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武营艺术文化园区的故事并不是从宣告要建「南方两厅院」那一刻开始的,那之前从军营转变成文化园区都会公园的过程,完全是一场民心凝聚推动的「绿色革命」!四月份,卫武营艺术文化园区建筑模型展将首度移师台北在一○一大楼展出,对于这个即将深远影响南台湾艺文发展的重要地标,关心台湾表演艺术的你,何不趁此机会来了解它的前世今生!
卫武营区,这处爱河支流旁的肥美水田,清朝起便有兵员驻防其侧。日治台湾时期,于此成立了「凤山仓库」,用做军事物资及战斗武器的储备场所。战后,这里成了训练新兵的「五块厝营区」,后命名为「卫武营区」……。一直以来,此地始终是战略要地,并进一步与周围的陆军官校、陆军步校等连成一气,遥与左营的海军基地相互呼应,形构成南台湾最庞大的军事文化圈。
时至今日,这处军营即将「解甲归田」,成为高雄地区难得一见的都会生态公园。
绿色革命风潮,起造南方两厅院
当年,在高雄卫武营区土地欲转型为都会公园使用之前,可是经过一番宁静且平和的「绿色革命」!由医师诗人曾贵海登高一呼,号召医界、艺术文化界人士,共同组成「卫武营都会公园促进会」(一九九二年三月成立)为此地四处奔走、与官方斡旋、说服民代支持,并教育、唤醒民众的生态意识。这样的努力不仅换来卫武营变更为都会公园,柴山亦得以摆脱滥垦滥伐的命运,设立自然公园,而后爱河的文化溯源、景观改造,高屏溪的离牧活化之努力,都可视为这波「南方绿色革命」的后续效应。二○○三年一月,高雄县政府的一纸正式公告,更让卫武营都会公园案正式的「尘埃落定」。
随著绿色革命而起的,是增取设置「南部两厅院」的声音,因为长久以来缺乏国际级表演厅,导致南部艺文风气不振,人口及市场有限,国内外优质节目只到台北演出,造成南部民众的遗憾。卫武营都会公园内设置艺术中心的构想,立即获得政府支持,并纳入行政院五年五千亿「新十大建设」:由文建会主导的「国际艺术及流行音乐中心计划」,内含「卫武营艺术文化中心」、「大台北新剧院」、「古根汉美术馆」、「故宫南院」等重大艺文建设及北中南三地的流行音乐中心,预计投入三百三十四亿经费,筑构台湾由南到北的艺文廊道。
园区幅员广大,设施功能多元
卫武营艺术文化中心编列经费达八十三点六亿元,为广征国际好手,破例提高设计费达11.7%,为国内首见最高额的设计费比例,高额的设计费加上基地的挑战性,让建筑师们可以发挥最大的想像力与创意。卫武营都会公园总面积达六十七公顷,含公园、特定商业区、艺术中心,三种不同性质及功能的设施之配置组合,甚至连基地北边高雄市所辖中正公园亦可纳入整体规划范围,幅员非常大。而营区内现有的绿色资产(珍贵老树)及部分营舍,都予以保留,现有东南角的四栋营舍已进行老旧建物再生利用之计划,除了作为卫武营艺术文化中心筹备处办公位址之外,也修茸为「黑盒子」小剧场及展览、排练室,作为各类中小型展演团体进驻、排练及演出的空间。
卫武营艺术文化中心主体设施的规划,计有戏剧院(Lyric Theater,预计两千五百席)、音乐厅(Concert Hall,两千席)、小剧场(Black Box,五百席)、演艺厅Recital Hall(八百席)、户外剧场、停车场及相关公共服务设施空间。戏剧院量体最大,包含四层观众席,二至四楼为包厢式,与目前台北国家戏剧院类似,包厢设计将使墙面呈现流动的韵律感。音乐厅则采用了环形观众席形式,五条环形分割为十三个坐席区域,演奏家将被观众温暖地包裹著。演奏厅主入口位于地上二层,以最简单的设计创造灵活的多功能用途,辅以活动座椅,可演出独唱、室内乐、传统戏剧、说唱、现代舞蹈等。实验剧场则呈长方形布局。
南方艺术发展契机,未来国际交流平台
卫武营艺术文化中心的兴建计划,为长期以来缺乏国际一流水准表演厅堂的南部县市注入活力。二○○三年政府宣布兴建计划后,卫武营旧营区陆续举办「2005年全国表演艺术博览会」、○六到○八年连续三年的高雄县「偶戏艺术节」,创造数十万人潮。具有本土魅力的明华园歌仔戏团、国际知名的云门舞集也在此演出。
为了蓬勃南台湾表演艺术,卫武营艺术文化中心也同时提出「南方表演艺术发展计划」,将全面培植南部杰出团队、青年创作人才、潜力团体,以及开发观众、扩大市场。未来,透过交流与展演,卫武营艺术文化中心也自许是台湾与国际接轨的舞台。
台湾第一座荷兰学派建筑
卫武营建筑模型展 四月台北展出
文字 夏子
卫武营艺术文化中心建筑模型展首次移师台北,将于四月十日起于台北101大楼一楼大厅展出,内容包括首奖的法兰馨.侯班作品,也包括其余获奖杰作。展出日期至四月二十日(周六日休息)。
卫武营艺术文化中心国际竞图于二○○六年十二月展开,历经两次评选、五个月设计与评选期。文建会为扩大国际视听,邀请国际重量级建筑、剧场人士担任评审,包括日本建筑师伊东丰雄、美国华裔舞台设计家李名觉、美国康乃尔大学建筑学院院长Mohsen Mostafavi、美国麻省理工学院院长Adele Naude Santos、瑞士苏黎士大学教授Philip Ursprung、加拿大建筑中心主任Mirko Zardini,以及国内建筑师、剧场专家人士陈迈、汉宝德、郭肇立、许博允,共计十人。开放竞图后,全世界共有建筑师四十四人参与,四十一人符合参赛资格,第一阶段评审则选出六位入围的建筑师。
经过两阶段的竞图,国内外七位评审最后选出荷兰麦肯诺建筑师事务所主持建筑师法兰馨.侯班的作品获得竞图首奖。侯班的作品被认为符合绿建筑生态趋势,并在空间上与地景结合,具有流动性,创造了一处既让人易于亲近,又能双重享受剧院与美感的公园环境。侯班的作品也将是台湾第一座「荷兰学派」的建筑作品。卫武营艺术文化中心预定今年年底(2008)发包动工,民国一○一年(2012)建造完成。
首奖
主要建筑师:法兰馨.侯班(荷兰.麦肯诺建筑师事务所)
合作建筑师:罗兴华(台湾.罗兴华建筑师事务所)
荷兰麦肯诺建筑师事务所的建筑师法兰馨.侯班,所提出的卫武营艺术文化中心的有机设计,灵感来自基地现有且茂盛的老榕树。侯班将树干间形成的穿透空间,反映在建物设计上,像是在建物上开窗,让表演艺术的剧场空间也能与园区户外流动空间相结合,将室内视觉空间继续延伸至户外林区,民众仿佛置身在榕林下欣赏艺术表演节目,符合中心原设定欢迎周边民众亲近的概念。
这栋波浪造形建物,屋顶最高点有三十米,最低点则与地面相连,人们可以由此步行到达屋顶,微层的造形创造了能遮荫的户外空间。除一楼支撑屋顶的结构量体外,皆为开放性空间,在炎热的夏天里,微风吹来,这栋具有现代生态建筑趋势的艺术中心,遂成为人们聚集的最佳地点。
艺术中心与都会公园的设计是一体性的,高雄县政府主导的都会公园规画设计案与卫武营艺术文化中心设计监造案一直密切联系,二○一二年同时完工后,卫武营崭新面貌将宣布:高雄新文化生活区块来临。
第二名
主要建筑师:札哈.哈蒂(英国.札哈.哈蒂建筑师事务所英国)
合作建筑师:叶宏安(台湾.首府建筑师事务所)
哈蒂以Voronoi演算法发展出的立体双曲面,不仅架构出建物的形体,其图案样式也被运用在建筑立面上,由地面延伸至屋顶顶棚、通风系统及玻璃立面。而这样的过程也与自然界中自然组织的发展,最后发展出连贯性有机体的过程相似。透过这种方式,不仅尊重了现有环境,也将建物与周遭景观完美结合。从基地发展出的徒步动线、步道节点、计划道路等,亲切地引导大众经由公共过渡空间巧妙地穿越本园区,同时又能确保基地现有珍贵树种受到保护,亦表达绿建筑的设计精神。
第三名
主要建筑师:竹山圣(日本.竹山圣建筑师事务所)
合作建筑师:白瑾(台湾.沈祖海建筑师事务所)
如同河流般、贯穿南北的「天之川 银河Milky Way」主要步道,与东西向、以「五行」命名的五条步道,蜿蜒于公园之中。两者将使用机能相异的空间,立体化地串连起来,仿佛在地上刻画出一个新的星座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