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秋玫
-
音乐 接下长荣交响乐团「驻团艺术家」
梵志登与台湾结缘 期待携手开创本地古典乐新篇
隶属于张荣发基金会的长荣交响乐团日前宣布,将自2025年起礼聘世界级指挥大师梵志登(Jaap van Zweden)担任「驻团艺术家」。梵志登享誉国际,曾任纽约爱乐和香港管弦乐团的音乐总监,并以精湛指挥技艺与丰富经验闻名于世。此次合作计划为期两年,旨在提升乐团演奏水平,同时促进台湾古典音乐的发展。 梵志登出生于荷兰阿姆斯特丹,指挥生涯超过40年,曾与维也纳爱乐、柏林爱乐、巴黎管弦乐团等世界顶尖乐团合作。他以极高的音乐素养和短时间内提升乐团表现的能力著称,曾多次吸引欧洲皇室成员亲临现场聆听。 实际来台湾前,梵志登提到欣赏了长荣基金会执行长钟德美带给他的长荣海运「EVER MAX 长极轮」的首航影片,让他感到佩服也印象深刻。除了长荣交响乐团演出的背景音乐外,他也发现基金会还有营运长荣海事博物馆,同时有文化、音乐等社会慈善事业的理念与价值,与自己相当契合。实际上,他在过去25年也持续经营关怀自闭症儿童的帕帕基诺(Papageno)基金会,从利他、行善的角度出发,是他决定与长荣交响乐团合作最主要的原因。 事实上在这次来台演出前,梵志登提前10天就抵台与长荣交响乐团进行了很多交流,一周内就彩排了6首交响乐曲。他透露:「选择的交响曲广度也非常可观,包括莫札特第40号、贝多芬第5号、柴科夫斯基、马勒等交响曲,希望借由乐曲的曲风及不同困难度,让我对乐团有进一步认识,因为它们各有特色与难度都不一,在这期间内就能了解长荣交响乐团音乐家的能力。」排练中一定会听见优劣,但他说:「我很像侦探一样保持正面的态度看待。我认为即使是全世界最顶尖的乐团都一定有它可以进步的空间,我期待大家齐心合作,每天往前进步一点点。」
-
音乐 双套音乐会探索传统与创新
魏德曼与NSO携手 演绎魔幻《玻璃琴》
国际知名音乐家约格.魏德曼(Jrg Widmann)将携手国家交响乐团(NSO),带来两套别具特色的音乐会「活力洋溢」与「世代交锋」。此次魏德曼特地留台一周,不仅指挥、与台湾作曲家深入交流,还将透过精心设计的音乐演出,让观众在经典与现代音乐之间感受全新的对话。他表示:「当代音乐与熟悉的古典乐或许看似遥远,但放在一起时,可以发现彼此的相似与亲密性。」 身兼单簧管演奏家、指挥家与作曲家的魏德曼,是音乐界公认的全方位天才。与NSO的缘分始于2016年,并在2018至2019年间担任驻团艺术家。在2024╱25乐季,他将担任北德广播爱乐乐团首席客座指挥、里加小交响乐团合作伙伴、德意志广播爱乐乐团创意合作伙伴与慕尼黑室内乐团副指挥等多个职位。 「活力洋溢」 探索舞蹈与结构 第1套音乐会以舞蹈为核心主题,主要演奏魏德曼的3首创作与贝多芬第7号交响曲。除了《为10种同管乐器而做号角音乐》外,最受瞩目的乐曲还有《活力洋溢》(Con brio),本曲特别围绕贝多芬的第7号交响曲展开。魏德曼形容此曲是「期待与惊喜的游戏」。 吕绍嘉解释:「如果期待在《活力洋溢》中寻找贝多芬的影子,可能会失望,但编制与结构完全一致。魏德曼身为作曲家,特意在熟悉的框架下进行解构,好像保留血肉换成了不同的样子。」魏德曼则补充:「这首作品对定音鼓的处理非常挑战,但它是向贝多芬致敬的作品,能让人感觉开了眼界。」 此外,这场音乐会还将演出魏德曼另一作品《骷髅之舞》,吕绍嘉表示:「这是中古世纪艺术家的经典主题,像圣桑、李斯特、马勒都创作过相关作品。魏德曼用管弦乐打造戏剧感与奇幻声效,从弦乐在琴桥上拉奏到法国号模仿狼的声音,充满创意。」 音乐会压轴将呈现贝多芬的第7号交响曲,恰好呼应前者《活力洋溢》的巧思。
-
音乐 暌违10年的独奏会
修练6棒30年 吴珮菁回首音乐人生「Every Moment Counts」
自2014年最后一场独奏会后,木琴演奏家吴珮将于2024年年底再度站上舞台,在台北、台中、高雄三地举办个人独奏会「Every Moment Counts」。这场演出不仅是吴珮菁演艺生涯的重要里程碑,更是她多年研究6棒木琴技巧的集大成之作。除演出外,吴珮菁同时出版专书《六棒木琴演奏艺术「Peiching握法」的探索与突破》,详述其30年来在6棒木琴上的探索与创新。从舞台到书籍,吴珮菁借此机会与观众分享她的音乐故事与技术心得,展现台湾击乐界的成就与前瞻。 探索6棒木琴技术 催生了「Peiching握法」 吴珮菁在6棒木琴演奏上的突破,源于她在1994年开始尝试运用6支棒子演奏,以寻求更多样化的和声效果。她从美国著名铁琴家Gary Burton的4棒技法中汲取灵感,并加以改良,发展出「Peiching握法」。她解释:「这种握法最大的重点在于可以透过食指下压或上提中间棒子,达到更灵活的演奏性,提供更大的音域与和声空间。」多年来,吴珮菁不断完善这套技法,在不同演出中实践并推广,让6棒木琴演奏成为击乐界的新标准。 在《六棒木琴演奏艺术》一书中,吴珮菁系统化地整理了6棒木琴的各种演奏方式,包括「自然演奏法」、「食指下压法」、「食指上提法」、「纵向内打法」、「左右侧打法」与「棒子转位法」等,并提供详细的示范与技巧解析。她强调,这些技巧的重点在于能灵活运用,而非为了「6棒而6棒」,真正达到与音乐需求两者相衬的演奏方式。 朱宗庆打击乐团创办人暨艺术总监朱宗庆表示:「吴珮菁在音乐上的努力、成就、坚持,大家有目共睹。朱团38年来演出有3500场,她大约就有2000场,而且她在其中都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独奏会的话,不包含在学校的演出,对外公开奏会就有10次。」2014年吴珮菁完成她第10次的独奏会,迄今相隔了10年,原因何在?朱宗庆透露,2015年,她不慎从高处坠落,导致严重受伤,长达4个月无法演出,但在乐团30周年时她仍坚强上台。随后在2017年,她的喉咙出现问题,使得日常发声甚至讲话都有困难,这让吴珮菁的教学与演出生活陷入困境。但她却努力克服,并开始往国际跑。在朱宗庆眼中,她「好胜心强、固执,却也坚强,要是换成别人可能早就放弃了。」
-
焦点专题 Focus
日本历史小城如何孕育国际音乐平台?
位于日本长野县的松本市,以其历史悠久的文化和壮丽的自然景观著称。这座小城在江户时代(1603-1868)曾作为城下町(注1)而繁荣,至今保留有许多能感受江户时代氛围的景点。松本城(Matsumoto Castle)是最为人熟知的地标之一,建于1593年至1594年间,至今未曾因战争或历史事故重建,是日本现存的少数几座原始天守(注2)之一。登上城堡的天守,可以俯瞰整个松本市,远眺壮丽的山脉景色。 除了松本城,松本还拥有著名的温泉区如浅间温泉和美原温泉,这些地方为旅客提供了放松的场所。古老的街道如「中町通」(Nakamachi Street)和「绳手通」(Nawate Street)保留了传统的江户时代建筑,让人仿佛回到了过去。此外,松本还是探访上高地(Kamikochi)的最佳起点之一,上高地拥有清澈的河流和壮丽的山景,是登山和徒步旅行者的天堂。 斋藤纪念管弦乐团的创立与成名 斋藤纪念管弦乐团(Saito Kinen Orchestra,SKO)诞生于1984年,由小泽征尔(Seji Ozawa)创立,以纪念他的恩师斋藤秀雄。斋藤秀雄是日本音乐教育和指挥的先驱,也是日本最著名的私立音乐学院桐朋学园大学的创办人。为纪念斋藤秀雄的逝世10周年,小泽征尔和其他学生组建了这个临时乐团,并在日本大城市和世界巡演。尽管最初只是临时组团,但乐团成员们的音乐共鸣和激情深深打动了观众,决定将乐团延续下去。 经过多年的经营,SKO乐团逐渐成为国际化的音乐团体,汇集了来自日本、美国、欧洲等地的顶尖音乐家。每年夏天,这些音乐家齐聚松本,共同排练和演出,展现卓越的音乐水准和国际合作精神。SKO乐团在国际间迅速成名,特别擅长演绎马勒(Gustav Mahler)和布鲁克纳(Anton Bruckner)的作品,其细腻的音乐表现和深刻的情感诠释赢得了广泛赞誉。
-
焦点专题 Focus
40年的音乐传承,小泽征尔松本音乐节开启新篇章
作为音乐节的创办人及灵魂人物,小泽征尔与团队每年规划多样的内容。但今年2月初,小泽不敌病魔辞世,对音乐界节乐迷来说不仅是一个莫大的损失,对主办单位也是一个沉重冲击。适逢音乐节40周年,尽管怀著哀痛的心情,团队仍旧如期进行,并将主题献给这位极具贡献的指挥。走进音乐厅后台,小泽休息室前摆上了小椅子,上面放了小泽生前的相本、遗物等纪念品,仿佛他仍然在此陪伴著所有在场工作的人员。 在过去40年里, 小泽征尔松本音乐节已成为全球音乐界的重要平台,吸引了世界顶尖的音乐家和指挥家。今年的音乐节同样展现了丰富多样的音乐形式,从8月9日展开到9月4日为期近一个月。欢迎音乐会「音乐之城的和谐」以合唱团的演出热情揭幕,随后的节目包括浦契尼的歌剧《强尼.史基基》、多场室内乐演出,涵盖了舒伯特、荀贝格的经典作品及现代作曲家莫里斯.赖特(Maurice Wright)的创作,展现出多样性与深度。除此之外,音乐节还有专为儿童设计的音乐会、音乐会录影播放、遍布各地的小型音乐会、大编制的交响乐演出。每个节目和活动都以其独特的方式呈现音乐的无限可能性。
-
焦点专题 Focus
指挥家冲泽和佳即刻救援,放手让斋藤纪念管弦乐团歌唱
冲泽和佳(Nodoka Okisawa)作为日本当代最杰出的指挥家之一,自2019年在贝桑颂指挥大赛夺得首奖、乐团奖和观众奖后,迅速成为国际音乐界的焦点。她目前担任京都市交响乐团的首席指挥,并于2023年成为小泽征尔松本音乐节的首席客席指挥,成为此一音乐盛会史上第一位担任此职位的女性指挥家。从斋藤纪念管弦乐团(SKO)的粉丝到指挥这个乐团,她的内心经历了巨大的转折。 听著!这是我们的音乐! 访谈当时,冲泽才刚演完「管弦乐音乐会B」,回想当时,她不掩兴奋地说:「音乐会进行时,所有的团员都非常聚焦、所有人都希望让这场音乐会成功,并且献给小泽征尔。在台上,我感觉到了团员非凡的热情。」布拉姆斯第1号交响曲对乐团来说意义非凡,然而冲泽感慨:「讽刺的是居然由我来指挥这首乐曲,而且是在这么少的排练之下。我现在因为怀孕,身体状况并不是这么地好,我们甚至取消了著装彩排,对我来讲压力也很大。第2号交响曲就比较轻松一点,指挥时我可以看得见整首乐曲的全貌与结构,感觉得到不同。」 此外,因指挥家尼尔森斯(Andris Nelsons)在开演前身体不适不克前来,而突然接到邀请要紧急代打的她,也很快调整好心态。在情感上,她是想要支持这个乐团的,但是在音乐上,她却感到「是团员在支持我!」通常,指挥必须带领大家演奏,可是在彩排当中,她却从乐团的声响中学了很多。「特别是布拉姆斯第1号,音乐常常不是我自己的诠释与节奏。有时我必须挣扎,但他们是如此地猛烈不过我最后并不是妥协,而是被说服了音乐的走向,并且非常享受。」冲泽笑道:「每当我给他们一点的节奏空间时,团员的演奏就开始『唱起歌来』。也许是小泽建立起来的传统吧,那特别的歌唱性令人惊艳!」 这是她两年前来指挥时所不知道的!当时她已经惊叹这是个世界性、超厉害的乐团了。今年演出「管弦乐音乐会A」令人满意,但「管弦乐音乐会B」让她认为自己是「太小看他们了!」事实上,因为家人收集很多唱片,再加上常常聆听SKO演出的缘故,冲泽自小也是SKO的粉丝。所以到有机会指挥这个乐团时,即使原始成员已经不多了,她还是能听出乐团独具特色的声响。她笑说:「他们带著骄傲演出,似乎在说:听著!这是我们的音乐。」她非常喜欢乐团这样的态度,「这不是常有的,
-
焦点专题 Focus
办派对、揪游行、送音乐到你家 打造松本的「在地」盛会
走在松本街道上,随处可见蓝底金色的「M」字,这是小泽征尔的亲笔书写,既是松本(Matsumoto)的缩写,也象征著日本北阿尔卑斯连峰的壮丽外型。如此的连结,显示小泽征尔松本音乐节(OMF)不仅提升了松本这个城市的国际文化地位,还在全球推广了日本古典音乐的发展。但若说这个音乐节有什么样的独特性?只要到访松本市,便能立即体会这是一个具有「在地感」的盛会,整座城市都仿佛因为音乐节的到来而欢欣鼓舞著。 除了正式演出外,音乐节的活动也将音乐会推广到各地,例如「送音乐到家」(Demae Concerts)让音乐家们会前往松本的医院、养老院和身心障碍机构演出。沿街行走,可以看见餐厅、店铺、商家等,也以音乐节为主将橱窗装饰得美轮美奂。一路上,到处都能看到以小泽征尔照片为设计主题的旗帜飘扬,像在对每位路人打招呼,而每个角落,还能隐约听到斋藤纪念管弦乐团(SKO)演奏的交响乐曲伴著脚步进行。在这期间,游客还能有机会免费参观当地景点如松本城、开智学校博物馆、松本市美术馆、松本民艺馆等地。
-
焦点专题 Focus
不让这个夏天与过去不同
今年夏天,对于小泽征尔的女儿小泽征良来说,是一次充满情感和挑战的过程。踏上前往松本的火车,心中满是不安。这座城市承载著她与父亲共同度过的时光,然而,今年的音乐节,父亲已不再同行。记得5月底时,小泽征良一个人来到这里。当火车广播响起「松本到了!松本到了!」她踏出车站的那一刻,泪水无法抑制。「我已经连续32个夏天都在这里,所有的回忆、声音全涌上来」小泽征良深知,这个夏天注定与过去大不相同。 以新的开始度过这个艰难的夏天 「所有的一切都是新的开始。」走进他们曾经与父亲在这里待过的房子,那份空荡与孤寂几乎让她无法承受。过去4年这里曾经有父亲、有儿子、有狗,很热闹、也很吵,如今没有了父亲的医疗床,没有了护理人员的身影,房间里的空白都刺痛著她的心。「那对我来说实在好难好难,我完全说不出话来。」小泽征良站在空房间中,怀疑自己能否度过这个艰难的夏天。 第二天天亮,阳光照进屋里,她翻开从东京带过来的相册,那些曾经与父亲一起度过的珍贵时光重现在眼前,带给她点点滴滴的安慰。只是听到乐团彩排,那熟悉的旋律仿佛让她回到了从前,再一次,她忍不住泪崩,强烈的情绪让她简直无法呼吸。为了不打扰现场,她只好尝试离开现场,但当她拿掉眼镜整理时,却逐渐地找到力量。「我的视力不好,没有眼镜时一切都是模糊的,但望向舞台,我却似乎可以看见我父亲在指挥,甚至可以听到他在呼吸、在跟团员说话。」小泽征良体会到:「我父亲也许身体上不在这里,但不代表他精神上不在。」
-
音乐 威尔第最后巨作 「歌唱的莎士比亚喜剧」
《法斯塔夫》 多重卡司带来笑声与深思
台中国家歌剧院将于2024年10月底推出威尔第晚年巅峰之作《法斯塔夫》,这出笑看人生的歌剧改编自莎士比亚《温莎的风流妇人》,以自负又贪婪的法斯塔夫为中心,描绘了一个愚蠢骑士如何自以为能骗取两位贵妇的财富,结果却反被玩弄,笑料百出。这次制的作由东京新国立剧院原版搬演,从舞台设计到道具,皆细致还原17世纪的英国风情。 台中国家歌剧院艺术总监邱瑗指出,威尔第一生创作了28出歌剧,但《法斯塔夫》是他少数的喜剧作品。这部歌剧大胆颠覆了传统歌剧公式,不再依赖咏叹调和大合唱,而是以类似莎士比亚戏剧的形式,强调角色之间的对话和情节推动。邱瑗表示:「《法斯塔夫》可以说是『歌唱的莎士比亚喜剧』,其中的音乐性与戏剧性相辅相成,并且影响了后来浦契尼的《波希米亚人》。」正是这些崭新的创作手法,让《法斯塔夫》成为歌剧史上经典的幽默巨作。 多重卡司阵容值得期待 这次演出的重点之一是多重卡司阵容,特别是法斯塔夫和福特的双角色安排。义大利男中音路奇欧.盖洛(Lucio Gallo)来台演出过两部歌剧,杰出的表现,让他在台湾已有很多粉丝。盖洛曾多次在国际舞台上演绎法斯塔夫,经验可说是相当丰富,他幽默地指出,法斯塔夫这角色离不开自己那圆滚滚的肚子:「近年来一些导演认为法斯塔夫不需要假肚子,但他的滑稽点就是他的体型,所以我需要那个肚子。」另一位法斯塔夫扮演者塞吉奥.维塔莱(Sergio Vitale)也分享,减重40公斤后他第一次需要装上假肚子,这种反差让他觉得角色更加滑稽。 除了法斯塔夫,福特这个角色同样具有挑战性。福特在剧中是个嫉妒心强且不苟言笑的人物,饰演者陈翰威与丁一宪则表示,如何在幽默的背景中保持这样严肃的形象,对他们是个全新的挑战。饰演艾莉绮一角的则是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森野美咲(Misaki Morino)与林慈音,两位女高音将以各自的经历和风格诠释这位灵动的角色,让每场演出都充满独特的魅力。
-
焦点专题 Focus 激励全球年轻指挥的创新舞台!
3个重点,解析香港中乐团「国际中乐指挥大赛」
香港中乐团自2011年起举办「国际中乐指挥大赛」活动,十多年来已成为国乐界中一个深具影响力的发展平台。此一赛事配合香港中乐团长年举办的指挥大师班,在发掘新一代的国乐指挥家、推动国乐指挥艺术的发展之余,透过精心策划数轮的竞赛、邀请来自各地专业的评审指导及国际性音乐交流,已大大提升年轻指挥家的技术与艺术表现力。综观长年来的培育历程,可以整理成以下几项重点: 重点1:比赛平台的国际化与高水准竞争 作为全球首个专注于中乐指挥的国际比赛,香港中乐指挥大赛历年来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年轻指挥家参加,也成功地完成了前3届赛事。2019年,第四届比赛初赛于上海举行后,因疫情延宕至今(2024)年才完成。虽然办理时间不得不延长,但如同前几届,比赛期间内选手需在短时间内驾驭不同风格的国乐作品,做出音乐上的解读和演绎,展现他们的指挥技巧和音乐理解能力,而比赛的多样性和竞争激烈性,则让选手有机会在国际音乐环境中展示传统音乐的独特魅力。 重点2:专业评审和深度指导,激励创新与多元发展 比赛的评审团成员由国际知名的中乐指挥家和作曲家组成,他们的反馈对年轻指挥家的成长至关重要。例如在比赛中,参赛者需在有限时间内排练和指挥指定的作品,并接受评审团的现场点评。这种实战与反馈的结合,有助于参赛者在原有的基础上,短时间提升技术能力,也让他们在专业指导中获得宝贵经验和灵感。再者,香港中乐指挥大赛强调音乐表达的个性和创意,设有多个特别奖项,除了选出前3名外,更依据在地精神,选出包括「最佳香港作品演绎奖」、「最受观众喜爱大奖」(由观众现场投选)、「最受团员喜爱大奖」(由香港中乐团团员投选)及「最受媒体喜爱大奖」(由相关业界投选)。2024年的比赛中,来自台湾的年轻指挥黄蔚杰,在数个赛事环节中凭借其创意和热情的指挥风格,不但赢得了第一名,更荣获了「最受观众喜爱大奖」和「最受媒体喜爱大奖」成为此次比赛的三冠王,展现了其技术与艺术的平衡。
-
焦点专题 Focus 艺术与技术的竞技场
国际赛事如何规划?三阶段发掘中乐指挥人才
香港中乐团举办的国际中乐指挥大赛,是全球首个专注于中乐指挥的比赛,旨在发掘与培养新一代中乐指挥人才。此次大赛在决赛前经历了初赛、复赛和准决赛三个阶段,每一阶段均有严格的选拔和评审程序,为参赛者提供了一个展示与提升技艺的宝贵平台。 初赛、复赛:筛选优秀人才 本届的初赛于2019年疫情前完成,根据参赛者于2019年10月底前提交的影像资料进行评审,由评审团于2020年1月底前公布入选复赛的名单。最终从初赛选出的27位参赛者中,因各种原因,包括找到教职或成为乐团的驻团、助理指挥及健康因素等等,仅有20人持续参加之后的赛事。 复赛于2024年7月中在香港中乐团演奏厅进行,由香港中乐团演奏。复赛分为两部分:参赛者需先指挥指定曲目,接著透过抽签形式指挥两首乐曲其中之一。各阶段的评审委员虽略有变动,但联合主席由前台北市立国乐团团长兼指挥、前国立台湾交响乐团团长兼指挥陈澄雄及中央芭蕾舞团原首席指挥、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专家委员会委员卞祖善担任,以示公平。
-
焦点专题 Focus 精采决赛全纪录!
明日之星黄蔚杰夺冠,三冠荣耀收官12天赛程
2024年7月27日,香港中乐团于香港文化中心音乐厅举行了国际中乐指挥大赛的决赛音乐会。此次公开决赛不仅是参赛者们展示指挥技巧的高光时刻,也标志著为期12天的赛程和学习过程的完美收官。在这段期间,评审们的专业点评及香港中乐团的精湛演奏,让参赛指挥们在短时间内取得了显著的进步。
-
焦点专题 Focus 艺术X行政 强强联手!
阎惠昌与钱敏华携手领导,打造国际中乐指挥大赛的成功之路
香港中乐团的国际中乐指挥大赛自创办以来,已成为世界中乐指挥界的一大盛事。这项比赛能够成功举办并赢得广泛关注,离不开艺术总监阎惠昌和行政总监钱敏华这两位最佳拍档的合作。在两人的共同领导下,香港中乐团的行政和艺术团队相互配合,完成了这项复杂而艰巨的任务。前者凭借深厚的音乐知识和敏锐的艺术洞察力,规划出严谨的比赛流程和高标准的评审机制,确保比赛的公正性和专业性;而后者则利用其卓越的行政管理能力,带领团队有效协调各项工作,从细节入手保障赛事的顺利进行。两人的默契合作和团队的高效执行,使这项比赛成为中乐界的重要平台,不仅推动了国乐指挥艺术的发展,还让众多年轻指挥有机会在国际舞台上崭露头角。 坚持公正与专业,也热切关怀与指导 作为比赛主席,阎惠昌虽然在比赛的策划与执行过程中承担了重要角色,但他从第一届以来即保持著谨慎的态度,从未参与评分,以避免任何利益冲突。即使如此,他仍旧在每个环节从旁观察,特别在参赛者一致认为最困难的「揪错」,阎惠昌表示:「这个环节压力很大,各种状况都有,包括漏拍、力度、表情、是否轮指等问题。这环节是对指挥基本功的一个重要检验,指挥的能力靠的是经验和在学校里的基础训练。」这一阶段的比赛,无论是选择速度的拿捏还是乐团中不同乐器之间的协调能力,都考验了指挥的临场应变能力和音乐理解力。 对于参赛者的表现,阎惠昌也充满热情和支持,无论是成功进入决赛的选手还是未能晋级的优秀人才,他都积极地给予关怀,并为惜才付诸行动。他笑著说:「我还主动写讯息给对方的院长!」提携有潜力的年轻人,并强调「这个孩子不能浪费,我们一定要给他时间!」 在与参赛者的互动中,阎惠昌认为指挥与乐团的关系是一门艺术与沟通的哲学。他分享了自己的经历,从年轻时对乐团团员严厉直接的态度,到受到其他指挥家的影响而逐渐转变。「卞祖善老师说过,乐团就是指挥的衣食父母,指挥要怀著感恩的心来与团员合作。这一点我深有体会。」阎惠昌表示,指挥需要懂得尊重乐团团员,才能真正带领他们在音乐中达到共鸣。 音乐与行政总监的默契,成就大赛的完美 除了对艺术的高度要求与支持,香港中乐团能够办出这么成功的比赛,还得益于阎惠昌与行政总监钱敏华之间的良好协作。钱敏华谦虚地
-
音乐
朱团击乐剧场《六部曲》 开箱6种不同的惊喜
2024年10月,朱宗庆打击乐团将推出全新的击乐剧场作品《六部曲》,于台北国家戏剧院首演,并巡回至台中国家歌剧院大剧院与高雄卫武营歌剧院,共计10场。这场演出由是自2010年「击乐剧场」概念诞生以来,朱宗庆打击乐团首次完全脱离戏剧文本,以6首技巧高超且各具特色的打击乐曲,搭配灯光、影像、舞台与服装设计等剧场元素,呈现给观众一场结合音乐与剧场的全新视听体验。 创办人朱宗庆解释了《六部曲》创作的背后动机与过程,他指出,早在2010年之前,朱团已经在跨界演出中尝试将打击乐与剧场结合,然而,直至2010年才开始明确地将这种表演形式命名为「击乐剧场」。他表示,过去的作品如《木兰》和《泥巴》曾以戏剧文本结合音乐演出,受到了观众的好评,但这次《六部曲》完全抛弃了文本,回归到以音乐本身讲述故事的初衷。朱宗庆说:「很多人会问,为何不用音乐厅来演出这样的作品?这就是我们要思考的地方。我们回到最原始的思考,探讨打击乐的本质。」
-
音乐
「台湾的声音III」 纪念李登辉总统的深远贡献
将于9月中登场的「台湾的声音III向李登辉总统致敬」音乐会,由许远东先生暨夫人基金会、李登辉基金会和白鹭鸶基金会联合主办,旨在以音乐形式纪念李登辉总统对台湾的深远贡献。本次演出将由NSO音乐总监准.马寇尔(Jun Mrkl)指挥国家交响乐团(NSO)和台北爱乐合唱团,并特邀小提琴家苏显达演奏贝多芬《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 许远东先生暨夫人纪念文教基金会执行长许治平表示,「台湾的声音」计划始于2009年,当时在基金会董事陈郁秀的建议下成立,旨在推动台湾优秀作曲家的新创作、首演与后续演出。该计划已分别于2013年和2018年成功举办过两届,而本次则邀请到作曲家金希文,以交响曲形式向已故的李登辉总统致敬。许治平说:「李总统生前对艺文艺术对台湾有深远的贡献,因此以音乐的方式来纪念他。」突显了李登辉总统对台湾文化艺术的热忱与贡献,并体现出音乐作为一种表达敬意的方式的重要性。 许治平表示,当年李登辉总统转回台大念书时,许远东也正好考进台大,一个念农业,一个念政治。两人毕业后虽然进入合作金库从事不同的工作,但两人之间却有许多共同的兴趣爱好,如音乐、阅读、温泉和高尔夫等,这些共同兴趣让两人的友情更加深厚。音乐会的灵感源自李登辉总统赠送给许远东总裁的结婚礼物一张1955年由小提琴家大卫.欧伊斯特拉赫(David Oistrakh)演奏的贝多芬《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黑胶唱片,记录了两人长达半个世纪的深厚情谊,也成为本次音乐会策划的起点。 受邀创作本次交响曲的金希文分享,创作过程中他深入研究了李登辉的著作和演讲,特别是李登辉强调的「对台湾人的关怀不是只有形式的改变。本质没有改变就没有意义」。这段话让他深受启发,成为创作的核心精神。他表示,前3个乐章的创作相对顺利,但第4个乐章需要大合唱来表达李登辉总统的思想与信念,因此迟迟未能完成,幸亏其夫人卢佳芬以台语撰写诗词,成为合唱的基础。卢佳芬提到,在陪伴丈夫创作时也跟著阅读、思考,由于有写笔记的习惯,所以就整理成为诗词。这些诗词不仅丰富了音乐的内涵,也透过大合唱形式,表达了李登辉对台湾和台湾人的深刻情感。
-
音乐
迎来大师梵志登 长荣交响乐团再创新局
台湾的古典乐迷即将迎来一场音乐盛事世界级指挥家梵志登(Jaap van Zweden)将于11月22日和25日分别在高雄卫武营音乐厅及台北国家音乐厅,为长荣交响乐团指挥2场世纪首演音乐会。这场名为「梵志登与长荣交响乐团世纪首演戴奥尼索斯的沉思」的音乐会,不仅标志著梵志登大师首次与台湾乐团合作,也为长荣交响乐团在国际乐坛上带来了新的突破。 梵志登的到来无疑是一个振奋人心的消息。生于荷兰阿姆斯特丹的梵志登,拥有超过40年的指挥经历,曾担任维也纳爱乐乐团、柏林爱乐乐团、巴黎管弦乐团、旧金山交响乐团、洛杉矶爱乐乐团及伦敦交响乐团等知名乐团的指挥,且以其精湛的指挥技艺和深厚的音乐造诣著称。甫接任首尔爱乐(Seoul Philharmonic Orchestra)音乐总监,2026年起也将任职法国广播爱乐(Orchestre philharmonique de Radio France)音乐总监。此次他将首次在台湾亮相,带著其独特的音乐视野和指挥风格,为乐迷带来全新的音乐体验。
-
焦点专题 Focus NSYO新加坡、泰国巡演全纪录
从青年军到国家队! NSO以职业乐团规模,培养年轻音乐家
乐团的排练与演出,所创造的不仅仅是技术上的训练和团队合作的学习,更能够让志同道合的青年学子们因为有音乐相伴成长而拉近彼此距离。为此,NSO音乐总监马寇尔自2022年1月上任后,便积极结合在国际间参与青年音乐活动的经验,将各国乐团培训青年音乐家的方式带进台湾,在各方的协助下于隔年创立NSYO,于每年寒暑假期间招募国内外优秀青年音乐家进行密集排练与课程,同时也邀请国际知名音乐家同台巡演。 NSYO成员经过严格甄选,有90%皆为台湾学子,另外10%亦有奖学金及特定捐助保留给外籍学生,从第一年便有来自新加坡、日本的年轻音乐家参与,今年再加入泰国、美国的成员。因此这次的国际巡演,除了有在地青年演奏家向国际乐坛展现外,也建立与世界的连结。
-
焦点专题 Focus NSYO新加坡、泰国巡演全纪录╱导师现身
NSO首席手把手,传授毕生经验
一般来说,学乐器的过程大多是独自练习,因此对于独奏的表演多半没有太大阻碍,只要将自己的乐曲练好即可上台。然而加入管弦乐团却是截然不同的,与同侪一起演奏的速度是否一致?能不能让自己的声音和谐地融入群体?能不能适应不同乐器的声响并与之连结?会不会看指挥的手势?甚至上下台的仪态、敬礼、喝采等等都是崭新的体验。 为此,乐团在NSYO培训前期派出各声部首席协助,先由他们担任分部老师指导学员,帮他们准备妥善后再交给音乐总监马寇尔排练。在这过程中,老师们倾囊相授,将多年来在乐团工作所获得的宝贵经验,手把手地传给下个世代。尤其国外巡演由代理首席邓皓敦、长笛首席安德石及单簧管首席朱玫玲在台下尽责地照料,如同教练一般,成为他们坚实的后盾。 「在乐团里面演奏不是自己一个人的事,而是所有人的事!」朱玫玲观察,每个学员都有不一样的个性,有的活泼、有的严谨,因此一开始合奏一定会有落差。常有人坚持照著乐谱演奏,觉得自己才是对的!但她强调:「没有人是对的,要合在一起才是对的!」学生们练乐器时,所见的大多是乐谱上的音符、速度,但他们常忘记方向感、音乐性与大小声等。好比一个人的弱音跟10个人一起的弱音是不一样的,所以要跟别人相互调配,这样才会有好的声响出现。
-
焦点专题 Focus NSYO新加坡、泰国巡演全纪录╱现场直击
「梦响・巡礼」音乐会!听见NSYO年轻热血
即使是青年团的音乐会,乐团所排出的曲目也相当具有水准,并且与职业乐团的规模相仿。不但有倾向当代曲风的作品、邀请独奏家演奏协奏曲,下半场更有两首纯粹给年轻音乐家们展露所长的乐曲。在每首乐曲中,不但能听见年轻音乐家们卖力的演出,更难能可贵的,是他们团结一心、亟欲将乐曲表现完美的凝聚力。如此青春活力的表现,是顶尖乐团都不一定能够做到的。 首先演出的场地在新加坡杨秀桃音乐学院的音乐厅,这所学校创立于2003年,是新加坡第一所音乐学院。该学院的学生相当国际化,来自全球超过70个国家。另外一场,则转往泰国的玛希隆大学音乐学院(College of music, Mahidol University)音乐厅。根据音乐学院院长Dr. Narong Parangcharoen介绍,音乐学院不仅为教学单位,也负责经营音乐厅及驻厅之泰国爱乐交响乐团(Thailand Philharmonic Orchestra)。
-
焦点专题 Focus NSYO新加坡、泰国巡演全纪录╱总监观点
因为信任,所以放手──专访NSO音乐总监准.马寇尔
国家青年交响乐团(NSYO)从去年7月成立至今仅仅一年,是个极为年轻的乐团,但在NSO团队的全力的协助下,成功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与国际的年轻音乐家,并且展现出耀眼的成果。乐团迈入第3届,便在音乐总监准・马寇尔的领军下勇敢跨出国门展开巡演,回看这段期间,NSYO的成员们不仅在音乐技术上快速精进,更在团队合作、个人表现及音乐素养上展现出无与伦比的成长。乐团的每一场演出、每一次排练都像是一场蜕变的仪式,让年轻的音乐家们不断挑战自我,突破极限。这些累积的成就,不仅为台湾的音乐教育写下新页,更成为国际舞台上交流合作的桥梁。 面对风雨,无畏前行 提及今年的巡演,马寇尔的眼中闪烁著自豪的光芒。今年夏天,乐团在巡演途中遭遇了突如其来的台风,原本安排好的行程被打乱,演出计划一度面临困境。然而,这次意外却成为了乐团宝贵的成长契机。面对这场风雨的考验时,所有学员不但没有被突如其来的变故击倒,反而选择了坚守团队,共同度过难关。NSO执行长郭玟岑回忆起当时情景,依然感动不已。她透露乐团调查学员是否要提前回家时,意外发现所有人都选择留下来,「我们觉得是一个团队,所以我们就开放给大家登记,发现所有人都不想回家,都想住在一起。」于是行政团队紧急重新计划,安排住宿,克服技术难题,这一切虽然辛苦,却也让团队更紧密地连结在一起。 「演出不一定永远都是简单的,有时候你得要迎面而战!也许事情会有转变,也可能有难关,经过这些才能完成一场音乐会,所以这是很好的经验。」马寇尔相信,这样的经验远比音乐课堂上学到的技术更为深刻。这次与台风的「交锋」不仅考验了团员们的耐心与韧性,更让他们在面对突发情况时学会如何应对与适应。那段与风雨同行的日子,成为了大伙儿们最难忘的记忆,也让彼此之间的羁绊更加深厚。 音乐之外的人生成长 NSYO的成员们,年龄层从14岁到25岁不等。这是人生中充满探索与迷惘的阶段,马寇尔深知,在这样的年纪,音乐之外的成长同样重要。「尤其青少年是非常关键的年纪,在这个阶段他们常感到困难、有不安全感,有太多问题不知道如何走,也不确定什么才是好的,所以我们必须给他们信心,让他们确信自己可以进步。」马寇尔的话语中充满对年轻人的关爱与期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