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后14堂星期二的课》演出剧照。(果陀剧场 提供)
焦点专题 Focus 当青年文学跃然舞台

用14年的时间,学会一个拥抱的方法:金士杰与卜学亮在《最后14堂星期二的课》的灵魂交会(下)

Q:在这上百场的演出中,两位如何始终保有初心登台?是否有发生过什么「意料之外」的事情?

金:对我们来说,这出戏很难允许「错误」,或者意外的发生。这可能也是何以我们在演出前需要这么漫长的等待吧。

现实中,我们是生活里的平凡人,没有遭遇不得了的生老病死,只是一步一步地老化。突然间,你一上台就得变成只剩几个月可以活的老先生,生命倒数计时的心灵状态,其间的悲哀不是我一个平凡人假装得来。

因此,演出本身便是生命的转化,是戏剧一直追求的「神灵附身」,不只是不能马虎,简直是有一点——神圣的。用这个字眼,我不敢大声说,但它是一个自我感知的东西,只得小心翼翼捧著这个戏,上台也不能让别人发现我演了一场、两场,我不给别人这个机会发现,甚至我自己都不允许发现。若我发现我带著一点过去的技巧痕迹演戏,我就会很讨厌我自己。在那片刻,你可以说犯了一个错,叫做「亵渎」,一个人马上就要演戏了,还自以为能「演得很像」。这就是亵渎。

亮:老师讲到这件事情,让我想起刚开始我们演出的时候,你甚至不要谢幕。你希望观众就在台上接受莫利教授的离开,所以曾希望不要走出来谢幕。

金:没错,所以是问巡演过程中曾发生什么意料之外的事,大概就是如此。演完以后,突然哪个长官要出来致词、忽然团队有人拿出大蛋糕说是谁谁生日,要观众一起吹蜡烛。我都有点无地自容——我刚刚才让那个角色咽下最后一口气,当下我的视线都只敢往地板看去,希望我消失,让我的肉身只存在观众的记忆里就好了,我不应该出现在谢幕的时刻,甚至还跟大家一起拍手、吃蛋糕?

《最后14堂星期二的课》演出剧照。(果陀剧场 提供)

该走就走,尿尿的时候就尿尿

亮:不过除了死亡以外,这个戏也给我们很大的影响。以我为例,早些年前,我常说自己很怕老,我拒绝长大,担心自己老了以后就玩不动。可是这出戏我愈演愈理解年老是怎么回事。

剧中有一段讲到年龄,说:「一棵树最美的时候就是落叶之前。」莫利教授要米奇不要太在意年龄,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状态。教授认为,米奇应该要羡慕自己,毕竟现年78岁的他也曾年轻、感受过岁月的各种状态,而米奇则尚未抵达教授的「明白」。

所以年老反而是一个值得被羡慕的事情。就像我过去到游乐园总是要把最刺激的东西全部都玩一轮,可是现在我看著其他人玩,自己则更喜欢看游行、赏烟火,走走商店街。我在不同阶段都有不同感受事情的方式,这出戏以实实在在的生活体悟一再地打动我。

金:我自己则是最喜欢戏的开头,像是打屁般的对话。那日米奇在毕业典礼上偷偷溜走,老师叫住,说你要到哪去?「你怎么不说一声就偷偷溜走?」米奇说:「我不知道怎么说再见。」接著那句台词是什么?

亮:「该走就走吧,就好像该尿就尿吧。」

金:就是这句话!你看这句子是两个男生之间很扯淡、打屁一样的对话,你几乎不会多思考什么,但是对我来说就是很大的话。该走就走,意味死亡、永别。这样的事情经常在发生,但人总是不太会道别,甚至有些抗拒这件事情。但跟尿尿这件事情扯在一起,好像直接告诉你,这一切都是一种大自然的现象,像是落叶一样,像是尿尿一样,该怎么样就怎么样。「该」这个字又很棒,意味著一种必然,没什么好悲伤、高兴、绝望。自然本该如此,所有人的生命都该是这样。

玩翻戏剧院导览活动的宣传广告图片
《最后14堂星期二的课》演出剧照。(果陀剧场 提供)

Q:自2011年首演开始,到2025年的最终巡演,今年是面向这个舞台的告别,也是一次生命阶段的转场。你们想对「莫利」和「米奇」这两个角色说些什么?也想对观众留下什么话?

金:我非常喜欢剧场里的朝生暮死。舞台剧注定是有限的,这个演出今天我让你看、明天就看不到,受时空限制的这个性质我一直很喜欢。若真还能说点什么,我大概只能说:「这是一出很好很好的戏。」我好想让所有人知道,这真的是一出这么好的戏。

这剧本对我而言的高光时刻,是米奇的老婆到我床前唱了一首歌——故事片段是这样的,那日米奇终于带了妻子前来,我们初次相见,我说「你是个歌唱教练,可以为我唱首歌吗?」这请求如此冒昧,她却仍然唱了。舞台上只有我跟阿亮,米奇的老婆当然是没有现身的,只有歌声在场上萦绕。但刹时之间,我却仿佛看得见什么。米奇在一旁说我「他的身体僵硬的像个沙袋一样,但我却觉得他在跳舞。」既沉重又轻盈,那是频死时刻仿佛与神同行的状态。我觉得好像到那一刻,后面的戏都可以不要演了,后面那几场就是看个老头子在床上一动也不动、说著剩余的台词。可是你看前面歌声与垂死之际的交融,哪个剧本可以写得这么好?以那样魔幻写实的方式谱出人与上帝的会面?

有些很可爱的小朋友曾私下告诉我们,他的家人在几年前离世,他一直没能面对这份死亡,把自己捆著,从没掉过一滴眼泪。可是看完这出戏,他终于允许自己落下眼泪。对我来说,这就是这个演出能够带来的光芒与救赎。我非常得意,自己带来的并不是某种宗教能量,而是一出这么美好的戏,带著伤感、宽容、谅解,与这么多人相遇。

亮:我也觉得非常幸运,在这14年间跟金老师一起演了这个作品。实在没想到,一晃眼就演了10几年,应该是335场?老师的孩子在我们首演场第一年出生,到孩子都14岁了,等于说,这出戏对老师来说也是另外一个小孩。这出戏就只有我跟老师一起出演,我学到了太多,场上唯我二人,他没有办法教别人就把知道的通通教我。所以我说,真的非常幸运在这出戏遇到金老师,跟他合作到现在,我学到不仅只是演技上的,更是看待事情生命的态度,以及生活的热情,我都从他身上找回有点淡掉、快要忘掉的热度,是我最大最大的收获。

金:在剧中,这老头从大学时代就教他的小朋友:「不知道怎样讲再见?这样做,就是再见了。」两人便拥抱,而后分手,16年间失去音讯,而后再次相遇,就是倒数的14次见面。那过程间,有好几次老头突然伸手说:「来来来,抱一下」,米奇都摆摆手,说不要。老头问:「你很怕身体接触是不是?一定是觉得我特别喜欢抱来抱去是不是?」但无论如何,米奇始终是害羞的、躲藏在谢绝拥抱的距离。到了最后一刻,老头要上床、却使不上力啦,仍是这个学生、米奇把他给抱上床,这一段的隐喻具体而微,他们仍然进行的一场拥抱——也是最后的道别。

倒是,有观众老说:希望剧中应该给大家看到一个正正式式的、米奇和教授的拥抱才对。偏偏,那幕就是生与死之际的交会,米奇把教授硬邦邦的身体抱上床啦,那么那个观众期待的拥抱呢 ? 其实有,我们在台上很认真地做了。就是谢幕时,是我们自己安排的一个好玩的桥段,卸下角色,我们拥抱彼此。那个时刻,阿亮每次拥抱我的姿势,都「非常阿亮」,非常的「不是米奇」(大笑)。他先伸手跟我致意,我还以微笑、还以拥抱。那个拥抱,我们在戏外发生,带著一半的角色,又不全然仍是角色。而这即兴的拥抱,放进戏中整体来看,仍很有意义,很美丽。

(延伸阅读)

戏友酒友,共创纪录的同台战友 金士杰与卜学亮

金士杰

台湾知名演员,2014年凭著精湛演技入围第51届金马奖最佳男配角,2015年获得第6届北京国际电影节最佳男配角奖,今年(2025)更入围第1届台北戏剧奖最佳戏剧类男演员奖。不仅影视圈耕耘不辍,他同时也是剧场界的核心创作分子,获赖声川赞誉为:「台湾现代剧场的开拓者及代表人物」,多年来一直从事于舞台剧演员及编导工作。从教书、创作、演员到导演,他相信人生是为一段旅程而来,因此,他在触类旁通的工作里尽兴而为,自由操控生活的脚步。他始终秉持著这个信念:「表演的母亲是生活。」

卜学亮

台湾知名节目主持人、演员与歌手。曾获:2000年、2001年、2019年台湾电视金钟奖综艺节目主持人奖;2024年台湾电视金钟奖益智及实境节目主持人奖/第9届金曲奖「最佳说唱唱片」奖 /《又一夜,他们说相声》。影视及剧场演出经验丰富,同时也担任知名动画《海底总动员》中文版配音。

本篇文章开放阅览时间为 2025/07/02 ~ 2025/10/02