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中国家歌剧院紧邻周边方整的环境纹理,并身处于充斥隔绝感的都市建筑群之间,伊东豊雄运用贯穿内外的连续性曲线形体,塑造出如同洞窟般的空间(台中国家歌剧院 提供)
特别企画 Feature 涵洞中,与美相遇—台中国家歌剧院正式揭幕/解构密码

在「场所」相遇

从台中歌剧院看伊东豊雄的流动建筑学

台中国家歌剧院的位址,紧邻周边方整的环境纹理,并身处于充斥隔绝感的都市建筑群之间,伊东豊雄运用贯穿内外的连续性曲线形体,塑造出如同洞窟般的空间,整座建筑看不到独立的梁柱系统,打破原有环境框架里的僵硬线条,洞窟状的对外开口,使建筑和都市间产生伊东豊雄提出的「无接缝」特质,让人们在这处仿自然的空间中产生更多互动、交流的可能。

台中国家歌剧院的位址,紧邻周边方整的环境纹理,并身处于充斥隔绝感的都市建筑群之间,伊东豊雄运用贯穿内外的连续性曲线形体,塑造出如同洞窟般的空间,整座建筑看不到独立的梁柱系统,打破原有环境框架里的僵硬线条,洞窟状的对外开口,使建筑和都市间产生伊东豊雄提出的「无接缝」特质,让人们在这处仿自然的空间中产生更多互动、交流的可能。

许多建筑迷及表演艺术爱好者期待许久的「台中国家歌剧院」,将于今年九月正式开馆,这座堪称空间型态语汇充满前卫色彩的当代建筑,是国内继高雄世运会主场馆(2009)、台北世贸广场景观设计(2011)、台湾大学社会科学院(2013)、台北文创大楼(2013)等建筑完成后,又新增一件日本建筑师伊东豊雄(Toyo Ito)的作品,台中国家歌剧院也将成为近年设立的「国家表演艺术中心」其中一处表演场所。

伊东豊雄自二○○五年取得台中国家歌剧院建筑竞图首奖后,至今年完工开放已相隔十年之久,十年间除了持续创作新的建筑作品外,伊东豊雄也于二○一三获得普立兹克建筑奖的殊荣,这十年可说是伊东豊雄在创造大型建筑作品上的巅峰期,对于台湾站在衔接国际建筑发展的视角看来,是难能可贵的历程。

这座空间语汇十足惊人的作品,伊东豊雄形容它是「赌上建筑生命、奇迹般的空前作品」,除了在工程技术上的高难度令许多建筑人津津乐道外,对于伊东豊雄屡屡不断创新的空间手法,到底蕴含著哪些他在创作生涯所累积的特质及思考脉络?以致令人难以框限特定的风格观点来评论,也是值得我们探讨的重点。

消融的边界

如果对当代建筑美学发展了解甚少,初见台中国家歌剧院的建筑,大概会为其型态感到惊奇,因为这座建筑颠覆了多数人既成观念里对于建筑的墙、隔间、梁柱或者屋顶等等的构成印象。台中国家歌剧院的位址,紧邻周边方整的环境纹理,并身处于充斥隔绝感的都市建筑群之间,伊东豊雄运用贯穿内外的连续性曲线形体,塑造出如同洞窟般的空间,整座建筑看不到独立的梁柱系统,打破原有环境框架里的僵硬线条,洞窟状的对外开口,使建筑和都市间产生伊东豊雄提出的「无接缝」特质,让人们在这处仿自然的空间中,产生更多互动、交流的可能。

「声音的涵洞」(Sound Cave)是伊东豊雄用来形容台中国家歌剧院建筑型态的辞汇,声音本身即隐喻了公共生活的互动本质,站在都市公共性的角度看来,台中国家歌剧院独有的建筑语言,更加促进都市公共性的多向度连结,建筑与都市的内、外领域边界因而消融,塑造了更为清晰的空间开放特质。

伊东豊雄在创作建筑的过程里,经常有属于该作品的「概念雏型」,即运用实验性质强烈的模型,来探讨建筑生成的构思过程,台中国家歌剧院这座如同人造洞窟般,充满有机曲线的空间概念雏型,是以曲线绘出白色与其他色彩相互交错的平面图案,再以垂直的方式拉出虚、实交织的曲面型体,反复的形变塑造出台中国家歌剧院的连续性洞窟状空间,伊东豊雄并将这样的空间生成概念称为「衍生式格子」,他在著作里也提及二○○四年参与比利时「根特市文化广场竞图案(Forum for Music, Dance and Visual Culture, Ghent)」(竞图结果伊东豊雄并未取得设计权),亦曾引用了这种空间形变概念作为尝试。

为了体现伊东豊雄在建筑与环境间创造无接缝的构想,台中国家歌剧院在实践过程里的另一个困难点,在于解决工程技术上的问题,因这座建筑并非使用曲面型态建筑常用的钢骨结构,而是以钢筋混凝土作为结构材,曲面的混凝土形体在施工过程里,须考量钢筋及模板如何设置,施作品质亦会影响其结果的成败,施工难度极高。

二○○六年于日本岐阜县完成的「暝想之森——各务原市营火葬场(Meiso no Mori Municipal Funeral Hall)」,伊东豊雄在其屋顶也曾使用了钢筋混凝土作为结构材,浇置出如同微型山丘、又或者像是云朵般纯粹、简约的连续曲面屋顶,使这座「暝想之森」与环境周遭的山棱、天空等自然元素,产生平静、和谐的连结。

幽暗到透明

关于伊东豊雄以曲面墙体展现空间流动特质的手法,在他事务所成立初期所设计,供亲人居住的「中野本町之家」(White U,1976),或可视为一系列表达曲面空间及流动观念的起点,当今不少对伊东豊雄的建筑评论,也经常论及这件他在年轻时完成的住宅作品,然而当初White U的设计,选择以幽闭、与都市隔绝的姿态来应对外部环境,并借由屋顶少量天窗引入的光线,界定出住宅内部无形的流动边界,即便建筑呈现一种厚实、沉静的存在,然而屋内墙面时而微弱、幽暗的光影,却仍无声的揭示著浮游的时间(或岁月),也更加深刻化了居者生活的痕迹。

伊东豊雄曾任职于日本知名代谢派建筑师菊竹清训(Kiyonori Kikutake)的事务所达四年光景(1965-1969),而日本在进入一九七○年代后,曾引领风潮的「建筑新陈代谢论」逐渐消散,初生之犊的年轻建筑师们,不再承袭代谢派建筑师对外部都市作过多介入、发想的性格,而是聚焦于创造建筑内部的生活场域,七○年代初期独立开业的伊东豊雄,就在面临日本建筑观念转换、急欲寻求空间新诠释的氛围下,设计出White U这座与外部都市隔绝的住宅作品。

White U完成的卅多年后,伊东豊雄在智利设计了名为“White O”(2009)的住宅作品,两者形成了极为有趣的对照(即便White U已于一九九七年拆除),相对于White U对外部都市环境完全的隔绝,位于山坡上的住宅White O,虽仍维持环状的平面架构,但也减少了建筑对外部环境的隔阂感,并著重与外在自然环境间的流动,引入了大量的光线及风景,使得内与外、私领域与外部自然的边界再度消融,让环境成为建筑的一部分。

流动的剧场

若我们再回头欣赏伊东豊雄于日本设计的仙台媒体中心(Sendai Mediatheque,2001)、多摩美术大学图书馆(Tama Art University Library,2007)等知名作品,伊东豊雄早已舍除如同White U般封闭的建筑型态,转而透过建筑反映了强烈的通透、流动等等开放特质,并且采取直面都市环境的态度,譬如象征伊东豊雄建筑创作生涯转捩点的关键作品仙台媒体中心,这件在一九九五年从两百卅五件竞图作品中脱颖而出的设计提案,是以十三座树状钢管结构体来反应垂直的流动(包括光的流动、动线、设备及使用行为的流动),运用几近无隔间的室内型态及玻璃材质,呈现平面活动的开放性与轻盈的视觉感,十三座垂直贯穿整座建筑的树状结构体,在开放的平面空间里,也形成了某种行为聚合或视觉导引的特质。

相形之下,台中国家歌剧院的空间型态则融合了水平与垂直流动的连续性,并且以厚实形体来反应曲线空间的轻盈,此般流动、多向度的延伸性空间,也容易形成人们在建筑里产生「相遇」的特质,让流动、随机的性格同时反映在建筑形体与场域活动上,无疑也形塑出了空间的剧场性格。

伊东豊雄亦曾提及:「现代都市已趋近于同质化,都市里人们的生活型态也愈为相似,但仍存有许多流动、变化的因子,而所谓建筑里的『场所』,就是富有流动场域特质的空间。」因此他在建筑作品里追求的流动美学及型态的异质性,形塑出人们在都市里产生更多交流互动的场所,并借此感知到都市同质空间里那些微小的差异,换言之,或许「流动」就是伊东豊雄数十年创作生涯里不断延续的空间命题,并且以相异的建筑风格、材质来诠释。

柔软的地景

仿自然、仿植物的型态特质也经常反应于伊东豊雄的作品,除了台中国家歌剧院以人体「管状」特质相似的涵洞设计,此外还有如位于墨西哥,同样是今年(2016)开馆的「巴洛克博物馆(Museo Internacional del Barroco)」除了富有仿植物的型态特质,其空间平面型态的生成,是将工整的方格子系统,以漩涡状的方式产生「流动的形变」,使格状的空间单元形成平面角度上的差异,构成了如同是矩形状的蜂巢、或植物的细胞型态。

这座用来展示各类型巴洛克艺术的博物馆,是由五十五片形状各异的有机曲面墙体所构成,其皱折的曲面墙体也被形容为植物的芽,然伊东豊雄在巴洛克博物馆的设计手法,少有前述作品里无隔间、开放的平面空间型态,而是以清楚的墙体界定空间(或许某一程度是考虑到博物馆的功能需求),五十五片墙体组构下所形成的间隙,成为博物馆的出入口、通道或者吸纳光线的来源,而墙体的外型仍维持有机的型态,使建筑和环境景观间以柔软的形体相互衔接。

仿植物的特质也出现在台湾大学社会科学院这件作品的图书馆栋建筑,其纤细的柱列单元被形容为如同挺立的荷叶一般,图书馆内的柱列也形成疏密程度不一的自然、有机性格,这座有机方体恰巧位于台湾大学校园庭院与社科院主体建筑之间,仿植物的空间元素于此成为外在环境与建筑间的转换介面。

而另一件功能相仿,基地位于日本东京都八王子市多摩美术大学校园坡地上的作品多摩美术大学图书馆,伊东豊雄则是将一楼的地面顺应著山坡地的斜度来设计,使室内地坪以1/20的倾斜度来顺应地形,延续周边环境原有的纹理,二楼则维持水平的地坪形式,并让室内连续性拱圈型态的梁柱单元以柔软、轻巧的姿态来碰触环境。

环境的关注

伊东豊雄成立事务所至今已四十五年,除了培育出妹岛和世(Kazuyo Sejima)、平田晃久(Akihisa Hirata)等等大家耳熟能详的知名当代日本建筑师外,他也意识到身为建筑师应有的社会责任,除了曾在日本三一一震灾后带领年轻建筑师乾久美子(Kumiko Inui)、平田晃久(Akihisa Hirata)、藤本壮介(Sou Fujimoto)等人投入社区重建计划,也成立「伊东建筑塾(ITO JUKU)」的NPO组织,透过举办工作坊、讲座,及借由他所设计的建筑博物馆空间来推动建筑与广泛的环境、设计、美学等议题的社会教育,身为一位在当代建筑领域具有雄厚影响力的建筑师,伊东豊雄也将此般能量,转化为推动未来环境、建筑议题改善的力量。

新锐艺评广告图片
欢迎加入 PAR付费会员 或 两厅院会员
阅读完整精彩内容!
欢迎加入付费会员阅读此篇内容
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
Authors
作者
专栏广告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