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皇家芭蕾舞团(The Royal Ballet)自舞团前身「维克威尔斯芭蕾舞团」(Vic Wells Ballet)创立算起,今年刚好满八十岁,在欧陆众多历史悠久的芭蕾舞团中算得上年轻,却也因走出独特的风格,拥有精良的训练与技艺精湛的舞者,而成为世界顶尖级的芭蕾天团。六月底该团首度访台演出,就让我们以七组关键词,带读者迅速切入英国皇家芭蕾舞团的精采故事!
英式芭蕾之母——妮奈特.德.瓦卢娃
人们暱称「夫人」(Madam)的瓦卢娃(Ninette de Valois,1898-2001),原籍爱尔兰,十岁开始学舞,曾师从西班牙名师艾思皮诺沙(Edward Espinosa)、义大利名师契凯帝(Enrico Cecchetti)。一九二三年加入迪亚吉列夫(Serge Diaghilev)俄罗斯芭蕾舞团,担任三年独舞者。日后她曾说,她之所以知道如何运作一个舞团,都是跟迪亚吉列夫学的。然而,她始终希望英国芭蕾能建立起自身的风格与传统。于是成立了舞蹈艺术学院(the Academy of Choreographic Art),以独特的英式芭蕾风格训练学生,并组成芭蕾舞团,在老维克剧院(Old Vic Theatre)老板莉莲.贝利斯(Lilian Baylis)的支持下,学生得以拥有专业的舞台经验。
一九三一年,由于受邀为贝莉斯重新开幕的沙德勒之井剧院(Sadler’s Wells Theatre)制作舞蹈演出,瓦卢娃不仅将学校搬到新的剧院,也将舞团命名为「维克威尔斯芭蕾舞团」(Vic Wells Ballet),便是今日皇家芭蕾舞团、伯明罕芭蕾舞团与皇家芭蕾舞学校的前身。接著,她著手建立英国剧目,除了找来阿胥顿(Frederick Ashton)担任首席编导,自己也从事创作,其最著名的作品《约伯记》Job,内容采用英国假面剧,被公认为英国第一部民族芭蕾舞剧。一九五六年,她的舞团正式获颁皇家认证标章,改名为「皇家芭蕾舞团」。虽然她在一九六三年宣布退休,却未曾离开教学的岗位,终其一生贡献给英国芭蕾,被誉为「英式芭蕾之母」。
英国芭蕾的伯乐——玛莉.兰伯特
除了瓦鲁娃,兰伯特(Marie Rambert,1888-1982)也是另一名英国芭蕾发展的重要推手。一九二○年创办自己的芭蕾舞学校;二六年更成立了芭蕾舞团,这既是英国第一个芭蕾舞团,也是日后兰伯特舞团(Rambert Dance Company)的前身,著名演员奥黛莉.赫本就是众多校友之一。作为出色的舞者与教育家,兰伯特也擅长发掘人才,英国皇家芭蕾最负盛名的编舞家阿胥顿,正是兰伯特一眼相中、鼓励他开始编舞的。
英国芭蕾的灵魂——阿胥顿
阿胥顿(Frederick Ashton,1904-1988)是廿世纪英国最伟大的芭蕾编舞家。英国皇家舞团能有今日的成就,都归功于他。早年曾立志成为伟大舞者的阿胥顿,因起步较晚,加上身体条件的限制,只好放弃梦想。所幸兰伯特看出阿胥顿拥有编舞的才华,鼓励他尝试创作,因此,一九二六年,他顺利推出第一部芭蕾舞剧《时尚的悲剧》The Tragedy of Fashion,佳评如潮,自此踏上身为一个成功编舞家的道路。二次大战后,他引介并重编俄国作曲家浦罗柯菲夫(Sergei Prokofiev)的作品《灰姑娘》及《罗密欧与茱丽叶》,不仅巩固英国芭蕾的风格和地位,也使芭蕾女伶玛歌.芳婷(Dame Margot Fonteyn de Arias,1919-1991)崭露头角。
一九六三年,他接替瓦卢娃担任皇家芭蕾舞团的团长与艺术总监,除了重新编排俄国编导大师尼金斯卡(Bronislava Nijinska)的代表作《母鹿》Les Biches 和《婚礼》Les Noces,更重要的是,他为皇家芭蕾舞团大量创作新的剧码,使其从此跃升为世界一流舞团的行列。其作品立足于古典芭蕾的传统,却能跳脱古典芭蕾的框框,注重严谨的戏剧结构,讲究动作编排与场面调度,又强调音乐性,加上独特的英国式幽默,长久以来持续受到观众与芭蕾舞团的欢迎。
激情诗人——麦可米伦
麦可米伦(Kenneth McMillan,1929-1992)早年曾进入沙德勒之井芭蕾舞学校(Sadler’s Wells Ballet School)习舞,毕业后加入沙德勒之井剧院芭蕾舞团,其间幸运地认识了瓦卢娃并受其鼓励。一九五三年起,他开始为皇家芭蕾舞团编舞,包括《春之祭》、《罗密欧与茱丽叶》等,在编导《罗》的同时,他被任命为皇家芭蕾舞团的驻团编导。一九七○年,他正式接掌皇家芭蕾舞团。七年后,他宣布退休、转任首席编舞家。
麦可米伦曾经说过:「我在心里是一个古典主义者。」借由古典技巧与现代编舞技术融为一体,赋予古典主义新的生命。其作品以丰富的感情、细腻的人物性格刻划,以及戏剧冲突感闻名,如《曼侬》Manon就是一个绝佳的例子;除了女主角被设定为一名爱慕虚荣的交际花,颠覆了古典芭蕾舞剧中女主角的善良形象,对恶的本质相当感兴趣的麦可米伦,也揭示了人性黑暗的一面。因此,舞评家封他为「激情诗人」,芭蕾史学者也赞赏他「发展了学院派芭蕾」。
永远的芭蕾情侣档之一——芳婷与纽瑞耶夫
阿胥顿曾说:「若我从未遇见玛歌,我是无法发展出作品中抒情的那一面的。」作为阿胥顿「永远的缪思」的玛歌.芳婷,是英国本土第一位国际级的芭蕾巨星。她四岁开始习舞,尔后随父母搬到上海,十四岁时返回英国继续接受芭蕾舞的训练。当她加入维克威尔斯舞团,很快就展露光芒,一九三九年便在《吉赛儿》、《天鹅湖》等演出担任主要角色,并被任命为首席女舞者。尤其在阿胥顿编导的《睡美人》中担纲公主一角,其轻盈美妙的舞步,令观众心醉神迷,被誉为那个年代最成功的舞者。
当众人都认为芳婷即将退休时,纽瑞耶夫的加入使得芳婷的艺术生涯再创高峰。一九六一年,俄国芭蕾舞星纽瑞耶夫(Rudolf Nureyev,1938-1993)投奔西方,隔年与芳婷一起演出《吉赛儿》,获得巨大的欢迎,同时开启两人长久的合作关系,那一年,芳婷四十二岁,纽瑞耶夫廿四岁。一九六四年,两人在维也纳演出《天鹅湖》,创下谢幕高达八十九次的惊人纪录。纽瑞耶夫曾说,他与芳婷「是同一个身体、同一个灵魂」在跳舞。此外,纽瑞耶夫自身精湛的技巧、迷人的魅力,也大举提升男舞者的地位;他所引进的俄国经典舞蹈,也为英国芭蕾注入新的活力,堪称是「廿世纪最伟大的芭蕾巨星」。
永远的芭蕾情侣档之二——都威尔与希布莉
在皇家芭蕾舞蹈学校求学时,安东尼.都威尔(Anthony Dowell,1943-)便吸引了众人的目光。一九六一年,他加入皇家芭蕾舞团,仅仅两年就担纲演出阿胥顿所编导的《仲夏夜之梦》中奥伯龙一角,而与他搭配的女舞者正是他未来的合作伙伴安东妮德.希布莉(Antoinette Sibley,1939-),一对完美的芭蕾舞搭档就此诞生。凭借著高超的技巧、超凡的感性,都威尔逐渐站稳国际巨星的地位。一九八六年,他接掌皇家芭蕾舞团,邀约外国舞星如艾瑞克.慕哈梅朵夫(Irek Mukhamedov)在英国客座演出,试图稳定舞团里舞者的水准,而且他也提倡大型经典舞剧的演出,如《天鹅湖》便是一八九五年的俄国原版。
至于他的舞伴希布莉,也许是英国皇家芭蕾最后一个伟大的古典女伶。一九五六年加入皇家芭蕾舞团的她,由于舞团于一九五九年首度推出喜剧芭蕾《柯贝莉亚》时,瓦卢娃希望有个年轻的女舞者来扮演史娃琳(Swanilda)的角色,希布莉因而出线,同年成为独舞者,一九六○年进而担任首席女舞者,逐渐接手所有的古典角色。一九六四年,与当时尚未成名的都威尔搭档演出,意外开启她事业的黄金时期。希布莉曾因长期受病痛所苦,一度宣布退休,但在细心的调养下,她顺利回到舞台,并于一九九一年出任英国皇家舞蹈学院院长。
英式芭蕾 (British Ballet)
一九一一年,迪亚吉列夫率领俄罗斯芭蕾舞团抵达伦敦,舞者们的绝佳技巧,加上壮观的表演场面,使得整个演出季大为成功。更重要的是,这个舞团所培育出的两位舞者:瓦卢娃与兰伯特,成为日后英国芭蕾的先驱,对未来英国剧场舞蹈的发展也产生深远的影响。英国芭蕾的风格不像俄式芭蕾注重绚丽的技巧,讲究乾净、精准,以及舞者气质和身体线条的呈现,而其课程也以徐缓前进(progression)的步法闻名。自五○年代末期起,瓦卢娃创办的英国皇家芭蕾舞团与兰伯特成立的兰伯特舞团各自发展出迥异的风格,前者将现代编舞技巧融入古典芭蕾舞剧,强调戏剧化的阐释方式;后者从古典芭蕾走向现代舞,回归创作本源,突显出舞蹈的丰富与多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