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武營藝術文化中心
-
特別企畫(二) Feature
來去高雄.夏日表演小旅行
到高雄旅遊 西子灣、壽山公園、澄清湖、春秋閣 除了走馬看花的觀光景點 現在的高雄 有更具人文藝術風情的玩法! 攤開高雄捷運路線圖 「西子灣―大寮」的橘線 一條表演藝術旅行軸躍然紙上 從大東藝文中心、衛武營、文化中心 一路玩到鹽埕埔的駁二 吃吃喝喝、看表演、品建築、聊藝術 還有隱藏版的藝術景點空間等你親自探查 別再說這座南方大城只有工業、國防和港口了 快趁著艷陽初起、海風涼爽的早夏 來一趟深度與享樂兼具的高雄表演旅行吧!
-
特別企畫(二) Feature
海港城市藝文美景 誰「人」來繪就?
曾幾何時,高雄這個工業之城、港口之都已染上濃郁的藝文氣息,勞動階層為主的人力多了餘裕和機會走進劇場聆賞表演藝術,隨著大東、岡山、衛武營等表演場館陸續修整或落成啟用,愈來愈多表演湧入高雄,高雄是否將變身為一座藝文之都?
-
特別企畫(二) Feature 空間再利用之二
深刻扎根栽植文化綠意──衛武營藝術文化中心
全國表演藝術人士都在引頸期待的衛武營藝術文化中心,是南部有史以來最大型的文化建設工程。從一方國防部營區到未來的「衛武營兩廳院」,籌備處一步步扎根奠基,除了硬體建設,也積極培養觀眾、扶植團隊,為日後的文化綠意鋪設沃土。
-
藝聞觀點 News Review 南方團隊朝「大」發展,難形成小劇場活動
小型變中型 南台灣真的要這樣的劇場嗎?
小型變中型 南台灣真的要這樣的劇場嗎? 耗資近百億的高雄衛武營藝術文化中心於上月八日動工,預定二○一三年完工。衛武營藝文中心由荷蘭建築師法蘭馨.侯班設計監造,外形線條好像音波流動,建造像大魟魚的國際級表演廳,其中包含二千二百六十席的戲劇院、中劇院一千二百五十四席、音樂廳二千席、演奏廳四百七十席。文建會主委盛治仁說,衛武營藝文中心將成為東亞最大藝文中心,「世界都能看得到的指標」。高雄縣長楊秋興說,高雄過去被譏為文化沙漠,經九年努力,衛武營藝文中心終於動工;高雄市長陳菊希望做到南北平衡,台北兩廳院每年有十億預算,政府也應照顧南部優秀藝文團體。然而令人疑問的是,原本設計容納五百人的小劇場,被容納一二五四人的中型劇場取代,原訂容納八百席的演藝廳,縮減為四七○席的演奏廳,難道南台灣不需要一座功能完備的專業實驗劇場嗎?一個一千多人的中型劇場,已經相當於一個國家劇院的座位數,以南台灣目前的藝文團隊和觀眾人口來說,難道不怕日後淪為人詬病的蚊子館嗎?
-
話題追蹤 Follow-ups
投資與扶植並行,讓好的作品與市場共存
過去,由於南台灣以重工業與勞工為主的產業結構和人口型態,長期忽略人文藝術的發展,被視為「文化沙漠」。二○○○年之後,愛河整治成功所帶動的流域文化活動、高雄國際鋼雕藝術節、城市閱讀運動、精心連結打造的文化資產及社區營造網絡、綠美化推動成果,讓鋼鐵之都搖身一變成為綠色都市,增添不少人文氣息。去年,世運在高雄盛大舉辦,開閉幕結合在地文化與國際視野的創意演出,讓人驚覺高雄這十年來的蛻變。隨著「南部兩廳院」衛武營藝術文化中心的動土,高雄市將具體轉型為一個以藝術文化為主的現代化都會。在這個趨勢下,官方的文化單位將扮演怎樣的推手角色?本刊特別專訪高雄市文化局局長史哲,請他一談對高雄市表演藝術文化未來發展的思考。
-
藝聞觀點 News Review
因應表演藝術特性,大學評鑑應該有彈性
缺乏優秀師資,南部藝術教育前景何在? 由於「衛武營藝術文化中心」的成立,對南部表演藝 術界及區域發展的高效益是未來可期的;南部表演團體及學界也因衛武營藝術氛圍的契機,產生的自覺力量也逐漸在凝聚中。然而事實上,熟悉南部表演藝術生態的 人大概都知道,南部表演藝術市場相當貧瘠,藝術團體的經營困境絕非挹注經費而已,「表演人才與觀眾養成問題」更必須突破,其中,「專業藝術教育」當然是最 重要的一環。近年來,中山大學、台南大學、樹德科技大學紛紛成立表演藝術科系,然而由於現行的大學教育評鑑,學校聘用教師在學歷認證資格上的問題,導致戲 劇教育人才貧乏,但真正有能力的老師卻無法擔任教職;缺乏優秀的師資,南部戲劇教育的前景令人擔憂。而另一方面,南部表演藝術的就業市場的缺乏,也導致學 生畢業即失業的窘境,令人不禁要問,在南部表演藝術科系成立的同時,是否也注意到師資認證、學生畢業就職等實際問題?
-
其他分類 專訪衛武營藝術文化中心籌備處主任
林朝號 吹動南台灣的藝術號角
預計在二○一二年完工的衛武營藝術文化中心,將在近期動工,這個嶄新的南台灣藝術標的,將展現怎樣的丰姿?本刊特別訪問到衛武營藝術文化中心籌備處林朝號,一談籌備處為打造這「南方兩廳院」的種種軟硬體計畫,從觀眾、人才到未來的節目規劃,期待當建築落成時,為南台灣展現最美好的藝術風景!
-
其他分類
活化南方藝文生命力的“CPR”
歷經兩年又十個月的衛武營藝術文化中心籌備處,本著成立時打破南台灣文化沙漠污名的使命,希望為南方的藝文注入一股活力與暖流,給予南台灣民眾豐富的精神食糧。在今年底預計即將要發包開工的同時,許多人都睜大眼睛觀望著衛武營將來的發展,是南方藝文的奇蹟?又或者只是一棟都會公園旁的現代建築?
-
其他分類
建構「生活、文化、藝術」自然循環的美麗人生
對民眾而言,踏進「衛武營」的大門毫無壓力,這裡不是高不可攀的藝術殿堂,而是庶民可親的生活美學園區。午後的榕樹下,媽媽輕鬆地坐著閱讀,孩子們一旁玩著沙土,創作著屬於孩童的美感。另一側有民眾揮舞手臂,呼吸著東方肢體的天人合一。或許有人說太過庸俗,但豈不是最真誠的美感!這裡不再是另一個世界,此時未來「衛武營都會公園」與「衛武營藝術文化中心」已成為眾所期盼。
-
其他分類
衛武營,南台灣表演人的「夢工廠」
南台灣專業的展演空間,在政府大量的挹注下,正快速地增闢中,且不論為的是豐盈民眾人文素養、或為平衡南北文化資源;亦或政治考量。南方,正堆砌著強大能量,進行文化環境改造。而在這一股亟受矚目的激流中,也正引動著在地藝文界借力使力,以蓄勢待發之姿,迎向充滿挑戰與想像的未來。
-
其他分類
志工好幫手 推廣藝術的生力軍
二○○七年開始,衛武營籌備處進行了第一批的志工招募,其間歷經了徵募、課程訓練、實習、考核等四階段,課程結束後並在由舊營舍改建為藝文空間的展覽館實習三個月,實習期滿通過考核即成為正式志工,目前輪值擔任展覽館的導覽工作。此外,館方也積極接觸南部大專院校藝術科系的青年學生志工加入協助,期待透過這些年輕學子,為南部兩廳院未來與社區、團隊、觀眾間構築良好的溝通行銷平台。
-
其他分類
「附屬」或「駐館」?
劇院是在演出與觀看中進步成長,藝術是在教育與推廣中累積發展。每個表演藝術中心因為分屬國家或民間、中央或地方,以及本身條件與軟硬體設備的差異,所扮演的角色與定位雖不盡相同,但所承擔的功能與任務應是或多或少類似的。未來興建完成的「衛武營藝術文化中心」不管是以「附屬」或「駐館」形式與演藝團隊合作,都應維持劇院本身、藝術團隊與觀眾三方的平衡與良好互動。
-
焦點專題 Focus
從無到有的南方革命
衛武營藝術文化園區的故事並不是從宣告要建「南方兩廳院」那一刻開始的,那之前從軍營轉變成文化園區都會公園的過程,完全是一場民心凝聚推動的「綠色革命」!四月份,衛武營藝術文化園區建築模型展將首度移師台北在一○一大樓展出,對於這個即將深遠影響南台灣藝文發展的重要地標,關心台灣表演藝術的你,何不趁此機會來了解它的前世今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