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似说书人角色的
音乐主旋律回转、变奏著
犹如「暴雨」穿透性的指涉
在初冬的午后聆听著《暴雨将至》,感觉到那庞大、缭绕的音符翼幕下闪烁的人性亮光,犹如在乌云背后乍现的阳光旋律线,以极限音乐与民族音乐交叠的吟诵风格。远远地穿透阴霾、洒落在大地之上,呼唤那迟迟未至的暴雨。
整个影片的内外,都是一则动人与忧伤的传奇。
引燃火线
传奇,是介乎神话与日常情爱之间的桥梁!神话属于遥远的过去──在希腊诸神的奥林匹亚殿堂里,俯视人间的种种征战与纠葛,烙印下神祇掌端的魔法与命运封印:日常情爱则归于太平岁月里升斗小民的琐碎、叼絮,在繁琐中透著一种平凡的幸福与慵懒。《暴雨将至》里马其顿王国的末裔主角,站在战争的边缘上,处在过去帝国光荣的神话颓圯斜影下,与欧洲冷漠的繁华世界背影之间隙缝的根壤上,开出一片凄美、灿红的荆棘之花。
故事从僻静的、遗世独立的山城修道院里开始,有著虔敬、淸澈眼神的年轻修士,奉守著禁语的誓言,站在红澄澄的蕃茄架边,目睹著一场(人生)暴雨的即将到来……;音乐以一段充满民族风味的索特琴(psalter)旋律拉开,锣、钹、响葫芦、鼓等打击乐器,编织成一片密布在后的背景之网,动人的旋律以接力的方式,不断地接续下去,从索特琴到笛声、人声吟唱,贯穿了整部影片,仿佛是命运丝线的张布……;流著马其顿土地脉动的编导米柯.曼彻夫斯基(Milcho Man-chevski),在纽约大都会时髦的影音行业中穿梭著,回到战火延烧的故鄕──南斯拉夫的史柯杰(Skopje, Yugoslavia)后,就此引燃了他生命中的传奇火线,故事从笔下延展到镜头之前……
暴雨之前
三个看似独立却互相牵引的爱情故事,架构了整个《暴雨将至》的情节:年轻修士与避祸村女之间不可能的爱情、一名伦敦杂志社中年女(影像)编辑对爱情的徘徊与抉择、身兼修士叔父与编辑情人的战地摄影师亚历山大(伟大而早逝的马其顿帝国君王之名!)的返鄕情节。片头的「暴雨」,成了片中最重要的一个隐喩与象征,它或是摧毁一切的战争(影片拍摄期间的波士尼亚战事、片中描述的阿尔巴尼亚种族仇恨、杂志编辑眼中的战火图片、摄影师镜头猎取下的战场)、每个人心中阴郁幽深的挣扎(修道院中其他修士的恐惧/隐忍、年轻修士对爱/誓言的取舍、女编辑对丈夫/情人的选择、摄影师对虚名/鄕园的认定)、也是爱情的失落与飘忽、命运的乖舛与循环……在暴雨之前,是对每一个人内在情感与心念的严酷考验。
同样地,近似说书人角色的音乐主旋律,也在不断地回旋、变奏著,牵系了三则故事的敍事,犹如「暴雨」笼罩一切的穿透性指涉。悠扬的索特琴声、沙哑的笛声、淸脆的拨弦吉他,落在一片绵密的管弦、打击乐器之前,是勾勒主旋律的要角;在下一个乐段,转交给人声的吟唱去接替敍说;不久后,又再度回到类似的段落变奏中,形成一种紧密的循环结构。不同于古典音乐的对立模式,这种以单音主旋律的铺陈,与剧情发展的人际脉络相扣连,个中人声的吟咏,就恍如潜匿在管弦乐声中的伏流,又像是潜意识中婉蜒的记忆轨迹,时而冒出、时而缩藏,将痛苦、忧伤、向往、深沈、淸明的种种,全扫入一片浑沌的音声帘幕之中。要仔细分辨其中的旋律与乐器,犹似在暴雨前面对著整片山风的吹拂,只能感觉到命运的召唤与魅惑之力……
「三」谜
米柯.曼彻夫斯基在历史与鄕情的召唤下,拍出了他这第一步的剧情长片,也拿下了一九九四年威尼斯影展的三项荣衔:金狮奖、费比西评审奖、第一届柯达影片奖。这位在一九八一年毕业于美国伊利诺大学电影系的导演,曾于一九八六年以《1.72》一片获得贝尔顾瑞(Bel-grade)动画电影节的最佳实验电影奖;或许和数字特别有缘的他,并不曾料到这一鸣惊人的传奇故事会降临于身。而《暴雨将至》中一再显现的「三」的组合,可能也和这则传奇有著冥冥中未可知的关连吧?三段式的电影;三位关系特殊的主角;第二段故事的三角恋情;三项威尼斯影展的相关奖项;三位合作配乐但身分恰似谜团的作曲家Zoran Spasovski、Zlatko Orig-janski、Goran Trajkos-ki,取了一个和沙皇末代公主同样的团名Anastasia──或许意味著一个不可解的谜题或传奇故事,从这部影片的音乐中得到了重生……是一个新的循环的开始。就好像影片的末尾,又回到了片头未曾经历暴雨的年轻修士与红艳蕃茄旁,天地静好的光阴……,对一个循环的圆来说,开始与结束,又有什么差异呢?
文字|刘婉俐 音乐文字工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