萨克斯风为什么叫作「萨克斯风」?
为什么它会被做成烟斗状?
萨克斯风吹久了,脸皮会不会皱掉?
对于萨克斯风这个乐器,大家首先联想到的一定都是爵士乐手吹奏时摇摆的潇洒身姿,但真的只有爵士乐演出才使用这个乐器吗?趁著两厅院「夏日爵士派对」又要起跑,我们也来了解一下,这个迷人乐器的魅力所在……
天才班导师 董舜文 萨克斯风演奏家
天才班班长 李秋玫
- 人家说学音乐要趁早,但三、四岁孩子拿不动萨克斯风怎么办?
管乐器需要肺活量,年纪太小没办法控制或理解怎么样用腹式呼吸,而且他还在发育的期间。我从国外的文献看到,学管乐器最好的年纪是十岁,台湾最小从国小四年级就有管乐班,也大概就是十岁。另外还有一个原因,像小提琴它有分四分之一、 二分之一、四分之三,它可以做得比较小支,但透过弦的粗细或是其他方式来调整,还是得到同样的音域;但萨克斯风没办法,管乐器做得小支,它音域就变高了,可是音变高了不等于比较好吹,反而更费力,勉强小孩子的话,会让他们受内伤。
但反过来讲,腹式呼吸的方法如果正确的话,其实跟坐禅、瑜珈、太极拳一模一样,这对身体很好。练到肺活量以外,你还会练到肠胃的蠕动,所以现在很多成年人来学这个,一方面是养生,一方面可能年轻的时候觉得好好听,可是没有机会学。我现在最多的学生不是小朋友,而是银发族,而且这个乐器并不贵,不必付出太多就可以拥有一把。
- 为什么吹萨克斯风的时候,都得要在脖子上挂一条带子?
因为萨克斯风很重,通常一把大概三公斤左右,更大的萨克斯风甚至更重,所以一定要有一个带子,英文叫Strap,我们称它为萨克斯风吊带。
它的目的只是要分担萨克斯风重量,因为如果我的手要一直抬著这个乐器,手指头根本没办法灵活演奏,所以这个吊带其实是还蛮重要的,当然这几年讲究很多新的材料:有些会弹力、有些绕过腰来,用很多怪东西来分担重量。
吹萨克斯风对身体没有什么伤害,顶多是背、脖子比较酸,因为长时间揹著乐器,像我的脖子就稍微有点印子。
- 为什么这个乐器要叫做萨克斯风?
创造这个乐器的是一个住在巴黎的比利时人,他的名字就叫萨克斯(Adolphe Sax),是一个修乐器的师傅。当时有人请他设计一个新乐器,音质介于柔美与雄壮之间。以管乐器来说,雄壮就是铜管,柔美就是木管,于是他想办法结合这两种乐器的优点,创作出来一个介于两者的乐器。
他非常聪明,因为乐器中最容易发声的乐器叫单簧管,所以利用了单簧管的吹嘴;然后最好、最大声的材料是铜,所以他用铜来做管身;加上长笛所有的半音都有一个按键,是最进步的指法,所以萨克斯风就结合了竖笛的发声、小喇叭的材料与长笛的指法,成为一个完整的乐器。乐器就是以萨克斯的名字来命名的,也就是Sax加上phone,phone在那年代不是电话而是一种响度单位。他从一八四○年开始设计,一八四五年做出来,一八四六年取得专利,当初做出来时就已经有从小到大六种萨克斯风,完成度相当高。
- 如果吹了很久,积很多口水在乐器里面该怎么办?
很简单,倒掉就好啦!事实上,萨克斯风里面积的不是口水,而是吹出来的暖空气跟管壁接触凝结而成为所谓的水气,就像一个冷玻璃瓶放在室温中,外面会产生一层水珠一样。所以管乐器如小喇叭里面也不是口水,而且比较麻烦的是因为管子绕得很复杂,所以底下设计一个按键,一按会有个洞可以一下子出来很多;而萨克斯风只要倒掉就好。
不过萨克斯风有没有水,其实影响不大,因为萨克斯风洞很大、管子很粗,所以就算积很多水也无所谓,而且其实积不到这么多水。小喇叭不一样,它管子很细,水多的时候根本吹不过去,而且连声音也都没了,所以必须要时常清掉积水。这也是为什么小喇叭每次彩排,每个人不是放个塑胶盆子,就是铺张报纸在地上的缘故。看他们一直在那边倒水,而且一大堆很恶心,可是其实那不是口水,而是水气。
- 为什么萨克斯风都要做成烟斗的形状?
做成这个造型,是因为长度跟音域有关,管乐器一般来说愈短的音愈高,愈长的愈低,长度长一倍就低一个八度。照萨克斯风的长度从吹嘴到喇叭口拉成直的话,手根本就按不到按键,或者按住之后嘴巴吹不到。所以只好上面弯下来,可是吹嘴一弯,喇叭口就会往后吹,所以就再折回来变成现在的样子。它是为了配合人的体型做成这个形状,而且萨克斯风这么重,如果做成直的,双手也抬不起来,因此当初它的设计造型跟美观完全没有关系,完全只是为了要方便人们演奏而已。
高音萨克斯风比较短,可是在这两年有一些新的改变,有人把它拗来拗去,看起来小很多,所以现在有分直管高音或弯管高音。
- 学萨克斯风会不会很难?
我教过一个太太,第一堂课就教她Do、Rei、Me、Fa、Sol、La、Si、Do,熟悉位置之后,只要给我廿分钟,我就可以教完她吹完一首歌。所有的乐器会普遍,都是因为它简单。譬如像吉他、钢琴等,都是因为它容易发声、容易学,所以入门没那么困难。
好比说现在全台湾的人几乎都学过直笛,但为什么选直笛?因为它最简单、又便宜。加上指法很合理,全按就是Do、放一个孔就是Rei,以此类推,而萨克斯风就跟它指法完全一样,所以学过直笛的人来学很快,只要教学员吹得出声音来就好,因为他们已经吹音阶了。
而且直笛第二个八度很难吹,要按半孔,但萨克斯风不用,它有个按键一按,所有音符就高八度了,所以这还更简单。不像单簧管按下去是高十二度,原本是Do就变成Sol,指法跟原来的不一样;萨克斯风只需要一种指法,即使吹高音萨克斯风也一样,所以只要会吹一种萨克斯风,就可以吹所有音域的萨克斯风了。
再来它的按键设计比较容易演奏,跟小喇叭比简单多了,如果有一个小喇叭跟我吹得一样快、一样复杂,他的技巧就是比我强一倍;或者如果伸缩喇叭跟我吹得一样快的话,他则强我三倍,因为那个乐器操作更难。加上萨克斯风慢慢地开发出来许多新的技巧,开始有很多不同吹奏的方式、可以玩出很多花样,所以才那么受人喜爱。
- 它只能用来演奏爵士乐吗?
不是的。台湾演奏古典萨克斯风的演奏家比爵士乐的还多,而且全台湾的音乐系有萨克斯风主修的,都是古典的学生,加上每年从欧洲回来的人口就有十几位,所以其实古典音乐市场非常大。
对这个乐器的印象都是用来演奏爵士乐的原因,是由于它在爵士乐中得到很大的发展,因为容易上手、学的人多,萨克斯风就慢慢追上本来小喇叭在爵士乐中扮演的主要角色。加上近年来在音色还有技巧上的改良,使得音乐的变化可以是流行、摇滚、电玩等等,并不只局限在古典或爵士乐中。
- 为什么萨克斯风演奏,都会一直听到「漏风」?
爵士乐演奏中,你常看到有人拿著像碗公一样的东西,在喇叭口利用开合的动作让声音产生「呜~呜~」的效果,那是小喇叭才可以做得到的。小喇叭的气在管子里面不管怎么绕,最后都只有从喇叭口出来,所以它可以透过碗公做出效果。可是萨克斯风做不到,因为萨克斯风声音不是单独从喇叭口出来的,它还有按键下的孔,一吹出去整件乐器都有地方可以当作声音的出口,所以只遮住喇叭口,还是会有声音的。
对于许多音乐家来说,气声也是一种表达感情的技巧之一,就好比书法里面的笔触,有时就是要在笔画尾端留下须须。那个毛毛的感觉才能显出力道和方向感,在爵士乐当中跟古典不一样,古典追求的是心中想像的「神」的声音,所以要比人类完美,它不允许杂质声,可是爵士乐是入世的音乐,是「人」的音乐,那个气声就是我的表情,它变成音乐当中处理口气的方法,所以,不见得完美就比较好听。
- 萨克斯风吹久了,脸皮会不会皱掉?
这个疑惑应该是跟脸皮吹起来鼓不鼓有关。其实在学院派的教学是不希望鼓起来的,和唢呐比较不一样,唢呐的号嘴阻力特别大,所以它必须鼓著吹,而且它有些宗教上的理由,所以出殡时唢呐的声音不能中途停下来。吹萨克斯风脸皮不会皱,如果有什么影响的话,就是嘴唇比较红,因为震动、还有每天在吹的关系。有些人吹久嘴唇会有个齿印,不过找到方法反而不会有,就是不会吹才会咬很紧。
要让音不中断用的是「循环呼吸法」,它是在一口气吹完后,吸气再吹,中间有一个时间差怎么办?它就靠鼓脸皮,把气存在脸部,要吸气的时候,用脸皮压出来,去弥补那个时间差;也就是说,其实是用鼻子吸气、用脸来吹。不过应用在萨克斯风上面比较少,因为我们的簧片、阻力和唢呐不完全一样,但如果要在萨克斯风上做循环呼吸法的话,也是要靠脸鼓起来。
我们现在用的方法叫腹式呼吸,吸气把肚子撑起来以后,内脏自然往下降,所以肺被往下拉开,这个动作是靠腹肌的,所以怎么吹肺都没用力,就不会受伤。
- 听说有「电」萨克斯风,吹的时候会不会被电到?
当然不会,因为它没有真的接电,只是一个电子装置。电萨克斯风大概一九七○年代就有了。当年的装置其实非常庞大,我还记得读过传记,有一个乐手知道新乐器出来,就跟日本的公司订,结果送到他家,哇!跟冰箱一样大。当年它的装置,说穿了,其实跟电子琴没有太大区别。它按下去后一样是透过电路去控制里面的电路发出声音,只是不用按键盘,而是改成萨克斯风的指法,然后透过喇叭发出声音。
英文的原名就叫做Wind controller,它本身根本无法发出声音,可是我把它接在电脑上,我只是透过它输入我要的音符而已。它可以透过触控感应性能来改变大小声、音质的高低,只是它比原本的乐器复杂太多倍了,要一直靠手来操作,而不是只有吹奏技巧。另外,它控制八度是在滚轮间,每一个滚轮之间高一个八度,所以我必须靠触感用摸的,有时还得看一下看一下,其实并不好吹,甚至比萨克斯风还难练。不过基本上它是一种Keyboard做不出来的电子音色,虽然不容易吹,但在音色上面却可以轻易转换,用电脑存取也很方便。对我来说,它是一个新乐器,绝对不是一个替代品,就像钢琴不是大键琴的替代品,或者是keyboard也不是钢琴的替代品一样。
达人推荐专辑
关于萨克斯风,你不可不听……
认识了萨克斯风,想提早聆赏萨克斯风之美?萨克斯风演奏家董舜文特地拿出私房典藏,与读者分享,要听,就听最赞的!
文字 董舜文
Stan Getz Getz/Gilberto
感谢主让史坦.盖兹(Stan Getz)年轻的时候在美国乐坛觉得不顺利,所以去了巴西找灵感,这世上才有了Bossa Nova这等轻柔、美妙的音乐啊!这张专辑是历史上第一张 Bossa Nova 乐风的专辑,也是爱乐朋友的必备心灵良药啊!
Sonny Rollings Saxophone Colossus
桑尼.罗林斯绝对是目前还在世上最有影响力的爵士大师,他的一生充满传奇,曾多次退出乐坛,但每次都带著满满的创意与能量回来冲击乐坛,这张专辑中他用了许多加勒比海的节奏与乐器,但听来不只觉得拉丁,却觉得更爵士耶!
John Coltrane Ballads
大家对约翰.柯川的印象都是超复杂的和声、超长篇的即兴演奏、超强的能量,但似乎强得也离一般听众远了些,但其实强人的内心也许比我们想的脆弱也柔软,听听这张慢板曲集,听听柯川的另一面的同时,也许会听见自己心底也有不同的回音喔~~
Art pepper Meets the Rhythm Sect
亚特.派柏(Art pepper)是咆哮爵士乐时期少有的白人英雄,他似乎不需练习就能跟上黑人狂放的速度、激烈的音符,而当英雄遇上英雄就是成就历史的伟大时刻,就像这张专辑,天才的派柏在录音初次与当时全世界最好的节奏组乐手录下第一个音时,就注定它传世的命运。
Joshua Redman Elastic
如同钢琴的发明带给古典作曲家更多的想像,电子乐器的发明也给了现代音乐人更多的可能性,也促进了许多新品种风格的音乐诞生。约书亚.瑞德曼(Joshua Redman)在这张专辑当中非常成功的用传统乐器诠释电子音乐的节奏乐,再次将爵士乐推向未来。
Kenny Garrett Happy People
肯尼.贾瑞特(Kenny Garrett)应该是影响我最多的音乐家吧!他自幼就展现过人的天分,放弃了音乐名校提供的奖学金,他选择跟著前辈巡回世界,在社会大学里体会真实的人生、演奏真实的音乐!曾两度在台湾的国家音乐厅演出,他不须说国语,也不须演奏台湾民谣,更不须华丽的舞台与灯光,就可以掳获全场观众的心与灵!听贾瑞特的专辑没有懂不懂的问题,只有要再听几遍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