏不准,有的则是整曲稀里呼噜带过,完全听不出弹的人对和声、段落、曲式的分析与理解。音乐院不是没有开授和声和曲式学的课程,但是学生在学乐器时,似乎又把理论搁在一旁,不去分析所弹奏的曲子。音乐院里,试唱听写课的设置原意在训练耳朶敏锐,但是学生往往一遍一遍地练习使手指更快更灵巧,却不以视唱听写所培养的听力来评鉴自己弹奏的优劣,遑论演奏的音乐性,往往呈现的是机械性的技巧表现。而理论的训练则又过分知性,和声学练习不去听各个和弦特有的观点以及和声动向的紧凑松宽,只是背诵刻板繁复的规则,达克罗兹认为音乐院的课程失之于科目林立,又互不相干:演奏不应用理论分析,也不用听力,而理论课也不重视听力。正确的音乐学习应该融合敏锐听力、知性分析以及情感的表现。

无意中,达克罗兹注意到节奏老弹不准的学生,走起路来倒是左右均衡顺畅,没有节奏不准的现象,于是断定大部节奏问题不在生理缺憾,而在由听一肢体表现这套系统出了问题。耳朶先听辨,而后制达神经讯号到肢体,肢体再做动作。任何一环节出问题,节奏都有可能不准。耳朶听辨不出差异,由经讯号传导过慢或失真,肢体动作协调不良,都会导致弹音不准的问题。

惟有身体充分感受、表达音乐,才能顺利修习乐器

感训练(Solfège)以及即兴创作(Improvisafion)。音感训练与一般视唱听写课有所不同。首先,音感训练常以律动方式实施,因为动作可以加深印象,动作大而沈重或代而轻巧,可以加强听者对低沈的和弦或淸亮短促的高音之间的分辨。其次,达克罗兹的音感训练往往结合乐理理论。例如一段八小节的简易旋律视唱,对熟悉音乐者原是轻而易举,但教师若指定每遇二度音程必须略而不唱,演唱者就不能只做机械式反应,而必须在瞬间分析辨觉出二度音程,将之省略不唱,迫使演唱者养成分析所唱曲调的习惯。

达克罗兹教学方法相当注重即兴创作,尤其是教学者必须有乐器(键盘乐器尤佳)的即兴弹奏能力。例如本文第一段所描绘的情景,为了教Hemiola中二与三的转换,教师要能即兴弹出六八与三四拍子转换并视学生的反应,要求学生也即兴弹奏出六八与三四拍子转换的音乐,学生吸收慢的,可能要在三四或六八两种拍子上分别停久一点,而学生吸收快的,可经常换拍子,并且偶尔出其不意设陷阱,考验学生是否够专心,能否听出细微的分辨。而市面上,极少有现成的曲子又是三四及六八拍子,并且经常转换,而转换频率可以随学生程度调整的。因此教师必须训练自己即兴创作的能力。

注重结合音乐理论

达克罗兹教学法的即兴弹奏和音感训练一样,都注重结合音乐理论。不能天马行空不知所云,必须先认淸要教的音乐要素,例如前述的三四与六八拍子,就必须掌握并弹出两者不同的特色。此外,在训练过程中,常会指定以某个终止式即兴弹奏,逼得要认真思考听辨和声语法,长久下来,对自己演奏曲的分析及听辨能力都大有助益。

目前台湾学习达克罗兹教学法者,较诸柯大宜、奥福、铃木者少。其实此种教学法不但形成较早,且影响奥福律动及柯大宜的视唱训练,并对现代舞蹈及戏剧亦有相当贡献,对音乐教育者固然値得学习参考,对从事演奏者而言,就磨练自己听力、加强理论分析与演奏之结合、提高肢体协调能力、丰富音乐表现内涵,都是相当値得探究涉猎的音乐教学法。

附注:进修学校以美国而言,下列学校提供完整的课程供学生修毕取得证书(certificate)及教学证书(license):匹兹堡的卡内基、美仑大学(Carnegi Mellon Universify),纽约的曼哈顿音乐院(School of Manhatten)剑桥朗吉音乐院(Longey School of Music in Cambridge, MA)。详情请洽美国达克罗兹协会(Delcraze Sociefy of America),至于最高证书(Diploma),目前只在瑞士日内瓦达克罗兹位心(Insfitnte Jaues-Dalcroze in Geneva, Swif-zerland)才有核发。

 

文字|杨艾琳  国立台北师范学院音乐教育系副教授

艺术家请回答-吴珮菁广告图片
夏佑体验广告图片
欢迎加入 PAR付费会员 或 两厅院会员
阅读完整精彩内容!
欢迎加入付费会员阅读此篇内容
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
Authors
作者
免费订阅电子报广告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