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AR表演艺术
回应与挑战 回应与挑战

从歧视到注视、从技术到学术

舞蹈研究之我见

本刊今年一月号「舞蹈论述初探」的特别企画中,三篇文章的作者分别从自身专长和兴趣的角度,提出关于舞蹈研究的重要议题,突显舞蹈研究的现况,但也有遭遇到的误解。本文作者欲借此机会回应「舞蹈论述初探」,并表达个人对舞蹈研究的看法。

本刊今年一月号「舞蹈论述初探」的特别企画中,三篇文章的作者分别从自身专长和兴趣的角度,提出关于舞蹈研究的重要议题,突显舞蹈研究的现况,但也有遭遇到的误解。本文作者欲借此机会回应「舞蹈论述初探」,并表达个人对舞蹈研究的看法。

今年《表演艺术》杂志一月号的「舞蹈论述初探」特别企画(编按:参见本刊第九十七期),刊载三篇有关舞蹈研究的专文。分别是廖抱一从拉邦舞蹈研究的角度撰写的〈舞蹈:历史的巨视与微视互动的媒介〉,趟绮芳报导「舞蹈研究与台湾新世代的展望」研讨会的文章〈理论与实践对话的开始〉,以及王墨林从剧评人的角度发表的〈当舞蹈被书写化后〉。此三篇文章的作者分别从自身专长和兴趣的角度,提出不少关于舞蹈研究的重要议题,也突显舞蹈研究的现况和遭遇到的误解。

笔者身为英国舞蹈研究博士以及台湾舞蹈教育界的新成员,希望借此机会回应「舞蹈论述初探」,发表个人对舞蹈研究的看法。

什么是舞蹈研究 舞蹈研究的发展

「舞蹈研究」原来的英文名称是"Dance Studies",是近二十年来在欧美学术界逐渐蓬勃,关于舞蹈创作、演出、欣赏现象的研究。顾名思义,舞蹈研究的焦点是舞蹈,它的英文名称Dance Studies的复数型显示出它多种起源、跨学科的特质。早期它的理论依据是来自于文学、史学、哲学、社会学和人类学中与舞蹈有关的理论,后来则加入舞蹈本身的研究方法。舞蹈研究是一门理论与实际兼顾、技术与学术理论并重的新兴舞蹈学门。

舞蹈研究在欧美学术界的迟缓发展,不只是反映出舞蹈长期在西方社会受到的压抑。它更反映出近二十年来舞蹈从被大众歧视到受到学者注视、从技术训练发展到学术研究的巨大转变。而舞蹈研究在去年交通大学举办的研讨会中被正式引进到台湾,也象征台湾学术界急起直追、另创新局的契机。

许多关于舞蹈研究的文章大多将舞蹈被歧视、乏人研究的现象归咎于西方社会从身心二元论发展出的价値标准,在欧美传统以及其影响范围内,人们推崇头脑、心灵以及理性思维,贬抑身体、物质和情绪反应。舞蹈因为是以身体为主要表现媒介的人类活动,便因此受到压抑和歧视。此外舞蹈被认为是最不稳定、最无法掌握的现象。因为舞蹈除了需要使用每天状况会有变化的人体之外,又运用时间和空间的元素。舞蹈不像是传统的艺术品可以独立于人之外,因为舞蹈作品本身与将其具体呈现而出的舞者息息相关,很难分开来谈。

舞蹈和音乐以及戏剧一样是稍纵即逝的,但是音乐和戏剧还有乐谱、剧本等比较可以为公众所接受的记录方法。舞蹈至今虽然有拉邦舞谱(Labanotation)以及班尼斯动作舞谱(Benesh Movement Notation)等记录方法,但是这些是非常专门的记谱方法,常人无法运用。况且以上两种舞谱都是到二十世纪中期才发明,不如乐谱、剧本的运用来得久远、广泛。在社会文化价値和记录方法两个层面看来,舞蹈被视为边缘文化、不受学术研究青睐是其来有自。

来自舞蹈人的成就

在英国舞蹈研究的发展是近二十年来顺应当代工业社会结构与文化变迁而生的。由于各个学术训练之间的疆界日益模糊,加上文化理论跃升为热门研究范围;身为文化制品的舞蹈因而被带入研究的范畴。非语言知识与非语言表达的抬头,以及人体被正视为表达媒介是促使当代学者深入研究舞蹈的两个重要诱因。虽然以文学、史学、哲学、社会学以及人类学为主流的人文科学学者对舞蹈研究有卓著的贡献,然而较不擅于宣扬的舞蹈界人士的努力也不容忽视。

有不少舞蹈界人士不自限于舞蹈自身专门的研究,积极地向外拓展、吸收相关学门理论,并且运用到实际舞蹈表演、创作和分析之中。以伦敦拉邦中心(Laban Centre, London,旧名Laban Cnetre for Movement and Dance)为例,早在一九八一年该校即创设舞蹈研究硕士学位。学生在研习舞蹈圈内既有的技术、创造以及分析法(例如编舞、拉邦舞蹈研究、舞蹈记录与重建)之外,也学习与舞蹈相关的史学、社会学、美学和教育学。虽然芭蕾舞、现代舞不在选修的科目之内,校方亦鼓励学生上技巧课。

舞蹈在美国学院内的发展最早是委身于体育系,当时是著眼于舞蹈中的体能技巧训练。其后家政系也教授舞蹈,注重的是舞蹈在女子身心陶冶以及训练优雅仪态的功用。在英国舞蹈则是运用于女子体育教师的养成教育,尤其以鲁道夫.拉邦(Rudolf Laban)的《现代教育性舞蹈》(Modern Educationa1 Dance, 1948)最具影响力;该著作不只是为当时英国的舞蹈教育,更为英国的舞蹈研究提供发展的方针。影响所及,欧美学院内的舞蹈教育最早是以技巧的传授和教育为主。

台湾的教育在欧美文化的影响下,舞蹈的发展延续核心国家的趋势。最早舞蹈系不是独立的学系,而是隶属于体育系,间或附属于家政学系。因此三十五年前中国文化大学是在体育学系之下设舞蹈科,其后则有国立台湾体育学院、台北市立体育学院以及台南女子技术学院(前台南女子家政专科学校)舞蹈系的成立。其他的两个舞蹈系──国立艺术学院舞蹈系是创系时即为独立的系所,而国立台湾艺术学院舞蹈系则是随著学校改制为大学而升等。

舞蹈研究在台湾

其实舞蹈在学院教育内,从技术发展到学术的历程是中西皆然。虽然在中国周朝时以礼乐(舞)教育国子,然而舞蹈在中国传统教育内消声匿迹是不争的事实。除了蕴含在祭仪和戏剧中的动作元素外,留存下来的是汉族民间舞蹈和少数民族的舞蹈。受到欧美文化的影响,台湾学院内的舞蹈教育是先从教授舞蹈技巧、接著引进编舞、然后朝向舞蹈自身的研究。「舞蹈与文化研究」是今年文化大学舞蹈研究所首先开设的科目,结合史学、人类学、社会学与拉邦舞蹈学的理论方法,是考量到现阶段需要而设置的导论性科目。

因为台湾的舞蹈教育发展不到四十年,本身经历快速转变与调适,在这种状况下舞蹈界内、外对于舞蹈研究存在著一些误解。首先,因为受到所谓「主流」人文科学学者对舞蹈研究的看法,认为舞蹈研究是非舞蹈人士「不务正业」、越界的硏究。其实也有一些舞蹈出身的学者,例如Jane Desmond、Susan Foster、Ana Sanchez-Colberg也从事这方面的研究;他们的研究强调舞蹈身体的经验和舞蹈动作特性之重要性。

値得注意的是、舞蹈学者们虽然强调舞蹈自身的特性,然而他们并没有反动地倡议「就舞论舞」。诚然对舞蹈研究来说「就舞论舞」有其重要性与必要性,但是过于强调却可能流于过度窄化,甚至可能将舞蹈与外界分离,忽视舞蹈的复杂性。

再者,一般人以为舞蹈研究是纯理论的研究,与舞蹈脱节。其实舞蹈研究是理论与实际兼顾,技术与学术理论并重,两者综合运用。舞蹈研究若是缺乏实际舞蹈经验和例证,容易变成空中楼阁;舞蹈硏究若是专注于技术和表演,容易流于见树不见林。因为研究者所属的学术传统以及个人的抉择,有人的硏究较偏理论、有人的硏究则偏向实际。不论研究走向如何,都必须运用来自理论与实际的研究发现,两者不相斥而是互动互补的。虽然有的舞蹈研究作品偏向于批判其所关心的舞蹈现象,或者是专注于提出较为适用的研究方法,但是因此而认为整个舞蹈研究的活动是舞蹈评论,或者是舞蹈研究工具,便显得断章取义、以偏概全。

在台湾从事舞蹈研究并不是百废待举或是从零开始,其实台湾现有的舞蹈科系已经设有不少相关的科目。例如舞蹈技巧课、即兴、编舞、拉邦动作分析、舞蹈分析、舞谱、舞蹈力学、舞蹈史、舞蹈美学、舞蹈与文化以及舞蹈教育。国内有许多舞蹈表演、创作和研究的人才,目前在国外进修或者是攻读学位的人士也不少。因为台湾的舞蹈复杂而多样,关于它的研究以及因此而生的研究法也该是多样的。现阶段在台湾从事舞蹈硏究需要做的是:如何整合既有的资源,发展出适合硏究台湾舞蹈现象的研究方法和工具,以便于确切地了解台湾舞蹈的特质。

 

文字|赵玉玲 伦敦拉邦中心舞蹈研究博士、文化大学舞研所助理教授

艺术家请回答-吴珮菁广告图片
夏佑体验广告图片
欢迎加入 PAR付费会员 或 两厅院会员
阅读完整精彩内容!
欢迎加入付费会员阅读此篇内容
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
Authors
作者
世界舞台 尽在你手广告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